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精品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60959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2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精品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魏征,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课文 朗读,作品 介绍,基础 练习,艺术 特色,漫画 欣赏,课文 串讲,课外阅读,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短长等,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

2、说苑列女传等,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 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朗读课文,读准字音,y,ku,jin,j,bn j,zho,cho,zu,

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课文串讲,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4、,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二、解释下列各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朝见,朝拜,朝廷,读zho,早晨,名状,谁,通“熟”,仔细,什么,实在,确实,如果真的(表假设),善良的人,形名,好的,擅长,好,可以。表示同意或应允,身高,治理,整治,修建,偏爱,私下,私人的,自己的,时候,偶尔,参与,夹杂,比得上,追上,等到,到达,三、下面不含通

5、假字的一项是( ),A.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 邹忌修八尺有余 C.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C,四、与“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君美甚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甚矣,汝之不惠 D. 时人莫之许也,D,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魏征,朝服衣冠 吾妻之美我者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闻寡人之耳者 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能谤讥于市朝,朝:早晨,名词作状语。,美:以为美,意动用法。,面:当面,名词作状语。,闻:使闻。,地方:土地方圆。,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讽:委婉劝说。,谤讥:公开

6、议论。,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忌不自信。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王之蔽甚矣。,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二、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从六个“三”看邹忌讽齐王纳谏构思的艺术特色 “三问”“三答”见性情 “三思”“三比”见智慧 “三赏”“三谏”见胸怀,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三问,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问客:“吾与

7、徐公孰美?”,问题:“三问” 在表述上有无差异?,邹忌问其妻,自称“我”,用较随便的口语化的自称;问其妾,用较庄重的书面语化的自称,端着点架子;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还是端着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三答,问题:三人的回答在语气上有何不同?,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为这样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骄傲,恩爱之情溢于言表。妾在家中的地位较低,只是附和妻的话,对邹忌不如妻那样发自内心的赞美。客只是一句讨好主人的话,语气比其妻妾的回答平淡多了。,这三问三答,虽然未写一个字的人物

8、心理、神态,但每一处回答,每一个人的表情乃至内心世界,都 使读者描摹出来, 真可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小结,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三比,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水到渠成,问题:“三比” 体现了怎样的说话艺术?,1、从比美入手,首先向齐威王说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然后一连串地说出他的妻、妾、客分别“私”“畏”“欲有求于”他而都说他“美于徐公”的事,设喻说理,巧妙设谏,令人耳目一

9、新,激发对方的兴趣。,2、适时切入主题,以家事比国事,以小见大,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主张。,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三赏,面刺寡人之过 上赏,上书谏寡人 中赏,谤讥于市朝 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三变,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三叠排比”的奇特结构,使文章具有一线贯穿、晓畅淋漓的特点,叙事如江水东下,十分畅达,并且前后呼应,上下关照。这样的结构,不仅使文 章从全文来看有 一种整齐美,而 且使其内在韵律 有一种进行曲般 的节奏美。,小结,威王受蔽,(2),邹忌比美,(1),威王除蔽,(3),除蔽结果,(4),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结构 分析

10、,比喻说理,邹忌 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 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人物分析,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 实事求是 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开明,有作为的君主,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

11、情 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 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 评建议,兴利除蔽,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作为领导,要有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胸襟和气度。 、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积极地提出意 见及合理化建议,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

12、。,学了本文以后,你有些什么体会?,吾,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王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选自战国策)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贾: 谓曰: 利: 力田: 泽: 之:,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经商,做买卖,对说,赢利,辛勤耕作,恩泽,指代秦公子子楚(异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王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

13、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选自战国策) 2解释下列句子。 (1)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2)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吕不韦到邯郸经商,见到人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如果帮助他获得秦王王位,恩泽可以遗留万世,我愿意去资助他。,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王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选自战国策) 3试评论一下吕不韦其人。,吕不韦资助异人并力助其夺得秦王王位,帮助他养育儿子。助其于灭六国,一统天下,他做了天大的生意,是最精明的生意人。,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