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症与护理(淮安)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7672496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常见病症与护理(淮安)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小儿常见病症与护理(淮安)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小儿常见病症与护理(淮安)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小儿常见病症与护理(淮安)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小儿常见病症与护理(淮安)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常见病症与护理(淮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常见病症与护理(淮安)(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婴幼儿常见病症及护理,目录 一、婴幼儿常见症状 二、小儿手足口病 三、水痘 四、婴幼儿肺炎 五、脑瘫 六、唇腭裂,一、婴幼儿常见症状,1.发热:目前测试体温的方法有腋温、口温、肛温等几种,肛温最可靠。腋温最常用。正常小儿肛温为36.5-37.5,舌下温度较肛温低0.3-0.5,腋下温度为36-37。肛温超过37.8。舌下温度超过37.5,腋下温度超过37.4可认为发烧。小儿发热时应仔细观察其面色和其他症状,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不降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通常的降温方法有: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衣服和被褥适当。多饮水,尤其是糖盐水,饮食要清淡。物理降温:寒颤或服过退热药的病人不用。

2、 (1)冷敷及冰枕 (2)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出疹的孩子不用。 (3)洗温水浴:采用低于体温2的水。 (4)酒精擦浴:用30-50%酒精,新生儿,小婴儿、体弱儿、麻疹患儿不宜用。 (5)药物降温:可咨询儿科医生,新生儿不用。,2.咳嗽:咳嗽是呼吸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如果孩子精神差、脸色差或出现喘息、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应立即就医。 护理指导: 1、咳嗽严重时,帮孩子揉一下背或让孩子坐立,呕吐时注意防误吸,痰多时注意拍背,少量多次饮水。 2、合理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 3、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体, 咳嗽时间短且轻微,如孩子精神、饮食、睡眠好,让孩子多休息,多饮水,一

3、般3-5天自然痊愈。,3.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多病源、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导致腹泻的原因有感染性(病毒、细菌等)及非感染性(饮食因素、气候因素等),大部分为病毒引起。 护理指导: 1、腹泻时非母乳性食品应选择容易消化且符合孩子口味的多补充水分。 2、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4、在易发病季节,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按时接种疫苗。,4.呕吐。可由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也可见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多种疾病。如小儿喂奶后吐奶、打嗝,不必太担心。对经常性呕吐,及时就医。如呕吐严重,或呕吐伴高热、腹泻

4、严重、剧烈头痛、脱水、意识不清、精神差、情绪不好或前囱门凸起,立即就医。 护理指导:注意补充水分,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松软食品,呕吐严重者暂禁食,抱起小儿或抬高上身,脸朝侧面躺,防止误吸或窒息。嘴边、耳周围要保持干净,衣服、被单要勤更换。,二、手足口病,定义: 手足口病是孩子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为多种肠道病毒所引发的。由于幼儿抵抗力差,而且该病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播途径广,容易爆发。临床表现:为足、手、口腔等处出现疱疹、皮疹,发烧,精神差,呕吐等。,常规护理(1)隔离 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勤晒衣被,室内定时通风、用紫外线空气消毒

5、。室内桌面、台面用1:1000含氯消毒液擦拭。( 2)病情观察观察意识状态和有无脑膜刺激征的发生,有惊厥者,按常规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如患儿持续高热、心率快、呕吐、精神萎靡或嗜睡等;如出现体温增高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则预示可能出现病毒性心肌病;如发现患者烦躁不安、面色发灰、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脑膜刺激症状应及时转定点医院。,(3)饮食护理进食温凉、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禁食冰冷、刺激、过咸的食物。多饮温开水,少量多餐,对于拒食、拒水的患者及时给予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预防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预防的关键是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

6、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干净的食物的习惯。,三、水痘,定义: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疾病,其中1至6岁的小儿最易发病。 传染源: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潜伏期:潜伏期为12至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前驱期:发病较急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也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出疹期: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至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越多,则全身症状亦越重,呈向心分布,先出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部分患者鼻

7、、咽、口腔、结膜和外阴可发疹,粘膜易破,形成破溃,常有疼痛。皮疹初呈红色斑疹,拌瘙痒,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初透明,数小时后变为混浊,若继发化脓性感染则形成脓胞,常因瘙痒使患者烦躁不安。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皮痂脱落,一般不留疤痕,若继发感染则脱痂时间延长,甚至可能留有疤痕。一般水痘皮疹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各阶段,但最后一批皮疹可在斑丘疹期停止发展而陷退,发疹23天后,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个别病儿可能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病儿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

8、躁不安或嗜睡,应及时就诊。,护理常规1、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7日。 2、发热时嘱病人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增加运动量。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无刺激性食物为宜。嘱患者多饮水。 4、病情观察:主要观察皮疹发展情况和有无继发细菌感染。 5、心理护理:带状疱疹病人常因剧烈疼痛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应加强心理护理,教会病人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以减轻疼痛。,6、皮疹的护理 (1)剪短指甲,保持指甲和皮肤、床单的清洁干燥,避免抓破疱疹,儿童可戴布质手套或用布包手,衣服柔软、宽大、勤更换。 (2)皮疹结痂后让其自行脱落,不要强行撕脱,翘起的痂皮可用消毒剪刀剪去。 (

9、3)皮疹破溃后应注意及时处理,小面积者可涂以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大面积者用消毒纱布包扎,防止继发感染,如有感染者定时换药。 7、发热的护理: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但禁用酒精擦浴,以避免对皮肤的刺激,对持续高热物理降温不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适当药物降温。,8.慎给孩子吃发疹的药。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水痘出得越多越好,故一味地给孩子吃透表发疹的药,这样会导致孩子全身水痘密集,使病情加重,孩子会感到奇痒难忍,烦躁不安,甚至用手去抓,轻者会留下疤痕,重者可能造成细菌由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引起败血症。,四、婴幼儿肺炎,定义: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

