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课件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66166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0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0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0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0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为何”,句式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了。,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

2、,而今安在哉?E、奚以知其然也?,C,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小 试 身 手,析:ABDE都是宾语前置句;C是判断句,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忌不自信。 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莫己若”,“莫若己”,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己” ,它们分别作“信”“有”“欺”“若”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小 试 身 手,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城中皆

3、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C,ABD:都是宾语前置句;C: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我之谓也。 4、唯利是图。 5、唯余马首是瞻。,【温馨提示】,注意:有些句子,“是”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而是它本身就作了前置的宾语,不可将二者混淆。,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许行),(我要责问这件事),(“是”是前置宾语,“之”复指它。可译为

4、:你学的这东西。),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B,析:ACD:宾语前置句;B:感叹句,1、何以战?,规律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何以”,“以何”,“谁与”,“与谁”,2、微斯人,吾谁与归?,“东向”,“向东”,宾语前置句小结,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

5、介词的前面。,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小 试 身 手,C,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析:ABD都是宾语前置句;C一般疑问句。,(06年广东卷) 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A,(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小 试 身 手,小 试 身 手,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太祖

6、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否定句中宾语前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定语后置,蚓 无 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村中少年好事者。促织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马之千里者: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2

7、、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岳阳楼记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3、“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4、“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 鸿门宴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5、“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知 识 点 小 结,1、“中心语+定语+者

8、”的形式,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3、“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4、“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5、“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小 试 身 手,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析:ACD都是定语后置句;B是状语后置句。,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D,析:ABC都是定语后置句;D是状语后置句。,小 试 身 手,

9、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 ),A.僧之富者不能至 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荆州之民附操者,C,析:ABD都是宾语后置句;C是宾语前置句。,何谓状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状语则置后作补语,像这样的句式就叫做状语后置句。,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核舟记 2、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3、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5、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语法格式:动词+以+宾语(名/代),翻译:以+宾语+动词,1、急于星火 :陈情表 2、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

10、国也 4、长于臣:鸿门宴,语法格式:形容词+于+宾语(名/代),翻译:于+宾语+形容词,1、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2、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促织 3、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狱中杂记,语法格式:动词+如/若+宾语(名/代),1、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归去来兮辞 2、翱翔(于)蓬蒿之间:逍遥游 3、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4、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法格式:动词+于+宾语(名/代),语法格式:动词+以+宾语(名/代),语法格式:动词+于+宾语(名/代),语法格式:动词+如/若+宾语(名/代),语法格式:形容词+于+宾语(名/代),知 识 点 小 结,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1、: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2、拜送书于庭 。 3、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 4、于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小 试 身 手,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君何以知燕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豫州今欲何至: 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6、会于西河外渑池: 7、未之尝闻: 8、以为莫己若也: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0、何以自托于赵:,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定后,宾前,状后,宾前,状后,宾前,状后,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

12、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名乐师)在前面陪坐,琴在壁上撞坏,说话的是我嘛,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您撞谁呀,刚才有个胡说八道的小人,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