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海南省三亚三中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 总复习教学课件共78张.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7669981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海南省三亚三中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 总复习教学课件共78张.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16届海南省三亚三中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 总复习教学课件共78张.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16届海南省三亚三中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 总复习教学课件共78张.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16届海南省三亚三中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 总复习教学课件共78张.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16届海南省三亚三中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 总复习教学课件共78张.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海南省三亚三中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 总复习教学课件共78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海南省三亚三中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 总复习教学课件共78张.(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考点: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了解结晶现象。 5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第九单元 溶 液,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都无味 都呈液态 具有无色透明性 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2、一瓶放置较久的糖水,若上部的密度为bg/ cm3,则下部的密度为( ) 大于bg/ cm3 小于 bg/ cm3 等于bg/ cm3 无法确定3、对长期放置在密闭玻璃瓶中的氯化钠的稀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瓶内的溶液各部分物理

2、、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瓶底有一定量的食盐固体 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 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4、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碘酒 蔗糖水 盐酸 硫酸亚铁溶液,D,A,C,A,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水银 葡萄糖水 液氧 植物油、水、洗洁精振荡后的液体混合物将一根细铁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 铁丝 硫酸 硫酸铁 硫酸亚铁 蔗糖水是溶液,因为它是( ) 无色透明的液体 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 由两种物质组成 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B,D,B,溶液一定是( )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鱼类能在水中呼吸的原因是( ) 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3、,可供鱼类呼吸 水不断分解放出氧气,供鱼类呼吸 水中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气,可供鱼类呼吸 水可在鱼类的体内分解,释放出氧气 组成溶液的溶质( ) 只能是固体 只能是液体 只能是气体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A,C,D,概念:,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组成,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气态、液态、固态,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命名:,水为溶剂常以溶质命名,称“某某溶液”,溶解性,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溶 液,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是:溶质和溶剂的本

4、身属性,碘酒中溶剂是 ,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医用酒精中,酒精与水的质量比为,该医用酒精的溶剂是 。6.5 锌与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g 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溶剂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完全反应后,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溶剂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酒精,Ca(OH)2,水,H2SO4,9.8,H2O,90.2,106.3,ZnSO4,16.1,H2O,90.2,实验(92)探究物质的溶解性,碘微溶于水,溶液呈淡黄色,高锰酸钾易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碘易溶于汽油,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不易溶于汽油,同

5、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结论:,实验(93)探究水和酒精溶解情况,乙醇,分层,均匀混合,不分层,水和乙醇互溶,另:水和乙醇以任意比互溶,不存在饱和状态。,下列物质能和水以任意比率互溶的是( )A 食盐 B 氧气 C 蔗糖 D 酒精,D,活动与探究,探究固体物质溶解时的微观本质。 探究不同的固体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方案:,实验设计简图:,分别把10mL的水倒入小烧杯中,测出其温度,然后分别放入5g的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搅拌后再分别测溶液的温度。,溶解,溶解,溶解,不变,降低,升高,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溶质的分子

6、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物质溶解的微观过程,形成水合离子或分子,物质溶解常见三种情况,溶液温度降低 如:NH4NO3,溶液温度升高 如:CaO、NaOH、 浓H2SO4,溶液温度变化不大 如:NaCl,活动与探究,探究固体物质溶解时的微观本质。,Q吸热,Q放热,(1)Q吸热Q放热,(2)Q吸热Q放热,(3)Q吸热Q放热,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名称。 ()食盐水 ;()医用酒精 ; ()食醋 ;()硫酸铜溶液 。 (5 )碳酸钠溶于适量的盐酸中所得溶液 向图中试管里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原来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红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如把硝酸铵换成苛性钠则如何变化?为什么?,氯化钠,乙醇或酒精,

7、乙酸或醋,硫酸铜,氯化钠,答:加入硝酸铵U型管内的液面左边上升。若换成苛性钠则是左边下降,右边上升。,溶 液,概念:,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组成,溶剂,溶质,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命名:,水为溶剂常以溶质命名,称“某某溶液”,溶解性,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溶质的分子离子向水中扩散,物质溶解的微观过程,形成水合离子或分子,Q吸热,Q放热,物质溶解常见三种情况,溶液温度降低 如:NH4NO3,溶液温度升高 如:CaO、NaOH、浓H2SO4,溶液温度变化不大 如:NaCl,混合物,

8、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不均一、不稳定 ,分层,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分层),如:牛奶、油和水,如:泥水,乳化:,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特征:不分层。,如:洗涤剂、洗面奶、沐浴露、洗发水,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溶质的粒子直径小于1nm,均一稳定。,许多分子的聚合体,粒子直径大于100nm,许多分子的聚合体,粒子直径大于100nm,溶液、悬浊注、乳浊液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中考考点: 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了解结晶现象。,第九单元

9、溶 液,将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一般可使用的方法是 、 。将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使用的方法是 、 和 。可见,温度和溶剂量发生变化时,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加溶剂,改变温度,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如何判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答:往溶液中加入该溶质,如何不能再溶,则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

10、质多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A,B,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加溶剂,改变温度,: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

11、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内因,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水溶液,让一个较大的塑料块在液面上漂浮,当时溶液的温度约60 ,室温为20 ,然后,小明让溶液冷却,注意观察。请你说出小明会看到的两个现象,并用你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答 :小明会看到塑料下沉。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少。溶液逐渐冷却,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析出,溶液的密度变小,所以导致浮力减少,塑料下沉。,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这句话的含义是 。,在60时, 100g水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中考考点: 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

12、解度的涵义。了解结晶现象。,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18.0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 g。B、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 gC、20 时,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D、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D,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通 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的概念包括

13、四个要素,指明一定温度,溶剂为100 g,必须达到饱和状态,单位为g,溶解度是表示物质溶解性大小的量。,固体物质从溶解度的角度分类(20)易溶:S10g 可溶:S:110g微溶:S:0.011g 难溶:S0.01g,固体物质从溶解度的角度分类(20)易溶:S10g可溶:S:110g微溶:S:0.011g难溶:S0.01g,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通 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指明一定温度,溶剂为100 g,必须达到饱和状态,单位为g,溶解度的表现形式,列表法,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表示物质溶解性大小的量。,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