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icu与医院感染预防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61577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161 大小:1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icu与医院感染预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最新icu与医院感染预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最新icu与医院感染预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最新icu与医院感染预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最新icu与医院感染预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icu与医院感染预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icu与医院感染预防课件(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某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的ICU 2008年1月12月,2,ICU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危险因素,3,4,2008年7月某医院会诊病例,临床情景 某男,65岁 脑胶质瘤术后20天 高热,黄痰,呼吸困难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胸片肺炎 痰培养:PDR-AB 血培养:阴沟肠杆菌 尿培养:两种念珠菌 结局 术后1月死亡 花费:10万元?,4,ICU的常见医院感染,VAP CR-BSI CR-UTI 耐药菌感染: MRSA,ESBL,MDR/PDR-PA与AB,CD,KPC,VRE 感染暴发,5,5,ICU感染监控的重点环节在哪里?,1、熟悉和掌握控

2、制医院感染的一系列技术规范、标准(有哪些?) 如: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2009颁布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2008 征求意见稿)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7,7,2、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医院感 染管理责任制3、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8,ICU感染监控重点环节在哪里?,隔离衣、口罩、帽子、鞋套、踏脚垫? 常规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监测?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特殊耐药菌等监测? 严格的环境消毒?严格的空气消毒或层流? 手卫生? 隔离措施?(隔离谁?怎么隔离?) 定期环境(

3、空气、物表与手)微生物监测? 抗菌药物管理?,9,推行有效的干预方法,预防医院感染,1重症或其他原因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尽量采取半卧位 2正确的口腔护理 3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留置 4对留置导尿的病人,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 5设计评价表,对于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超过72小时的患者,从第4天开始,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除人工气道 6设计评价表,对于留置深静脉超过72小时的患者,从第4天开始,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拔除导管 7设计评价表,对于留置导尿管超过72小时的患者,从第4天开始,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拔除导管 8超声波室感染控制措施与探头消毒方法 9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若必须备皮,则须在手术

4、当天或手术室内备皮,并提倡使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 10对MRSA应有隔离制度和措施,隔离标识清楚,10,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模式需要调整,多做科学的有效干预 感控目的:降低危险因素,减少发病 没有干预(新技术、新方法、新流程),就没有改变 科学的干预方法:循证感控 少做意义不大的监测 已经了解本底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完美”的监测永无止境,少做或不做意义不大的监测 转向目标性监测 强调过程监测比结果监测更重要,11,一、建筑结构与布局 1、区域选择(应形成一个独立区域)清洁安静远离拥挤人流远离其他部门,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12,一、建筑结构与布局 2、合理分区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

5、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13,一、建筑结构与布局 2、合理分区医 疗 区 域:监护区(室)、隔离监护室、治疗室、消毒室医疗辅助用房:无菌物品(含一次性)库房、被服库房、各类备用器材库房、复用器材清洗消毒间、探视通道(室)等生活辅助用房:更衣室、医护办公室(会议室)、值班房等污物处置区域:污物通道、医疗废物存放、污物倾倒清洗、洁具清洗、复用物品清洗消毒、厕所等,14,一、建筑结构与布局 2、合理分区污物收集、处置、清洁应远离治疗室,特殊操作后的物品不得回到医疗区域。,护士站应面对监护区安排,15,一、建筑结

6、构与布局 2、合理分区最新规范要求:为了便于诊疗操作,防止飞沫、接触传播,开放式病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米,床间距1.5米。每个ICU至少配备2个单间病房,每间使用面积18-25平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鼓励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多设单间或分割式病房。,16,一、建筑结构与布局 3、装饰要求装饰要求:材料选择、墙角设计要利于清洁洗手设施: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干手设施,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快速手消毒剂每床位配置。单人间要求:不少于总床位的20%,17,二、隔离和无菌技术,18,是为了防止感染因子从病人或带菌者传播给其他人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技术。,“隔离”的基本概

7、念,19,(一)正确洗手:,“隔离”的基本技术,医务人员手上带菌率,20,(一)正确洗手:,“隔离”的基本技术,有资料证明: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 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 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能规范进行手卫生,可以降低30%的医院感染率。,21,(一)正确洗手:,“隔离”的基本技术,目前手卫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医务人员在需要洗手的情况下不洗手或不会洗手,22,“隔离”的基本技术,不洗手:有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8%的医生、61%的护士从未接受过有关手部卫生的培训。 无菌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前洗手率相当低,只有11.126.21。如:接触病人前后不洗手、接触两位病人之间不洗手、进出隔离病房或I

8、CU不洗手、戴口罩前后不洗手、穿工作服前后不洗手、脱手套后不洗手等。没有良好的卫生洗手习惯,23,“隔离”的基本技术,不洗手:总的洗手依从性调查:护士好于医生、一般科室好于ICU、工作越忙,依从性越差、更多人怀疑洗手价值、洗手设施缺乏或远离、缺乏洗手技术指导或监督管理等。,24,“隔离”的基本技术,不会洗手:调研结果也显示: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也不高医师洗手的合格率为 4783,护士洗手合格率为 6628,双手全部合格率为 5229。,25,“隔离”的基本技术,不合格洗手情况有:只用自来水简单冲一冲、 不用肥皂洗手、 公用毛巾擦手、 工作服上擦手、 戴手套替代洗手等。,26,“隔离”的基本技术,

