精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实务_5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710344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6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实务_5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实务_5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实务_5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实务_5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实务_5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实务_5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实务_5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 操作实务,浙江省富阳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钟 志 农0571-63346611(办) 63333366(宅) 0571-63300260(小灵通)13806526806E-mail:网站主页:http:/,引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 性质与定位,1、性质与定位 它列入中小学现行教学计划内“活动课程”板 块,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它是以班级为辅导单位、以同龄段学生成长 需要为辅导目标的团体辅导形式; 它是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它拒 绝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科知识; 它侧重体现了学校“心育”的教育性、发展性 和预防性功能; 它是受课时限制的,只能

2、致力于一个切口较 小的发展性辅导主题。,2、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本土化意义 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能满足每个正 常学生发展的需求,而且省时省力; 它是教育性、发展性、预防性的,因此与 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很高的同一性; 它的专业化要求略低于矫治性辅导,因此 适合于兼职教师操作; 它是以班级为辅导单位的,因此与班主任 工作联系密切,适合于组建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 心理辅导队伍。 它是营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最有效的 手段之一。,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 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是每一位学 校领导和教师的本分与天职。,本质上,辅导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 种方式或一种媒体。凡是

3、教育工作者,都有辅导的 责任,尤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导师,更是辅导的 中坚,是决定辅导成败的关键。打从上午七点 多钟学生进到学校,到下午三、四点钟学生放学回 家,孩子们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都掌握在教师的 手中。教师可以决定孩子在一天中的快乐或不快 乐,这一天过得有意义或没有意义。台湾师大吴武典教授,班主任参与发展性心理辅导,有助于每一位班 主任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学生观,有助于每一位班 主任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改变以说教、训导、约 束、惩戒等方法来处理学生消极行为的德育工作模 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把握学生问题行为的实 质,并以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和

4、干预,以提高德育 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班主任运 用心理辅导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来理解新课程的理 念、参与新课程的改革实践。例: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领悟教育的真谛,3、“最佳”途径与“最难”处境 心理辅导活动课已被认为是将心理辅导普 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刘宣文,2002.5,教育研究) 专家认为,必须把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纳入 课程体系之中,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 课程体系、促进心理素质发展,带动整体素质全面 和谐发展的一条根本出路。(陈家麟,2002.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 进展的“瓶颈”。(陈家麟,2002.1),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

5、四条设计要求,1、面向发展需要 班级辅导着眼于同龄段学生发展中可能遇到的 关键性问题,它应该是一种有系统(区别于班 会)、有目标的活动,并且突出强调辅导中预防 的一面。 主题的选择必须针对不同年级的共性问题;例:小学、初中、高中 / 录像片断:长大的感觉 不能把团体辅导活动当作解决个别学生特殊 问题的手段,个别的问题必须通过个别化辅导的 方法加以解决。,2、聚焦辅导理念 (1) 正确表述辅导理念 教师对辅导主题在理论上的辨析; 确定这一辅导主题的针对性是什么? 实施这一辅导主题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例1:学会赞扬 例2:穿越情感的风暴例3:我的未来例4:录像片断:多变的情绪 45:00,(2)恰

6、当设定辅导目标 目标必须清晰明确; 目标必须集中; 例5:冲突问题 目标必须可操作; 注意有重点地坚持一些团体辅导的共性目 标(现状:不会合作/ 倾听/ 尊重/ 不懂团体规 范)发展团体信任;学会自我接纳;容忍别人;学 习作出决定并接受其结果;减少孤独感;澄清自己 的价值观;增强关怀别人的能力;学会善解人意; 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例6:对抗挫折,3、 理清辅导思路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生主体参与率很 高、课堂活动流程动感很强的学校教育形式。辅导 活动的现场是瞬息万变、很难预测的,因此教师在 设计活动课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清辅导思路 上,而不应拘泥于具体细节。 如果一堂班级辅导活动课在实施过

7、程中感 觉不够流畅、效果不佳,除了教师个体因素外,问 题往往出在设计过程中辅导理念和辅导思路的迷失 上。例:穿越情感的风暴,4、形式新颖活泼 重在研究教材理念,不受制于教材框架, 尽量博采众家之长。 活动设计尽可能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形 式要新颖活泼。例: 小品:送花?写信? 交往过密表现:提问?打电话? 后果:故事接龙?扑克接龙?录像片段:穿越情感的风暴,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五条活动原则,1、动感第一班级心理辅导要以学生的活 动构成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 是辅导成功的关键。 活动与发展是团体辅导的生命和动力所在, 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是主体活动的最 终目的。(与

8、个别辅导相区别) 只有活动才能构建以受导者为中心、以学生 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辅导过程。例:录像:品质排序07 只有活动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 性,降低心理防御水平;例:录像:多变的情绪08, 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角色情感,也有利于学 生选择行为模仿标准。例:送苹果 在操作上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活动板块。例:录像:我们的家园 为什么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常常用角色 扮演或小品?人的心理问题离不开特定的生活场景; (例:走近父母 36:11)学术界认为,心理剧的诞生(莫里诺, )在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发展史上 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团体辅导的重 要开端。, 可供选择的活动形式团体讨论 脑力激

