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类疾病概况-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701702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感染类疾病概况-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病毒感染类疾病概况-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病毒感染类疾病概况-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病毒感染类疾病概况-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病毒感染类疾病概况-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感染类疾病概况-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感染类疾病概况-新(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毒感染类疾病概况,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polion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多发生于小儿,部分患者可发生驰缓性神经麻痹,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为特征。,脊髓灰质炎,预防接种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型混合,白色糖丸) 注意事项: 凉开水送服 之前之后半小时禁食 不得拌入粥 、汤、果汁中服用 要注意低温运输、储存(冷链) 每年冬季121月常规施行接种,轮状病毒感染 1973年出现,是婴幼儿急诊与死亡第二病因,由轮状病毒引起。是引致全球儿童急性腹泻的最常见病因之一。流行高峰主要在秋冬季,故常称为“秋季腹

2、泻”。 以呕吐和水样腹泻为主,一般持续3至8日,常伴有发烧及腹痛等症状。 可能通过口粪途径传播,或可能通过接触或呼吸途径传播。 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需要补充失去的水份。禁用抗菌素。,预防方法,维持良好的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 处理食物或饭前便后,须洗手。 清理呕吐物、粪便及尿片时须戴上手套,并须再彻底洗净双手。 清洁及消毒受污染的物品及表面。 学童如出现呕吐或腹泻现象,应尽早求诊,勿上学。,麻疹概述,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病原学,麻

3、疹病毒属副粘膜病毒,亦为DNA病毒, 此病毒低抗力不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均敏感,紫外线、过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对麻疹病毒均有杀灭作用。,流行病学,急性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最后1-2天至出疹后5天内都具有传染性。 患者的口、鼻、咽、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并随飞沫排出体外,故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 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四季均有可发病,以冬春季最多。,临床表现烧三天,出(疹)三天,退三天,潜伏期 :10-12天(6-12), 前驱期:2-4天,表现为高热、眼结膜炎、上呼吸道炎并伴全身不适。2-3天可出现Kiplik斑 发疹期:3-5天,

4、起病后第4天开始发疹,初见于耳后、发际、颜面,尔后迅速蔓延到颈部、上肢、躯干及下肢,直达手心足底。以斑丘疹为主,压之褪色,疹盛时可互相融合,颜色渐转暗。 恢复期:皮疹依出疹先后顺疗隐退,留有棕褐色斑痕,12周消失,整个病程约10天。,临床类型,轻型麻疹 多见于接受过疫苗免疫者。目前以轻型患者多见。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轻,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少,并发症少。 重型麻疹 病情重笃。高热、谵妄、抽搐者为中毒性麻疹;伴循环衰竭者为休克性麻疹;皮疹为出血性,压之不退色者为出血性麻疹。,治疗,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 高热 不宜采用冷敷或较强烈的退热剂,以防疹子出不顺可酌情给予小量退热剂,使体温降至383

5、8.5,切忌大量发汗与急速降温可适当使用镇静剂如鲁米那、非那根、水合氯醛,注意补充大量水分及多种维生素(Bl、B2、C、A及D),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少量多餐,勤喂水。 咳嗽重者可服棕色合剂、止咳糖浆等。痰粘或声嘶者应给雾化吸入,每日46次。 护理 要注意保持室内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光线不宜过强,避开风口处。 要注意眼、鼻、口的卫生,眼鼻分泌物多,勿使堆积,要用湿水或3%硼酸水勤洗,保持鼻腔通畅。遇有结膜炎,可点用0.25%氯霉素眼液。每次喂饭、药和水果后,要喂温白开水少许,并定时1日数次以生理盐水或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预防口腔炎症、溃疡的发生。,风疹,风疹病毒所致,前驱期短,发热及上

6、呼吸道炎症轻,发热后1一2日出疹,1一2日内即消失,不脱屑。出疹期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并发症少,预后好。 孕妇感染应终止妊娠,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疤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流行病学,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15岁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临床表现,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 先

7、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 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治疗,一般处理与对症治疗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 加强护理,防疹破感染。已破溃可涂以龙胆紫或新霉素软膏。继发感染者应及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激素一般禁用,当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时,在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 (二

8、)抗病毒疗法。 干扰素,1020万/日,连用35天 ;其他如阿糖腺苷、无环鸟苷等也可选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5到岁的儿童。 腮腺肿大时,以耳垂为中心,向前、下、后方出现肿胀、疼痛、张嘴吃东西时,疼痛加剧。,流行病学,传染源是患者,包括临床不典型的及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 在腮腺肿大前数日至整个腮腺肿大期均有传染性,以病前7日至病后9日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是经含有活病毒的飞沫 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发。,临床表现,在腮腺肿大之前的12日内,患者可有发热、倦

9、怠、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呕吐、头痛、结膜炎、咽炎等不同症状, 以耳下部肿大为最早征象 先见于一侧,12日后波及对侧。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下、后方蔓延,23日达高峰。 肿胀为非化脓性。 颊内腮腺管口有时可见红肿。 腮肿整个过程约12周。 合并有其它腺体及器官发炎如睾丸炎、副睾丸炎、卵巢炎,诊断,(1)流行病学: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为流行高峰季节。病前23周内有与流腮患者接触史。 (2)临床特点:发热,以耳垂为中心一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表面不红,触之有弹性感和轻压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剧。腮腺管口红肿,但挤压时无脓性分泌物。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或稍减,分

10、类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大多患者在急性期中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的含量都有明显升高,且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治疗,对症处理: 局部可用冷敷,可以减轻疼痛,也可采用青黛散,用醋或浓茶水调成糊状后外敷。 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饭。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及干硬的食品,这些食品刺激腮腺分泌增多,加重疼痛和肿胀。 体温发热超过度时,可用退热剂或采用头部冷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 护理: 病儿应卧床休息直到腮肿完全消失为止。这样可以预防睾丸炎、脑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肾综合症出血热,本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发热、充血出血、肾损害三大特征。,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潜伏期 446天(12周),典型病例可分为五

11、期,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有越期现象,重者可有三期之间互相重叠。,病理变化小血管和肾脏病变最明显,其次为心、肝、脑脏器的损害。,临床表现,1、急起发热、全身中毒症状 头痛 腰痛 三痛 眼眶痛其他中毒症状;胃肠症状。,三红,诊断,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三红三痛 五期经过 实验室检查 血象三高一少一异常 小便早期蛋白尿、管型,登革热,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在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10天内具有病毒血症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传染源;轻型患者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远大于典型患者,是更为危险的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 带病毒动物传染源和宿主。,传播途径。埃及伊蚊台湾、海南、广东、广西部分地区 白纹伊蚊长江以南省区、辽宁南部、陕

12、西东部 伊蚊雌蚊吸血感染病毒后,观察不到任何病变,但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再经蚊叮咬传染给人。,(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同型病毒有较巩固的免疫力,可持续数年,但对异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维持很短时间。,流行特征 流行形式地方性流行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地区。病情较为严重。 我国目前多为输入性流行,没有明显自然疫源存在。 季节性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我国病例多发生在311月份,79月达到高峰。 地区性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和福建等省区紧邻东南亚地区,传入并引起流行或形成地方性流行的可能性较大。 输入性,临床表现,发热 全身毒血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骨、关节痛断骨热 皮疹 浅表淋巴结肿大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预 防,传染源确认与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蚊虫孳生场所 药物灭蚊 保护易感人群 健康教育 做好个人防护 减少群众集会,减少人群流动。要特别注意从登革热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人群的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