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孔子和他的学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672709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训练:孔子和他的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作文训练:孔子和他的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作文训练:孔子和他的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作文训练:孔子和他的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作文训练:孔子和他的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训练:孔子和他的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训练:孔子和他的学生(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作文】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

2、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就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写作流程】 一、审题:1.读材料、理内容;2.分角色、选角度;3.抓关键、定立意。 二、列提纲:1.设置题目、分论点或层次;2.联系历史和现实,选论据; 三、写作。,【详细流程】 一、审题: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应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健康的立意。(多则材料的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 1、读材料,理内容 作文题中两则材料讲了孔

3、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 第一则: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 第二则: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 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 结果:助人接受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助人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 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为什么呢?,2.分角色、选角度。,材料中的任何一个人、事、物都可以作为一个角度,但并不是所有角度得出的立意都是切题的。因此,得出立意后,应选择其中切题的、并有把握写好的立意来作文。注意,从全面的角度得出的立意一般都切题,可优先考虑选用。 材料的人物有,孔子、学生、人们。 材料中

4、的两位学生只是议论的对象,材料主要是表述孔子对这两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重点写这两位学生的行为。所以材料的主要陈述对象是孔子。选取角度应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 3.抓关键、定立意。 抓住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后自己报账。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辨明是非:由此提炼出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5、你是否赞同?你怎么看待? 分析原因: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从材料中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那么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之所在,即如何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图回报就失德吗?德与利的关系完全对立吗?,得出结论:孔子的赞扬与批评告诉我们,对与错要看这件事谁是最大受益者。助人者个人虽收受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袁隆平教授接受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金牌运动员获得重奖,难道我们会认为他们丧失了道德吗?国

6、家设此重奖,是激励更多的科学家、运动员们为国作出更大贡献。,孔子的评价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关于德与利: 理智看待道德与利益。道德和利益统一。符合义理,追求财富。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表扬善行更应是有形的物化。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关于教育: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正确指导人,关于行善者 道德高尚并不排斥利益。做好事者不必藏藏掖掖,更不应苛求做了好事都不得留名、不得图报;好人应得好报,行善者理应得到酬报。符合社会规则的小“贪”未尝不可。或:为了生命(为了让更多人得到救助),宁可背负贪名。破坏社会规则的小善不可为。或:行小善应以多数人、社会甚至国家利益为重。以大

7、局为重。做好事者接受感激也是对受助者人格的尊重,不让受助者脆弱的自尊旧伤添新创,让人家老感到欠情无以回报甚至连机会都不会有也是残忍的。所以,只要不是主观上的故意,接受回报,于公于私,都大有好处。圣人的见解很有现实意义。,关于受助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蒙惠而不萌感恩之心理当受到谴责,而恩将仇报则禽兽不如。关于人们看问题做事情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多数人的意见(看法)并不总是正确的。不应人云亦云。,【写作流程】 二、列提纲:1.设置题目、分论点或层次;2.联系历史和现实,选论据; 三、写作。,【例1】 道德旗帜下的沉思,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

8、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开篇引用材料,提炼观点,这是议论文的基本写法)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

9、以说是完全错误的。,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摆事实。引用典型事例论证)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

10、不定我们2008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奥运会获奖高额回报论证社会效益更大),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反面例子说明见利忘义不对) 在许多情况下,只有将个人的“道德和利益”和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和利益结合

11、起来,才能真正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朋友,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点评】 作者用两句话高度概括材料,简捷地引出了话题,入题快。 行文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孔子观点不理解这个关键,提出“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的观点,审题准。 援引古人的话先退一步,承认道德的重要,再指出片面过激推崇道德的错误,分析实。 列举袁隆平和雅典奥运会获金牌运动员接受国家重奖的正面事例以及雷州海岸和韩国演艺圈的反面事例,有力论述了论点,材料鲜明准确。,【修改前】 利与义可以得兼,古往今来,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就是接受了

12、利就会失去了义,利与义是相对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长期以来驻扎在人们思想里的观念是错误的,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说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

13、我们学习的榜样,但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我们应既要追求利益,也要维护信义。,“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他们固然是商业企业,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选择大义,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

14、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文章缺陷:分论点不清晰。有些段落划分不合理。结论性语句缺少标志性词语提示。,【修改后】利与义可以得兼,(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

15、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 (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没有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

16、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 (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