9、荡术 涂色 故事接龙 辩论赛 家庭树抢答赛 角色扮演 填字找字哑剧 剧 句子完成 游戏 优点轰炸 意义连线赠送礼物 行为训练 密码翻译韵律活动 镜中人 想象画 自由联想 放松体操 走跳棋, 信任跌倒 瞎子走路 馈赠礼物走迷宫 制作卡片 制订计划自我比擬 独角戏 角色反串信件会串 自画像 时空隧道主席排 心理小测试 回旋沟通, 游戏是学生包括成人普遍喜欢的活动,关注和 参与游戏是人的天性。有益的游戏能给人们带来快 乐并从中受到教育。 游戏的特点是创设了一种情境,并可将情境组合成有意义 的“产品”;例:懂得珍惜过程中充满欢乐; 主动参与;不一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没有特别标明的学习目标;不会有输赢的

10、心理负担;有“自我效能感”。, 游戏不等于游戏辅导,因为辅导是有明确目 标和明确设计的,并不是每一个游戏都可以称为是 一种游戏辅导。游戏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选择游 戏-学习规则-观察行为-调节情绪-澄清讨论 (关键)-再来一次。例:学会合作(竹竿舞/走滑板/袋鼠跳/拼地图/跳绳 /双簧) 引导:教师的提问,2、情境体验班级心理辅导要从情境体验 开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活动设计要尽可能生 动有趣,使学生喜闻乐见,专注投入。 任何学习都从情境开始。 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社 会环境中发生的。(例:赞扬08/53) 操作:趣味性要考虑年龄特点;(例:你能管住自己吗16:20) 具体地而

11、不是抽象地呈现问题(例:阿俊长大了吗?) 角色扮演或小品要有情节及适当的道具, 才能使学生兴味盎然。,3、多元互动互动是团体的基本特征,对 话是团体达成目标的重要形式。在团体辅导中,每 个成员认知的改变、情感的迁移或透射、新行为的 建立和强化,都依赖于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 互动的前提是参与。班级心理辅导必须促成 一种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一个学生 都想说话,基本方法是改变座位的排列组合,采用 组合作学习形式。(注意分组技巧 / 例:我的气质 / 石鸥:教学别论) 讨论(对话)是任何团体辅导咨询的主要互 动形式 (课程、教学、辅导都是对话,对话中 心)。,体现主体主位、生生互动主体占据

12、核 心地位及生生互动是使班级辅导达成目标的重要条 件;人际沟通是个体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柏恩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着眼于人与人之 间的互动和沟通,是班级辅导“生生互动”活动原则 的理论基础;柏恩认为在互动中可以促进受导者对 自己及他人的感知,并从中得到学习、支持、回 馈,从而导致成长。因此设计必须确保学生小组合 作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例:走近父母0409 :02)防止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喧宾夺主,一 开口就滔滔不绝。(录像:自我形象设计47:34),4、主体抉择班级心理辅导要引导学生自 我重新评估与内省,改变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不 要由教师代替学生作出决定,助人的目的是为了让 学生自助。

13、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成长需 求和动机,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 能,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有责任确保 每一个学生都被自己注意到了,确保每个学生说 的话不被自己或学生所误解。 教师绝对不要讲得太多,不要喧宾夺主。,5、和谐有序班级心理辅导是师生真情的 流露、心灵的交融,因此,教师要转换“教育者”的 角色,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问题大)林孟平说,辅导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能给被 辅导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构成这种和谐关系的核心是辅导教师的三种人 格特质:真诚关注共情(共情不是同情、不是 移情,而是同理心,即清楚

14、地理解对方的细微感 受,并且回馈到位,其基本技巧是“意译”)。在构成和谐关系的操作上还要特别注意教师的 体态语言。(录像:长大的感觉08:33),拒绝对学生的否定性评价。班级心理辅导是 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 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 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它成员进行探讨、分享, 彼此给予回馈、鼓励和建议。因此,班级心理辅导 拒绝对学生作否定性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 受到伤害的状态下学习与成长。 保持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 团体辅导本身的局限性必须事先加以防范。(例:手表问题) 如何处理学生有明显错误的意见?(例:大拍卖 41:33) 防止习惯性语

15、言对学生的伤害。, 和谐不等于突破方圆,不等于混沌无序。许多初涉班级辅导活动的教师片面地以为辅导 就是改变教师训导的面孔,就是和学生平等相处, 就是没有教育者的架子。因此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 的庸俗无聊的调侃、活动秩序失控等现象束手无 策、放任不管。这是对辅导精神的严重误解,必须 尽快纠正。 必须营造氛围、精心开场;(例:友谊常青藤) 必须精心选择主题、精心设计活动和问题; 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人格魅力; 必须建立团体活动规范。中学生活动规范 小学生活动规范 教师操作规范,三、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八条 操作要领,1、重感受,不重认知 (是“不重”,不是“不 要”。下同)辅导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 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辅导是心灵的碰撞、是人 际的交流、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 程。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根本取向是促进自我成长 (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感悟、触动、体验、思考) 没有情意活动介入的过程不是成长的过程。例:录像/面对挫折 (07):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