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课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673752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指导思想-系统科学方法论。 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 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 目的-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内涵-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教学设计,应用系统方法 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 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 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 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编写,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 评价,迪克-凯利教学开发模型,课题任务总目标,教与学的活动,预测,学习需

2、要 教学目的 优先和约束,修 改,修 改,总,评,性,评,价,形,结,价,性,成,肯普教学系统开发模型,教学分析,教学任务 目标与任务 学习者特征 教学环境,编写教学目标和测验项目,策略设计,组织策略,传递策略,管理策略,编写制作教学资料,教学评价,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评价结果分析,修改教学,教学内容、活动,媒体、交互方式,组织策略,授递策略,管理策略,方法 变量,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实际约束,条件 变量,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吸引力,结果 变量,教学设计的系统观,分析,设计,实施,评价,需求报告,教学计划,教学产品,评估报告,修订,系统方法的瀑布模式,教 学 目 标,输入部分,学习

3、者 O,输出部分,X,Y,教师内容媒体方法,年龄 基础知识 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 学习行为 认知程度,教学大纲 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 经验才干,教材,教师,学生,目标、方法,指导、管理,信息资源,学习同伴,学习媒体,学习工具,学习材料,学生 主动性 责任心 学习能力,教师 环境、资源设计 指导、管理方法,教 学 目 标,教 师,学 生,媒 体,反 馈,教学活动,学习反应,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般特征:年龄、经验、动机、文化背景 初始能力: 先决能力 基础知识现有能力 是否已具备目标技能 学习能力 语言、数学、操作、推理态度 偏爱、误解等 学习风格: 学习条件

4、 感观、感情、环境社会性大脑功能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认知方式 场依存性与独立性、沉思 型与冲动型人格因素 控制点、焦虑水平,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布卢姆(Bloom)的分类,学习目标的编写,教学对象 Audience 行为 Behavior 条件 Condition 标准 Degree,四年级学生,在看图讨论的基础上,,在计算机上,用十分钟打出200个汉字短文。,A,C,B,D,学习目标规范写法的实例,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的组织,编列,细化编列,螺旋式 自底向上/自底向下 最短路迳 正向链/反向链,综合,概念 谱系图 理论 关系图 过程 流程图,教学活动的组织 微策略,宏策略,教学内容

5、的层次结构,课程, 作教学总结:在一节课的结尾进行归纳性总结; 提供系统性复习:对所学课程知识作综合回顾; 作课程的先行组织器:在课程中作为导学图; 作评价手段:提供适当的合成工具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建构知识图,检验他们的综合理解水平。,运用综合策略而得到某种形式的知识结构图,在教学过程中可用于如下目的:,教学活动的组织 微策略,按学习心理过程组织教学活动 不同学习内容的组织 示范型 技能 逻辑归纳型 事实、概念 逻辑演绎型 原理 探究发现型 概念、原理、问题解决 练习型 事实、概念、原理 控制型 实验、实践、技能训练,学习过程的八段阶梯模式,动机,预期,选择,注意,获得,编码,保持,存储,回忆

6、,检索,概括,迁移,作业,反应,反馈,强化,下一个序列,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回忆 先学知识,呈现新的 刺激材料,引导学习,提供反馈,诱发行为,正确的响应,教学序列,错误的响应,CAI模式中教学事件的序列编排,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教学策略是指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行动方案,包括内容的组织、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学习的管理等方面。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技巧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它实际上包括两方面:认知策略 和元认知策略 。,概览 (Survey) 设问 (Question)阅读 (Read) 反思 (Reflect)叙述 (Recite) 复习 (Review),S

7、Q4R学习法,简洁地描述你认为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快速、仔细、积极地阅读材料,尽力回答前面描述的问题。,写日记、做笔记,或者粗读学习材料,大声告诉自己或别人阅读过的内容,使用学习指南,回答每一章后的问题,回顾已学过内容,使用学习指南,重新阅读概要说明或每章末尾小结,阅读每章要点、标题和目标等。,影响方法、媒体选择的因素,常用媒体的功能表,媒体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教学环境:场所、规模 学习者特点:学习能力、风格 教学任务:内容、水平 媒体功能:表现力、交互性、共享性 实际条件:费用大小、使用难易、偏爱 程度,教学目标,评价 综合 分析 应用 理解 知识,媒体选择,事 概 技 原 问 实 念 能 理 题,教学内容,“目标内容媒体”三维选择模型图,设疑思辨,呈现过程,提供示范,创设情景,展示事实,助学策略,伴随提问 反思提问 摘要 做笔记 关键字助忆法 桩字助忆法,先行组织器 下划线概念地图 V-图 矩阵框架 标志,水,状态,热量,生物,固态,气态,液态,植物,动物,可以是,可以是,可以是,可以是,可变成,可存在于,增加,分子,运动,可以是,有,决定,概念地图实例,CAI课件评价标准,教学性 编制技术 操作应用,选题选材 0.1 科学性 0.1 先进性 0.1,媒体选择 0.1 结构 0.15 动画 0.15 界面 0.2,0.3,0.6,0.1,权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