10、的多发病,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婴幼儿肺炎与一般肺炎不同,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有症状不典型(易与感冒混淆)、合并症多(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表现: 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和咳嗽,但并不是必需症状,肺炎时咳嗽、咳痰、气喘和呼吸困难较重,鼻翼扇动,口唇、鼻唇沟发青或发紫,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哭闹、昏睡或抽风,食欲减退,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如孩子起初为感冒,但持续高烧3-4天以上,咳嗽、流鼻涕越来越严重,呼吸急促,每次吸气时胸部都往下凹陷,或只是轻微咳嗽、流鼻涕和发热,但咳嗽逐渐加重,考虑感冒已转为肺炎了。初步判定小儿肺炎后必须及时就医,同时仔细

11、观察孩子的全身状态,包括精神、心率、呼吸、咳嗽等,特别是呼吸情况,以备就医时详细告诉医生。,护理要点 保证患儿充分休息,补足水分,饮食要求易于消化、多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 加强皮肤护理, 及时更换衣服,经常让孩子变换体位。 有气喘的小儿,应垫高枕头,可取半卧位。如流鼻涕较多,可用吸鼻管帮孩子清除鼻涕。痰多者应拍背帮助排痰。 防止孩子间交叉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室温以18-20为宜(新生儿可提高到20-24),并保持适当湿度(约60%)。,预防措施 小儿膳食应搭配合理 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加强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天气变化。 积极防治营养不良及佝偻病。

12、做好计划免疫,五、脑瘫,1 定义,1.中国第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的定义诊断条件1)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2)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3)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2 发病率,2.1各国发病率有所不同脑瘫发病率约在0.745.9/1000之间 2.2我国各地区CP发病率在1.9 3.4/1000左右 2.3男性女性, CP重证越来越多,3 病因,直接病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 划分位3阶段,出生前,围生期 早产、低体重或胎龄42周、巨大儿、异 常产,产程过长 或急产、难产、 多胎、窒息、产伤等,出生后 新生儿惊厥、吸入性肺炎、败血

13、症、脑外伤、脑部感染等,母体因素,遗传因素 对脑瘫的影响越来越严重,4.早期症状,年龄 症状 新生儿 哺乳困难、哭声弱、自发运动少、肌张力高或低、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 13个月 拇指内收、手握拳、上肢内收内旋、不凝视、竖头不稳或抬头45度、肌张力高或低、非对称姿势 45个月 不追视、不会翻身、抬头90度、下肢交叉、全身前倾坐、不主动抓物、不灵活、肌张力高或低、非对称姿势 67个月 手口眼不协调、非对称姿势、抓物不稳、肌张力高或低、原始反射残存、下肢交叉、头背屈、坐位不能,5.并发损害,脑损伤作用于脑的运动部分,也可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因此可伴有其他障碍 癫痫 弱智 行为异常 听力语言障碍 视觉

14、障碍(很多斜视),6.分型及特征,(1)根据瘫痪的部位分(单侧瘫、截瘫、偏瘫、双侧瘫)(2)根据临床表现分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痉挛型脑性瘫痪 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双瘫或四肢瘫。上肢屈曲、内收、内旋、拇指内收,上指后背,躯干前倾,膝关节屈曲、内旋,下肢内收内旋、交叉、剪刀步态、足外翻、拱背坐。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皮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 患儿表现为肌张力静止时低、随意运动时强,表情奇特、挤眉弄眼、竖头不稳、构音与发音障碍流涎、摄食困难。伴有运动障碍和舞蹈征。,混合型脑瘫 同一患儿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多为痉挛型与手足徐动型混合。,7诊断

15、,高危因素 神经发育学和运动发育异常 临床症状(早期临床症状、并发症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脑瘫早期诊断的时间06月诊断为早期03月诊断为超早期(应特别慎重)一般确诊诊断在1岁左右,8 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及物理因子治疗) 作业疗法(获得自主生活能力) 语言治疗 矫形器 药物(神经细胞营养因子) 局部肌肉注射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中医中药 合并症的治疗及营养支持疗法,9日常生活训练 抱姿 睡姿 进食姿势 洗浴姿势 护理要点,1.抱姿:,痉挛性脑瘫,孩子的双腿分放于 母亲身体两侧, 双手抱住母亲颈或肩, 关键在于把孩子的双腿分开,髋、 膝关节屈曲,纠正双下肢硬性伸展、交叉及尖足,手足徐动性

16、脑瘫 孩子的双手、双腿尽量并拢、曲髋屈膝。双腿尽量压向腹部,头颈、躯干略向前倾。抑制角弓反张、非对称姿势、并促进头颈的稳定性。,共济失调型:由于此类患儿在临床上多合并有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症状,故对此类患儿的抱法应针对患儿临床上出现的症状,相应地选择上述两种类型中的抱法。,2.睡姿:,脑瘫儿在仰卧位时,头很难置于中央,且常倾向一侧,可使头变形,脊柱弯曲,故不宜长期仰卧位睡觉,而以侧卧位睡姿最好,对于头背屈、四肢强直的孩子,可仰卧于吊床上。,3.进食姿势,第一阶段 喂养 尽可能使孩子身体转向你 控制孩子上身处于较直立的姿势保持两上肢向前压孩子胸部使头向前倾使他的髋部在你膝上屈曲,第二阶段:进食 把食物放在孩子的中间部 用不易碎的浅勺 下颌控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