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2015年春季培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702263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2015年春季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2015年春季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2015年春季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2015年春季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2015年春季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2015年春季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2015年春季培训(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特点,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2,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3,学校(托幼机构)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加上学校(托幼机构)又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4,只有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

2、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才能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达到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的目的。从而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晨检要求,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5,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

3、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6,传染病常见症状,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 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 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 早

4、,伤寒最迟;,传染病常见症状,发疹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 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9,一、学校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流行特点是什么?如何防控?,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 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5、 71)最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粘膜疹,在手、足、臀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也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破溃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预防措施: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

6、衣被”。,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0,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1,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2,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3,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4,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5,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

7、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6,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

8、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7,4、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水痘患者。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日。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

9、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8,5、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伤寒、副伤寒是消化道传染病,多经水和食物污染而引起爆发流行(2008年冬即在恩施州几个县市的学校发生伤寒流行),学校应高度警惕并按消化道传染病防控重点进

10、行预防和控制。,2015-4-22,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19,6、甲肝:潜伏期平均约30天。该病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随之出现尿色深红如隔夜茶色,皮肤粘膜发黄,粪便颜色变浅。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化验检查出现血清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SALT)明显增高;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大多数(80%以上)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6个月内完全治愈。凡是未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均是易感者。但由于甲肝病毒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故在我国,15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最容易患甲型肝炎

11、且常常在学校爆发。,结核病,通过传染性飞沫经空气传播 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剧烈的喷嚏,结核病的传播,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讲话时产生内含结核杆菌的飞沫核 感染性飞沫核直径15微米,可在空中漂浮数天 敏感人体吸入感染性飞沫核,病原菌到达肺泡感染出现 病原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并可到达人体其它部位 部分病原菌保持休眠状态达数年,肺结核病患者通过空气传给其他人 涂阳病人估计一年中可能传播其它密切接触者5-10人左右,Source: CDC, 2000,不太常见的传播途径: 吃下含有牛分枝杆菌的未经高温消毒的奶制品 实验室事故,肺结核可疑症状,咳嗽、咳痰2周 咯血或血痰 胸闷、胸痛、低

12、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早发现、早治疗,如有可疑症状应立即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检查。检查的主要手段为进行痰涂片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 密切接触者筛查,跟踪随访2年。 建立健康体检制度,将结核病检查作为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结核病能治愈吗?,结核病已是一种病因明确、治有办法的疾病。 一般新发现(初次治疗)痰菌阳性病人,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化疗疗程后,95%以上可以达到痰菌阴转而治愈。2年复发率不超过2%。,国家为肺结核提供免费查治政策,学校结核病防治,学校是学生高度集中的场所,人员密度大,相互间接触时间长、关系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病,很容易发生校园内的传播流行。 学校

13、结核病流行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而且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环境稳定带来很大影响,若处理不当,将引起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因此,学校结核病防治是学校传染病防病和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正确防治结核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 加强锻炼,注意营养,作息规律,提高自身抵抗力。 关注同学、朋友等健康状况,正确认识结核病,不歧视结核病患者。,咳嗽礼仪,咳嗽方式:转头,用手或其它材料覆盖口鼻。,得了肺结核怎么办,一旦确诊为肺结核,一定要先隔离,住院或休假在家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学生应及时通知校医务室和班主任,千万不能隐瞒病情,仍在学校继续

14、上课,或者仍在寝室住宿,这样不仅不利于自己的治疗,也很可能会传染其他同学。 涂阳肺结核患者需办理休学,等痰菌转阴后凭结核病定点诊治机构的证明复学。,麻 疹,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 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

15、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麻疹,麻疹,麻疹,水痘,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水痘,水痘,猩红热,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通常23天 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 2、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在皮疹出

16、现之前发生 3、皮疹: 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褪色,伴有发痒的感觉。 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凸起,称为“杨梅舌”,猩红热,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飞沫转播 潜伏期:14-21天 临床表现: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流行性感冒,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它的病原体是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ox24v)引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