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考研 新闻编辑笔记 谭云明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675690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传考研 新闻编辑笔记 谭云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传考研 新闻编辑笔记 谭云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传考研 新闻编辑笔记 谭云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传考研 新闻编辑笔记 谭云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传考研 新闻编辑笔记 谭云明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传考研 新闻编辑笔记 谭云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传考研 新闻编辑笔记 谭云明(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编辑新闻编辑课堂笔记(一):新闻编辑工课堂笔记(一):新闻编辑工作作一、新闻编辑工作与采写工作的比较 1、共性(联系) 采写和编辑都是至关重要的、缺一不可的两大新闻业务部门,常常合称采编。二者关系紧密、互相依存,共存 于一个新闻生产、传播系统,具有共同的宗旨和目标,即传播新闻、服 2、区别 工作性质不同:记者采集工作是一线工作,直接面对社会现实; 编辑是二线工作,或对记者采访提供指南,或对采集成果进行修改加工。 工作任务不同:采集的任务是写稿或摄录音像素材,产品是单个体,主要体现个人的劳动;编辑的任务是出报、 出节目,产品是综合体,主要体现集体的劳动。 工作方式不同:采集可以由记者独立承担

2、,一般自始至终由一人进行(电视新闻采集需由多人合作进行) 编辑工作必须集体来做,由许多环节组成,从总编辑的策划、决策,部主任指定报道计划,到组版编辑设计出 版报纸版面、广电节目环环相扣,需要全体协作。 二、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性 (一)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传播的总策划 1、新闻编辑人员是新闻传媒的设计师,即编辑人员把握着办报、办台的统筹策划,尤其是总编辑和编辑部主 任担当着具体实施策划的操作任务。 2、新闻编辑的策划和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新闻编辑工作是采编业务的总串联 一份报刊的出版、一档节目的播出,需要编辑部各个工种、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人员的配合才能完成,要把各 工种、各环节

3、、各方面人员有机地串通起来、联合起来,使得新闻产品生产、传播得以有条不紊地、贯彻始终地进 行,要靠新闻编辑工作。新闻编辑工作是串联各项业务的一根红线、纽带和脉络。”。 (三)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报道的总把关 1、编辑工作是组织传播、把握舆论导向的最后环节、最后一道防线、最后一个关口,各种问题和差错,不仅 高度集中在这里,而且一旦闯过这一关口,新闻报道便要以报刊版面、广电节目、网站页面等形式提供给受众了。 2、新闻编辑是决定媒体项受众提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引导什么样的舆论倾向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来提供、 引导的“总把关人”。 (四)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素材的总加工 1、各种稿件都有待编辑加工处理之后

4、才能形成报纸版面、广电节目、网站页面,对于新闻编辑来说,最后的 新闻成品就是已经付印的报纸和期刊、播出的广电节目、网站页面。 2、新闻编辑的“总加工”,始终不能离开原稿的内容,也不能做主观随意的添加或杜撰,也不是简单的修修 补补的技术性工作,而是依据编辑方针和报道意图对新闻素材的再挖掘和再表现,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是从内容 到形式的一种“再创作”。 (五)新闻编辑工作是组织传播的总合成 1、新闻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不仅要靠媒体编辑部内部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且还要依靠本媒体以外的各种资源, 这个总合成的任务,主要是靠编辑工作。 2、没有编辑工作,各种力量不能化零为整,如同零散的配件装配不成产品一样,最

5、终不能组合成一张报纸、 一档节目、一个网站页面。 三、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 (一)根本任务 1、编辑工作的任务是服从于传媒的任务 2、传媒的根本任务:要使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迅速与广大人民群 众见面,变成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并把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和经验,以及他们的要求和呼声,反应到传 媒上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具体任务 总说:对传媒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总体设计,并通过稿件的选择、修改和编排来组织实施,最后把好的内容,运 用好的形式,组成好的报纸版面或广电节目或网站页面奉献给受众。 新闻编辑工作的具体任务是由它的特性所决定的。1、决策任务

