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709268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20012年12月4日,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肾上腺肿瘤 肾肿瘤 腹膜后肿瘤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肿瘤 前列腺和精囊腺肿瘤 阴茎肿瘤 睾丸和附睾肿瘤 阴囊和腹股沟肿瘤,CA Cancer J Clin 2012; 62:10-30,中国50年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情况变迁,顾方六.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23:88-92,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肾上腺肿瘤诊断,局部症状不典型、自诊困难 高血压、头痛,特别是药物难控制 四肢无力、血电解质异常 满月脸、水牛背、座疮等 巨大肿瘤的局部压迫症状,腹痛、胀 内分泌科首诊发现 定期体检发现,肾上腺肿瘤的治疗,腹腔镜手术是肾

2、上腺肿瘤(7cm)的金标准治疗 损伤小、恢复快 瘢痕小、美观 治疗效果相同 巨大肿瘤开放手术 恶性肿瘤比例低 早期极其重要,外科可治愈,对放化疗敏感度低,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天津市20年泌尿系肿瘤发病特点,肾脏恶性肿瘤发病率激增 男性发病率年均增加6.84%, 20年累积增长235.97 %,位列全部恶性肿瘤增幅榜首 男性肾脏恶性肿瘤死亡率增长幅度最高 男性死亡率年均增长5.03%,20年累积增长154.04%,当代肾肿瘤发病特点,The rise in incidence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largely a result of the increasin

3、g detection of small tumors, 2cm, 24cm, 4-7cm, 7cm,Hollingsworth JM, et al. JNCI 2006;98:1331-4,肾肿瘤诊断,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常规体检是主要手段 早期肾癌无症状,出现症状至少1/3伴转移 早期肾癌治愈率80%,甚至可以保留患侧肾脏;晚期肾癌生存期1年左右,且无治愈药物 80%以上体检发现 诊断流程:B超-强化CT-MRI、B超造影、PET-CT 3CM以上肾癌CT诊断率90%以上 常见症状:血尿、肿块、腰痛、消瘦,肾癌的病理分型,2004年WHO肾细胞癌病理分类,肾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4、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定义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由胞浆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肿瘤内有纤细的血管网。 既往曾使用的“肾颗粒细胞癌”归入肾透明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大体呈实性 双侧或多中心病灶 5% 癌细胞含有脂质,呈黄色。肿瘤中常见囊腔、坏死、出血和钙化,切面呈五彩状着色。 钙化和骨化见于坏死区域,10%-15影像学上可以显示钙化影。,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定义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具有乳头状或小管乳头状结构的肾实质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其发病

5、年龄、性别、男女发病率比例、症状和体征与肾透明细胞癌相似。 肾血管造影显示血管不如肾透明细胞癌丰富。大多数病例处于期。,乳头状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肿瘤大体特点 常伴出血、坏死和 囊性变,肿瘤组织 易碎,肿瘤边界清 楚者可有假包膜。 病变累及双侧肾脏 和多灶性者相对其 他亚型多见。,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CRCC),定义肾嫌色细胞癌的癌细胞大而浅染,细胞膜 非常清楚。 临床特点平均发病年龄60多岁(2786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上常表现为大的肿块,无坏死和钙化。 死亡

6、率不到10%,肾嫌色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肿瘤大体特点肿瘤大小420cm,无包膜,但肿瘤边界清楚。切面呈黄色、棕色、灰白色,可见有坏死,但出血灶少见,因此多彩状不如透明细胞癌明显。,肾嫌色细胞癌,新分类更符合肾癌发生和转归规律,预后好,预后差,Bellini集合管癌 (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ducts of Bellini),定义是来源于Bellini集合管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临床特点发病年龄1383岁(平均55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患者常有腹部疼痛、季肋部肿块和血尿。约有1/3患者发现时已有转移。转移至骨者常有成骨现象。上尿路影像学提示是尿路上皮癌,有

7、的患者尿细胞学检查阳性。,Bellini集合管癌,大体检查集合管癌常位于肾脏中心部位,肿瘤小者可见其发生于肾锥体。直径2.5 - 12cm(平均约5cm)。肿瘤切面实性,灰白色,边界不规则。有些肿瘤可长入肾盂。可见坏死和卫星结节。,Bellini集合管癌,肾髓质癌 (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定义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几乎均伴镰状细胞性血液病。 临床特点见于有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年轻人,发病年龄介于10-40岁之间(平均年龄22岁),男女发病率为2:1。常见症状是肉眼血尿,季肋部或腹部疼痛。体重下降和可触及的包块。癌转移形成的颈部和脑的肿物可能是最早发现的症状和体征。

8、影像学肿瘤位于肾脏中央,浸润性生长,侵及肾窦。可出现肾盏扩张,而肾盂被肿瘤包绕。,髓样癌,肾髓样癌,2002年肾癌TNM分期,根治性肾切除是标准外科治疗,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优势分析,术野直视、放大 直接切断肾血流供应 微创,出血少、恢复快 切口美观 组织破坏小,保留肋骨和肌肉神经 不适合T3期以上肿瘤,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什么是肾部分切除术?,切除肿瘤及临近肾组织,同时保留大部分正常肾组织的手术方式,哪些患者适宜肾部分切除术?,NSS绝对适应证:肾癌发生于解剖性或功能性的孤立肾,根治性肾切除术将会导致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如先天性孤立肾、对侧肾功能不全或无功能者、以及双侧肾癌等。,哪些患者适

