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思品教学设计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666962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思品教学设计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思品教学设计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思品教学设计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思品教学设计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思品教学设计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题教学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26 分)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 品德九年级第三课二框党的基本路线 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请以此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1)写出该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 点。 (2)针对教学内容拟定教学提纲。 【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 真情实感。 (2)能力目标 关注知识本身内在联系的能力,提高抽 象思维与归纳、总结的能力,注意将党 的基本路线与基本国情、主要矛盾等知 识联系起来学习,将维护改革、发展、 稳定的大局意识

2、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具体 行动中。 (3)知识目标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 核心内容;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重 要地位;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对外开放 的必要性。 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结晶。 【教学重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及其相互关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 摇的意义。 【教学提纲】 党的基本路线 1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2)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出发点或 根本目的: (3)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 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改革开

3、放是强国之路。 2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 验;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 系。 二二 珍惜学习机会是人教版思想品 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 经济权利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的第二目。内容如下: (1)维护受教育权利 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 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现实 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侵犯我们受教 育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当我们的受教育 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 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2)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 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 女读书也不容易。

4、为了自己的发展,更 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青 少年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 教育的义务。 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 行受教育的义务,最主要的有三项:其 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 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 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 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 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基于上述内容请你设计本课的教学简 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履行自己的受 教育义务;树立终身学习观。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的能力; 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3知识目标 了解受教育权,教

5、育学生明白受教育既 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自觉 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学会依法维权。 【教学重点】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难点】 理解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人 多媒体展示小故事:一个小女孩,为了 让自己的哥哥去上学,自己辍学回家养 牛的故事。 提问:小女孩的做法对吗?(学生讨论, 回答) 老师总结:虽然从情理上讲成全了哥哥, 但是从法律上讲是不对的,因为受教育 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小女孩 既没有珍惜自己的权利,也没有履行自 己的义务。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维护受教育权利 情景材料 1: 爸爸对小梅说:

6、“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 上学了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学是 赔钱!” 小梅对爸爸说:“我要上学。 ” 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维 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老师总结:说明了有的儿童、少年的受 教育权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侵犯。它告 诉我们要懂得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情境材料 2:有一小学,校方一个学期除 了向每位学生收取 135 元的书本费、杂 费、报名费以外,还要收报纸费、药费、 考试费,并为乡里代收每年 50 元的“普 九费” 。100 多名学生因缴不起或不愿缴 “普九费”而退学。 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这表明了有不少学生的受教 育权正受到来自学校、社会的侵犯。有 的是个

7、人的受教育权被侵犯、有的是学 生群体的受教育权被侵犯。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非法侵害时怎么 办?(学生讨论)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当 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 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 式予以维护。 2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情景材料:小明不想去上学,他认为读 书是他的权利,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 可以不去。 小明的观点对不对?(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不对,他只是认识到读书是 一种权利,而没有认识到读书也是一种 义务。 初中学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2)认真 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不得中途辍学。(3)认真履行 遵守法律和

8、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小结作业】略 三三材料一 课程标准内容 课程内容: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 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 的意识。 活动建议;调查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 问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讨 论共同设计一条珍惜资源的宣传标语。 材料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 德九年级第四课第二框计划生育与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共包括以下两 个小标题: (1)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2)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请以此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1)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该部 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并简单说明依据。

9、 (2)请根据课程标准建议,设计一个与 “保护环境”相关的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 的影响,理解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 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 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2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我国人口、环境方面的资料, 并积极主动地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争 做环保小卫士。 3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明确计划生 育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明确我国面临的 严峻的环境问题,懂得计划生育和保护 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

10、国的基本国策。 原因: 首先,这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 准(2011 年版)内容标准中“知道我国 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 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的要求。 其次,这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 准(2011 年版)课程目标中“理解人类 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 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知道我 国的基本国情,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 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体会生态环 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 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的要求。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略。 教师活动: 提问:调查你生活的地区存

11、在哪些人口、 环境问题? 学生活动: 答: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水资 源受污染面积在扩大;人口密度大,空 气污染较为严重;噪音污染在逐步扩大; 生活垃圾和白色污染在不断蔓延等等。 师生互动: 归纳: (1)我国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3)严峻的环境形势带给我们的警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 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教师活动: 总结:通过今天的探讨和交流,同学们 收获了很多,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的承 诺付之于行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争做绿色环保小卫士。 五依据教学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20 分钟,课程为教

12、授新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思想品德(八 年级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一 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 第一幕走进正义正文如下: 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被人欺负了, 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 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 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没有 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 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所 以,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 人的共同心声。 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 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 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 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 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制度的

13、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 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 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在制度规 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到正义制 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 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请依据上述教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本目教学内容的能力目标。 (2)写出本目教学内容的板书提纲。 (3)围绕“对正义的认识” 设计一个学 生合作探究活动。 答:(1)能力目标:能够辨别正义和非正 义,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培养在今后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辨别是 非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3)活动主题:正义之我见 活动目标: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正义的 含义,辨别正义和非正义。

14、活动准备:准备视频,确定分组标准, 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 活动过程: 指导学生进行分组、选组长。 学生按教师指导进 行有序分组,并自觉进行有序发言、讨 论。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 价(小组评价及个人评价)。 成果反馈:学生以总结报告形式提交。 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 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人生自 强少年始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 (1)自强,进取的动力; (2)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问题:请以此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写 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拟定教学提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 用;

15、 (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渴望做一 个自强的人; (3)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2能力目标 (1)能对比分析自强与自弃,逐步形成辨 别是非的能力; (2)尝试做自强少年。 3知识目标 (1)知道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 品质; (2)了解自强的主要表现和作用。 【教学重点】自强的含义;自强是通向 成功的阶梯。 【教学难点】自强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提纲】 课程导入:(略)。 讲授新课: 1什么是自强? 自强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 开拓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和道德品质。 2自强的主要表现。 自强的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自强的 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强的 人自尊自

16、爱,不卑不亢;自强的人勇于 开拓,积极进取;自强的人志存高远, 执著追求等。 3自强对个人人生的意义以及对一个民 族的意义。 (1)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 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进取的动力: (2)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 就事业的强大动力,通向成功的阶梯: (3)自强不息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它使中 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 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 应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4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5要自强,不要自弃! 课堂小结:(略)。 七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 的人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第二框 少年能自强理想,自强的航标。 要成就一番事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 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既可能是物 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既可能是 技术方面的,也可能是人际关系方面的; 既可能是外在的,也可能是内在的。没 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 放弃努力。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 了进取的不竭动力。要自强,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