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661780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 (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 ) 四、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 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 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

2、之为人际反应特质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 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 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 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 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 群体内的好感、反感

3、、冷漠等情感关系。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2、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 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3、登门拜访、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 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 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 与群体保持一致。 5、一般来说,要改

4、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全面宣传法。 6、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 的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 容更快一些 1、所谓认知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是关于态 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 2、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 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会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

5、态。 3、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 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 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承诺升级”。 1、所谓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 的整体印象的过程。这种整体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人外表、特 质、情绪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 2、优先效应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 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3、新近效应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

6、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 影响。 4、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 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5、定型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 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 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6、所谓自我实现预言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7、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8、自我表现自我表现

7、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 的的技术。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 1、人际知觉人际知觉就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语言线索, 称为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 3、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学,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 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通俗心理学。 4、所谓归因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 论过程。 5、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

8、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行为中心偏见。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 见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 6、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 被子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现象称为显显 著性偏见著性偏见。 1、自我障碍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 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2、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即当事 件完全在人

9、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 产生“习得无助习得无助”。 3、习得无助的含义习得无助的含义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1、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 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2、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 3、强化强化指的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 4、情景认同情景认同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为方式。 1、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

10、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 2、遵从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 果。 3、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 4、由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就是行为的感染感染。 5、模仿模仿就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 活动。 6、时尚时尚又称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 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7、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 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11、。 8、社会风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者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 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9、反模仿反模仿是指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 相反而极端的行为。 10、独立独立是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 11、简单地服从简单地服从是指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 12、内心接受、内心接受是指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 13、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 14、社会助长社会助长指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 1、旁观者效应旁观

12、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个体单独时以及有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 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3、回报规范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 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4、给对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当有许多人同时 在场的时候,就造成了责任扩散,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 5、社会责任规范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6、自我奖赏自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

13、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 1、自我暴露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2、人际吸引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 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 了一层。这称为犯错误效应犯错误效应。 4、强化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产生之前的前因和行为产生之后的后果) 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 的过程。 5、人际互补性人际互补性是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 1、人际冲突人际冲突

14、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 对立的行为。 2、比较水平比较水平指的是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所感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 到该个体所了解的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这里所有的结果的值指的是个体直接体验到的或 者是象征性(符号性)体验到的结果。 3、社会两难情社会两难情景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景。4、合作合作是指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 目标的现象。 5、报复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 6、凡是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

15、称为建设性冲突建设性冲突。 7、互动互动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应取决于或依赖于另一方所说所做的程度。 五、简答题五、简答题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人际关系学的理论任务人际关系学的理论任务两个方面: (1 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 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 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 善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

16、 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 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 关系心理学体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4)发 展新型人际关系。这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所在(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3、为什么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为什么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 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 决定的。(4 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4、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3)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4)有利于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