9、宜肾部分切除术?,NSS相对适应证:肾癌对侧肾存在某些良性疾病,如肾结石、慢性肾盂肾炎或其他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动脉狭窄等)患者。,哪些患者适宜肾部分切除术?,NSS选择适应证:临床分期T1a期(肿瘤4cm),肿瘤位于肾脏周边,单发的无症状肾癌,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选择实施NSS。,为什么选择肾部分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PN)后 总生存率优于根治性肾切除术(RN),与肾切除术比较,PN术后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的几率分别减少28和35。 Huang WC from USA,AUA 2007 Abs493,RN 2,547;PN 549 cases 5年生存率

10、RN 68%; PN 75% P0.001 RN:PN 术后死亡风险HR1.29,P 0.01 RN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HR 1.19 P0.001,CCF 2005年50%的RCC实施NSS,LPN超过100例 全美近5年NSS手术率10% 仅适于技术熟练的医生和临床中心,肾部分切除术是当代急需开展的外科手术,NSS并未得到应有的广泛应用!,膀胱肿瘤诊断和治疗,关于概念, 表浅性肿瘤(Superficial)非肌层浸润肿瘤(Non-Muscle-Invasive) 移行细胞癌 (Transitional Cell)尿路上皮癌(Urothelium),组织病理学分级,组织病理学分期,UIC

11、C2002TNM,诊 断,早期检测与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IVU、CT/MRI、尿细胞学其它标记物: NMP22、端粒酶、膀胱镜/活检诊断性电切荧光膀胱镜,推 荐 意 见 1膀胱肿瘤患者需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尿常规、B超、尿脱落细胞学、IVU检查及胸片。 2对所有考虑膀胱癌的患者应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或诊断性TUR。 3对怀疑原位癌、尿脱落细胞学阳性而无明确粘膜异常者应考虑随机活检。 4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需要可选择盆腔CT/MRI、骨扫描。,诊 断,膀胱癌的诊疗过程,血尿-全程无痛血尿,B超、尿瘤细胞,膀胱镜,保留膀胱,全膀胱切除,TURBT,膀胱部分切除术,保留膀胱策略,

12、治 疗,非肌层浸润肿瘤的治疗肌层浸润性肿瘤的治疗尿流改道,非肌层浸润肿瘤的治疗,危险因素手术TUR(基底肌层活检)再次(T1肿瘤?)激光、光动力辅助治疗灌注,根据复发风险及预后的不同,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分为以下3组: 低危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单发、Ta、G1(低级别尿路 上皮癌)、直径3cm等,灌注治疗,化疗即刻(强调) 单次(低危)早期(概念) 维持 免疫BCG 剂量、疗程、副反应、适应症?其它免疫调节剂高危肿瘤的灌注复发、Tis、T1G3、,所有肿瘤患者术后均建议灌注治疗,推 荐 意 见 1. TUR-BT术是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2. 对低危的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术后可只进行单剂即

13、刻膀胱灌注化疗,而无需维持膀胱灌注治疗。 3. 对中、高危的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术后单剂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后,应进行后续化疗药物或BCG维持灌注治疗。 4. 对高危的非肌层浸润膀胱癌,首选BCG膀胱灌注治疗(至少维持1年)。 5膀胱灌注治疗无效的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如:肿瘤进展、肿瘤多次复发、Tis和T1G3肿瘤经TUR-BT及膀胱灌注治疗无效等),则建议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灌 注 治 疗,肌层浸润肿瘤的治疗,根治性膀胱切除适应症:浸润性肿瘤(T2a-T4a, N0-X, M0)高危非浸润肿瘤(G3、Tis、高复发)尿道切除、淋巴清扫、手术方式,肌层浸润肿瘤的治疗,保留膀胱手术 TUR: T2a?

14、 部分切除无手术条件(全身状态、尿道狭窄、憩室等) 强调辅助治疗,推 荐 意 见 1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同时进行淋巴结清扫。 2可根据标本切缘情况决定是否行尿道切除术。 3特殊情况下行保留膀胱的手术须经过仔细选择,应辅以放、化疗,并密切随访。,肌层浸润肿瘤的治疗,尿流改道,不可控尿流改道可控尿流改道可控贮尿囊、利用肛门术式正位(原位)膀胱,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患者的要求及术者的经验认真加以选择,将采取何种术式进行治疗术前要告知患者,并且外科医生要和患者沟通意见一致后再决定手术方式。,推 荐 意 见 泌尿外科医师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后再决定尿流改道术式,应重

15、视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 不可控尿流改道术推荐使用回肠膀胱术。 3. 原位新膀胱术推荐使用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4. 原位新膀胱术术前男性患者应常规行前列腺尿道组织活检,女性应行膀胱颈活检,或者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术后要定期行尿道镜检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尿 流 改 道,化 疗,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转移性肿瘤的化疗动脉导管化疗化疗方案:MVAC,GC、,放 疗,根治性放疗辅助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推 荐 意 见 1化疗和放疗主要作为膀胱癌的辅助性治疗。 2全身化疗是转移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 3化疗应选择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MVAC 方案和GC方案为一线化疗方案。 4化疗或放疗可作为

16、根治性手术的选择性替代方式,但疗效次于根治性手术。 5联合放化疗有可能提高保留膀胱的可能性, 但应密切随访。,放 疗,预后与随访,非浸润肿瘤随访膀胱镜预后 EORTC表,表3,Sylvester RJ, et al. Predicting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in individual patients with stage Ta T1bladder cancer using EORTC risk tables: a combined analysis of 2596 patients from seven EORTC trials. Eur Urol. 2006;49(3):466-477.,推 荐 意 见 1所有患者应以膀胱镜为主要随访手段,在术后3个月接受第一次复查。 2低危肿瘤患者如果第一次膀胱镜检阴性,则9个月后进行第二次随访,此后改为每年一次直至5年。 3高危肿瘤患者前2年中每3个月随访一次,第三年开始每6个月随访一次,第五年开始每年随访一次直至终身。 4中危肿瘤患者的随访方案介于两者之间,由个体的预后因素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