9、为什么要洗手 目的,* 消除和杀灭手上的微生物, * 切断通过手的传播感染途径, * 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 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一种重要的隔离措施,27,ICU如何执行手卫生?,足够流动水洗手槽:至少每2张床位配置1套,每单间配置1套,治疗室、处置室、医务人员办公室、污物处置室等均应配置洗手的水龙头。水槽安 装位置选择合理,方便工作人员使用。以提高洗手依从性非手触式水龙头: 防止洗干净的手再次污染。,1、配备足够、便捷、有效手卫生设施,28,ICU如何执行手卫生?,1、配备足够、便捷、有效的手卫生设施,肥 皂 或 皂 液:肥皂盒应保持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使用一次性

10、,重复使用的每周清洁与消毒。 干手物品或设施:如纸巾、重复用消毒小毛巾或烘干设施。速 干 手 消 毒 剂:含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每床位配置,方便工作人员手消毒。另在ICU入口、隔离病房入口、护士站、治疗室、治疗车等也应配置,29,病房的卫生设施,30,病区走廊 洗手池的设置,31,2009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并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对医疗机构如何设置手 卫生设施、洗手和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医务人员如 何进行卫生洗手和手消毒、医疗机构如何对手卫生效果 进行监测等,均作了明确要求。,32,洗手和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11、,应使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每用肉眼可见的污染物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现在提倡以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水洗手,ICU如何执行手卫生?,33,在哪些情况下只需选择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和配餐前,34,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时;2、直接

12、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35,(洗手七步法)内、外、夹、弓大、立、腕,如何正确洗手,36,教 你 专 业 洗 手 7 步 法,内,外,夹,弓,大,立,腕,37,(二)设立隔离室:将病人与易感者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感染的机会。,“隔离”的基本技术,如:ICU(包括急诊ICU)应设单间隔离间,遇特殊病原体或耐药菌株感染,应隔离治疗,并使用隔离标识,明确隔离措施。,38,“隔离”标识使用,39,3、口 罩 的 使 用,滤过率仅达20%,40,如何正确佩戴口罩,41,如何正确佩戴口罩,42,3、眼罩、防护面罩:双向防护的隔离措施,“隔离”的基本技术,那些情况下需

13、要配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进行重大心血管、胸腔、腹腔及其他相关手术,有可能发生血管、脏器破裂,造成血液飞溅时; 胸腔、腹腔穿刺等医疗操作时有可能产生病人体液喷溅时; 进行污染物品清洗油可能发生污水污物喷溅时。,43,4、手套:双向防护措施。 戴手套的优点,“隔离”的基本技术,减少病原体迁移到手上或从手上迁移出来, 戴手套是最好方法 规范地戴手套及更换手套,成本效果更好 手套的类型,用途和材料比较多样 降低病原体双向传播的危险 明显减少被针头刺破皮肤的几率,保护不受血液性传染病的感染,44,我国手卫生规范 中描述要求,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 一次性无菌手套不

14、得重复使用。,45,关于手套使用的误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使用手套后就不必洗手 为节约使用,每半天换一次手套 戴手套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手套种类问题,46,3、隔离衣与防护服:接触感染性病人或病人分泌物时应穿隔离衣,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创伤换药时也应穿隔离衣。必要时穿戴防护服。 4、污物袋:垃圾分类收集、污染被服收集7、使用后医疗器械处理:一次性、可重复使用,“隔离”的基本技术,47,“隔离”的基本技术,(四)利 器 伤 防 护,48,“隔离”的基本技术,规范给予标准预防的定义为:“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有 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

15、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49,“隔离”的基本技术,标准预防特点: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相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给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根据疾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响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50,如何安全使用利器?,强调的是,“隔离”的基本技术,51, 拔除静脉输液、输血穿刺针头时,应手持针翼部位,千万不要远离该部位,处理污染利器要特别小心,52, 杜绝回套针帽:使用后的注射、采血针尖,千万不要回套针帽,尤其是采血针尖,带血的空针芯比实针芯危险更大。必须要套时,请单手操作。,处

16、理污染利器 要特别小心,、,、,、,杜绝针帽回套,回套,53, 使用后的针尖利器请立即处理,投入专用利器盒内收集,千万别混放与其他垃圾袋,尤其是生活垃 圾袋内,以防刺伤别人(工人刺伤的常见原因)。,处理污染利器要特别小心,54, 医疗器械清洗前,先小心分离处理针尖、锐利及破损器械,再处理其他器械,防止刺伤自己。 可重复使用针尖、刀片、尖刀使用后,请放置于实现准备好的容器内(如弯盘等)保存,千万不要放回包布内,防止刺伤整理包布的工作人员。 废弃刀片等利器,请及时投入专用利器盒内收集。 尽量减少手与针尖的直接接触机会,如果一定要接触,应借助于其他器械,而不要直接用手。如镊子、钳子等。 疫苗预防接种,处理污染利器要特别小心,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