6、(1)决策,亦即策划,是指编辑为解决新闻工作中关系全局性的问题所作的判断和行动设计。 (2)新闻编辑的决策按层次来分,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战役决策三种。 战略决策是有关媒体的总体决策; 战术决策是一个较长时期、较大范围的报道的决策; 战役决策是关于较短时间、一个较小范围的报道的决策。 战略决策指导战术决策和战役决策,并依靠依靠战术决策和战役决策来实现。三者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决策 系统。 (3)决策内容 参与确定媒体的编辑方针,负责制定报道计划,对报道的内容、数量、地位、报道方法作具体安排和适时调整 等等。 2、加工任务 (1)编辑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创造性的工作,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具有间接

7、再创造的性质和隐匿性的特征。 (2)编辑的再创造或加工,不仅仅体现在对具体作品的修饰字句(声音或画面)、润饰加工上,而且贯穿在 整个编辑工作过程中,从约稿、组稿、选稿,一直到制作标题、组织版面或页面、制作节目板块,自始至终都包涵 了编辑的创作性劳动。 (3)编辑再创造的能动性和被动性问题。一方面,编辑加工处理新闻信息时,既不能随意改变作者的本意, 又不能随意改变原稿信息的风格,更不能主观臆造或任意篡改事实,因而编辑工作有它的局限性,是被动的。另一 方面,编辑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加工处理,要提高整个报道的思想性、指导性和艺术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稿件 信息中的新闻价值,这就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动性,

8、因而编辑工作又是能动的。 (4)编辑加工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 充分发挥原稿的潜能。 A 善于发掘出原稿中最具价值的内容,去粗取精,沙里淘金 B 采用最恰当、最有效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使稿件易于并乐于被受众所接受 C 选择最佳发表时机,使稿件发表后能够产生最大的反响 D 运用特有的编辑手段,如标题的点睛、稿件的配置、版面(页面或节目)的编排等,使稿件的潜能进一步的 发展 沟通传者与受众的思想。 A 作者(传者)和受众(受者)之间构成传播的两极,他们通过某一特定的媒体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只 有当这种社会关系是融洽的时候,传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编辑相对于作者来说,对受众的要求和心理有比较多

9、的了解,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就可以消除其中的“噪音”,使新闻信息能够更好地传送给受众。 B 受众对作者发出的新闻信息也有一个“注意阅读(视听)理解接受”的过程,编辑加工的任务, 就是要采用各种有效的编辑方法,使作者发出的信息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便于受众阅读、视听,从而为受众所理 解和接受。 3、把关任务 (1)根据编辑方针、报道计划和客观环境,通过取舍稿件或节目来把握新闻报道的方向,体现编辑方针。即 编辑审读(视听)和选择时,决不能从个人好恶出发,滥用稿件取舍权,选用什么稿件,舍弃什么稿件,应该与编 辑方针和报道计划相符合。 (2)、编辑把关既要阻塞,也要开导。即阻挡假的、劣的、错的东西,而对真

10、的、好的、正确的东西要创造 一切条件放行,时“假恶丑”无孔不入,使“真善美”畅通无阻。编辑这个把关人如同掌握着交通要道的红绿灯, 他对稿件既能开红灯阻挡,也能开绿灯发行。 (3)、编辑把关既要勇敢又要慎重。所谓勇敢,就是要敢于阻止坏稿通行,也敢于为好稿开“绿灯”。所谓 慎重,是因为编辑把关是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进行的,尤其那些身处于报刊付印、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网站页面展示 前最后一道关口的编辑和总编辑,他们在履行阻塞或开导职责时,稍一疏忽不慎就有可能酿成错误。 现代传媒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键也在于编辑的严格把关。在当今错综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编辑要严格把握 好传媒的政治关、事实关、文字关、艺术关。

11、 4、发言任务 就是在报告新闻的同时,表现传媒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和分析、赞成、反对、限制什么,从而 引导人们去判断是非,认清前进的方向。发言的形式有:(1)直接发言 直接发言是指组织撰写各种评论,如社论、评论、短评、按语、编后等,这是媒体最重要的发言手段。 (2)间接发言 即采用发表来信、问答、工作访问、批评、建议、以作者名义写的言论、撰写新闻提要、各类节目的解说词、 串联语等方式来发言的。从广义上讲,每篇新闻稿件对各种事物的抑扬或褒贬,都是媒体间接发出的声音,亦即间 接发言。 (3)含蓄发言 即通过标题的长短、字号的大小、位置的高低、次序的先后不同来表示稿件之间的轻重、主次的次

