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规第一章规划序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668714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规第一章规划序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环规第一章规划序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环规第一章规划序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环规第一章规划序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环规第一章规划序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规第一章规划序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规第一章规划序论(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规划与管理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两本: 郭怀成, 尚金城, 张天柱. 环境规划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叶文虎. 环境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书和网站 国家环保局计划司环境规划指南编写组. 环境规划指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马晓明. 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 周强.环境管理学M.吉林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网址:htt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http:/www.undp.org/ 中国环保网:htt

2、p:/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总论 第二章 环境规划理论基础 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五章 水、气、声等专题规划 第六章 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第七章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八章 中国和外国的环境管理简介 考核: 闭卷考试课程实践 或论文(根据提供的原始设计资料,结合所掌握的环境规划基本理论知识,对指定地区进行总体或专项环境规划,要求给出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技术方法及方案分析、对比、选择。),环境规划的必要性 (环境的多学科性质) “规划环评” “有水快流” “湘钢选址” “规划不是万能,沒有规划则万万不能” 环境规划管理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君子不器 案例: 湘潭市

3、两型社会环境保护规划 攸县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惠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长沙高新区十二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指南 你所了解的环境规划?生态县规划,小城镇环境规划,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管理 规划管理 规划是管理之一环 管理基本上是一种程序,是一种技术的、组织的与政治的三要素所形成的合理程序环境规划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宏观上,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管理措施;二是微观上,对环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行管理。,环境规划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架构之三种机能,环境规划 专家学者环境政策制定 民意代表、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工程 政府、企业工程单位,环境规划具有两方面意义,一、环境问题复杂多变

4、,必須做长远整体考量,以了解环境因素二、当了解环境因素间的互动与干扰后,寻求效益最大而成本最小的行动方案,管理程序步骤,1.制定计划,以达成目标 2.透过沟通协调做成决策,决定所需进行之工作与任务 3.确保管理之绩效,1.环境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 2.环境规划的涵义、作用、原则、基本特征等基本知识 ; 3.环境规划的任务和类型; 4.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5.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环境规划概论,1 环境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历程,1.1 环境规划的产生 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英、日等国家先后发生闻名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5、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酸雨、荒漠化、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耗氧层损耗、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1.1 环境规划的产生,人类面临环境问题的思考 1962:寂静的春天 美国 Carson 1972: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 1972: 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 1987: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2: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00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环境规划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环境规划目的:达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

6、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1.2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美国 机构:每个州都设立环境规划委员会 内容与特点 环境立法规划环境目标(EPA) 采用模型进行环境预测,11 2,1.2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环境质量 Environmental Quality,经济增长(GDP),人口变化(Population),城市规模(Urban Scale),以区域环境目标为目标,在污染控制费用和污染控制措施为约束条件下,利用最优化技术得出最优方案。,1.2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美国 内容和特点 研究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并以能源研究作为环境规划研究的基础(预测模型;清

7、洁能源研究) 积极开展环境规划方法的研究 总结 以区域性的环境规划为主,近年提出的绿色社区规划已成为热点; 原则以人类健康和生态影响规划、公共事业活动规划、工业过程规划及能源利用规划为主。,1.2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英国 环境规划是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市镇规划中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 特别重视区域的环境规划,日本,1.2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重视直接的和行政的管理 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俄罗斯,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 解决环境污染的途径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以资源利用为前提,并根据资源环境经济统一的原则,制定国家环境规划,即环

8、境目标纲要法。它是指将资源、重大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综合发展的纲要。,1.2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1.3 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1973-1980,探索阶段,1981-1990,尝试阶段,1991-2000,2000-2005,发展阶段,完善提高阶段,转变约束阶段,2005-,探索阶段 (19731980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5年控制,10年解决”的目标(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实践探索: 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途径研究 环境专项规划(80年代初济南环境规划和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综合经济规划) 虽然对环境规划很重视,但对环境规划认识

9、肤浅。规划仅限于污染治理,方法上以定性为主。,尝试阶段(19811990 ),“三同步”方针(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七五”期间,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和联合下发了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计划国家环境保护“七五”计划,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和措施。 建立大气和水环境容量模型(”七五”期间) 环境规划计算机应用 方法论上:环境经济计量模型、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为主的跨越,环境规划方法论取得显著进展,发展阶段(19912000年),199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转发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其中第一条“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

10、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国家环境保护“八五”计划,开始将总量控制、重点项目作为计划重要内容 ; 1992年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1993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发文要求各城市编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并下发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组织编制了环境规划指南。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于1994年发布了环境保护计划管理办法。1996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随后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 方法论的进展:提出环境承载力;冲突论解决污染负荷公平分配问题;地理信息系统(GIS),完善提高阶段(2001

11、-2005),2000年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地方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目标纲要编制技术大纲。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对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进行了优化调整,确定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工作主线,确定了“33211”(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的工作重点 方法论上:大量的模拟模型,不确定性优化与风险决策模型得以应用 。,转变约束阶段(2006年至今),国务院已于2008年组建了环境保护部,将环境规划作为政府干预市场、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环境保护工作宏观指导的重要手段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第一次以国务院批复形式颁布,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

12、面临严峻挑战飞情况下发布的,编制定位也从“计划”演变为“规划”,2 环境规划涵义、作用、原则与基本特征,环境规划: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要求。 目的: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基本任务:依据有限的环境资源及承载能力,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环境保护和建设活动作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与部署。,2.1 环境规划的涵义,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 任务:系统协调发展,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理论基础: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

13、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在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时间、空间合理安排。,2.2 环境规划的作用,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绳,是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制和实施环境规划对于协调人与环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确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2 环境规划的作用,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应有一条主

14、线和一个核心,使之整体系统化。 环境规划的制定、实施、检查和完善就是这条主线,核心就是环境目标。 环境规划具体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战略,其所做的宏观战略、具体措施、政策规定,为实行环境目标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环境规划制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标和各项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给人们提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可以指导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环境科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2.3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系统整体性 综合交叉性 区域分异性 动态响应性 信息集成性 政策应用性,2.4环境规划的原则,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 遵循经

15、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体要求 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系统优化与依靠科技 强化环境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3 环境规划的任务和类型,3.1基本任务 是解决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地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 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当前

16、基本任务 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坚持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实施总量控制计划和新世纪绿色工程计划 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监管和共管、环境投入和公众参与4项制度,3.2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划分 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规划。 长远规划一般跨越10年以上,着重对长远环境目标和战略措施的制定。 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计划,便于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同步实施。 年度环保计划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是分年度实施的具体部署,也可以对五年计划进行修正和补充。是每一个措施、工程、项目以及任务的具体安排。 五年环境规划也是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