12、序。或运用 编排手段和版面空间的不同组合布局,引导受众判断稿件的意义。 编辑发言既要敢于发言,又要善于发言。 5、组织任务 就是把各类分散的、孤立的稿件或报道串联起来,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报道整体,使之发挥单篇报道所不 能发挥的效应。从其组织的范围来看,大致有三种基本模式: (1)微观型组织 它涉及的是一组稿件或报道,即根据稿件或报道间的互相联系,将若干具有共同性的稿件或报道,组成有机的 稿群或报道集合。就整个媒体来说,它只是局部性组织。 同题集中,即在同一条新闻标题之下,将几篇稿件或报道组织在一起刊发、播出。 专栏,即将若干篇稿件或报道具有共同性的稿件或报道组织在一起,并在报纸版面、网络页

13、面或广电节目时 段让它自成格局。 配套,即围绕一两篇稿件或报道,配发相关的评论、图片、资料。 (2)中观型组织 它涉及的是报纸的一个版、广电的一个节目板块、网站的一个页面,以及一天的报纸、一个时段的广电节目或 网站内容。 中观型组织要从整体上加以精心编排。它不仅应该是有秩序的,是多类稿件或报道的分门别类,以便受众阅读 或视听,而且在内容的配置、版面(页面或节目板块)的安排中,尽可能体现出报道思想和媒体的风格特点。 (3)宏观型组织 这是一个较大规模、较长时期的报道的组织,即根据党和国家当前的中心任务,以及各媒体所分工的报道范围, 对一个时期的报道所作的总体规划。 宏观型组织一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

14、础上,制定出报道提示或报道计划,然后组织力量加以具体实施。这种报道 组织常见的形式有:连续报道、集中报道、系列报道等。 四、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 (一)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产品生产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多道工序组成,新闻编辑各工序安排 的程序就是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 (二)以新办报纸为例,其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大体为:确定编辑方针设计内容结构、版面形象和风格特 色设计各新闻版及专栏设计和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分析、选择新闻稿件修改新闻稿件 制作新闻标题配置新闻稿件编排新闻版面校对、签发。 在上述编辑工作流程中,接受信息反馈和处理各类信息是这一流程中贯穿始终的一项工作,报纸编辑在任何一

15、道工作程序中都要有意识地接受来自记者、作者、读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对正在进行的工序作出适当 的修正。 (三)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在总体结构上与报纸新闻编辑是一致的,即为:确定编辑方针 设计新闻载体的结构、形态和风格设计并组织新闻报道编辑加工新闻作品对单一新闻作品进行组配 将单个节目串联成完整的栏目,并发布或播出。 五、新闻编辑工作的体制 (1)新闻编辑工作的体制一般是建立在媒体的编辑部基础上的。 (2)所谓编辑部,是指新闻单位内负责新闻采写、编辑、通联和资料等新闻业务工作部门的总称,它是新闻 单位的核心部门,其内部一般由若干个专业部门组成。 随着传媒产业化的演进,媒体编

16、辑部的职能在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既管编报、编节目又管广告、经营,到 编辑部与经理部分立并行,再到一些经理人领导下的编辑部。 (3)编辑部的最高领导人是总编辑,最高领导机构是编委会。总编辑:主管编辑、采访和通联等新闻业务的总负责人和主要决策人。为了协助总编辑的工作,一般又设置若 干名副总编辑,分管某些重要部门或重要工序的工作。 编委会:新闻单位编辑部工作的领导机构,凡是编辑部工作的重大问题均由编委会讨论决定。编委会成员包括 总编辑、分总编辑和若干编委。总编辑为编委会负责人。再实行总编辑负责制的单位,编委会不仅领导编辑部,还 领导经理部和其他行政部门。编委会成员一般由新闻单位的主办机关任命。 编辑工作体制是参照了我国大多数纸质媒体而例举的: (一)按编辑管理范围和责任大小划分 1、总编辑:编辑部门的总负责人,是介于行政领导和新闻专家之间的“两栖”角色。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编 辑方针,审定报道方案,指挥实施编辑方针和报道方案,审定重要稿件和版面,对编辑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裁 决,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