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新)图文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5515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总论(新)图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传染病学总论(新)图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传染病学总论(新)图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传染病学总论(新)图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传染病学总论(新)图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总论(新)图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总论(新)图文课件(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传染病学总论,2,一、传染病流行的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 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 传染性的疾病。,3,传染病的范畴 1、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流腮、乙脑、 2、细菌性疾病:伤寒、霍乱、流脑 3、原虫病:阿米巴病、疟疾 4、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 5、立克次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 6、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 7、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尿道炎 8:蠕虫病:血吸虫病、囊虫病、蛔虫病 9:深部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4,5,鼠疫流行时的惨景,6,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传染病,7,近2

2、0年部分新发传染病,8,建国前建国初传染病概况,鼠疫 1947 1948 东北 死亡 3万人 疟疾 40年代 患者 3000 万 病死率 1%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人1200 万 麻疹 城市 200 万/年 死亡10 万 1952年报告麻疹为104万例 肺结核 城市15岁以下感染率 85% ,死亡率 200-300/10万 性病 1000 万以上 1931年 长江水灾 淹死14.5 万灾后传染病流行 病死300多万 1950、1951年全国分别报告了4.3万和6.1万例天花病人,9,传染病的一些变化,总的发病率降低 总的死亡率降低 大多数病的致死强度(病死率)减弱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构成改变 大规

3、模流行减少可归功于预防接种、居住环境、饮用水、食品卫生、营养状况、卫生习惯、医疗条件、生产方式等的改变,10,我国新发传染病的形势,1.一些新发传染病已经存在、或者流行O139霍乱、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军团病、莱姆病、猪链球菌感染、空肠弯曲菌腹泻、单核细胞李司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禽流感(H5N1)、多种病毒性脑炎、肾型出血热、新型肝炎、肠道病毒71型感染、隐孢子虫病、广州管贺线虫病、巴贝西虫病等 2.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新发传染病 3.一些国外罕见的传染病出现扩散趋势,有传入我国的危险埃博拉出血热、尼巴病毒脑炎、拉萨热、人类克雅氏病、西尼罗河脑炎

4、、汉坦病毒肺症、人猴痘、裂谷热、委内瑞拉脑炎、埃立克体感染、侵袭性链球菌感染、非典型肠炎沙门氏菌腹泻、猫抓病、异尖线虫病等,11,传染病仍是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的严重威胁,据WHO统计,全世界约58亿人口中,有一半人受到新老传染病的威胁。 21世纪又要回到向传染病作斗争的时代。 在过去的30年中,又发现了近40种新病原 ,其中大部分是病毒. 新出现10种、重新出现7种传染病 克雅氏病、爱拨拉、AIDS、丙肝、禽流感、Sin nombre病毒、G-需氧杆菌 O157:H7 O139霍乱、包柔螺旋体 霍乱、登革、白喉、流脑、裂谷热、黄热病、结核病 在美国当今传染病死亡病因占第三位。 自1980年到1

5、992年,由于艾滋病和老龄化对病原体抵抗力的下降,美国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增加了58%。,12,三次传染病大流行的经济损失,13,美联社报道,14,2000年全球各地区疾病负担,%,75,50,25,非传染性疾病s,伤害,传染性疾病, 妇女及围产期死亡, 营养不良,非洲,东地中海,欧洲,美洲,东南亚,西太,15,疾病流行规律,流行病迁移理论(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Theory)中将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史分为4个时期: (1) 瘟疫和饥荒; (2) 传染病大流行的减弱; (3) 退行性疾病和人为引起的疾病; (4) 衰老、慢性疾病、新发传染病(如HIV/AIDS)、古老传染病

6、的死灰复燃(如结核)。这4个时期可以顺序出现(如在发达国家),也可以表现出很大的重叠(如在发展中国家)。 另有学者将人类疾病谱的迁移归纳为:传染性与感染性疾病慢性疾病社会文化疾病传染性与感染性疾病。,16,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机体对感染过程的五种状态,17,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特异性主动免疫所清除,18,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现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在传染病中最为常见。某些传染病以隐性感染

7、为主:流脑,19,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某些传染病以显性感染为主:麻疹、天花,20,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不现出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21,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不排出体外。如

8、带状疱疹,22,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的致病力:侵袭力invasiveness如鞭毛、夹膜、酶毒 力virulence如外毒素、内毒素数 量amount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变异性variation可导致致病力的改变三、机体的免疫应答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23,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1、发生与发展入侵门户:经 口如消化道传染病经皮肤、伤口血吸虫病、破伤风经血液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机体内定位:阿米巴病肝、肠血吸虫病肝、结肠白喉喉、咽流脑鼻咽、脑膜排出途径:消化道通过粪便排出呼吸道通过飞沫排出血液蚊叮,24,2、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侵

9、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蛋白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水电解质失衡内分泌改变,25,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 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 受染动物,26,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传染病 水、食物、苍蝇消化道传染病昆虫叮咬虫媒传染病 手、用具、玩具呼吸道、消化道传病 血液、体液、血制品乙肝、爱滋病 土壤破伤风、钩虫病,27,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变化,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

10、病,经血与性传染病,28,S A R S 远 距 离 跨 越 式 传 播,29,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 感者(susceptible person),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季节性、地区性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生活水平,30,影响传染病发生的因素,自然因素对传染病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 洪涝灾害 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影响 人类工业化进程:环境破坏、污染 人类城市化过程:人口流动、密集 饮食方式:生吃野生动物、海鲜 药物滥用 血制品污染 恐怖主义威胁,31,传染病构成改变的原因,计划免疫减少呼吸道传染病 公共

11、卫生设施(饮食、饮水、厕所)减少肠道传染病 爱国卫生运动减少虫媒传染病 不安全的行为(性开放、吸毒)增加经性、血传播疾病 医院感染增加经血传播疾病,32,新发传染病的相关因素,经济发展阶段造成的大量农村人口拥向城市,由于居住、卫生条件差,易造成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原性微生物的传播 性生活紊乱、静脉吸毒容易造成HIV病毒等的传播 人类居住环境改变(开荒、建水坝等),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如到林区旅游,可增加接触动物的机会,感染人曽共患病,如莱姆病 气候变暖,有利于一些病原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传染病发生的地区移动,33,新发传染病的相关因素,食品的集中供应,如果某一食品被污染,就可能造成众多人

12、同时感染病原微生物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等),免疫受损人群增多,容易造成某些病原性微生物感染 一些日用电器,有利于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空调、冰箱等 交通发达,国际交流、地区交流日益广泛,可以很快把一些新发传染病传到其它国家和地区,34,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一、四个基本特征:有病原体: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能排出体外污染环境,有 传染期有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地方性:血吸虫病、疟疾、霍乱等 季节性:流脑、乙脑、麻疹、菌痢等 有感染后的免疫:产生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不同,35,伤寒杆菌电镜照片,36,炭疽杆菌,37,钩端螺旋体,38,

13、大滋养体,直径为2060 mm,偶可达6090 mm,内外质分界明显,活动力增强,形成伪足,有吞噬功能,39,天花病毒,40,二、临床特点 病程具有阶段性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自开始出现临床症 状止的时期。潜伏期长短不一,决定隔离期。2、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3、症状明显期(period apparent manifestation)该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都获得充分表达 4、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病理改变,41,复发(relapse)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

14、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 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再燃(recrudescence)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42,常见症状与体征1、发热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回归热马鞍热,43,稽留热,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变动不超过1,这种热型可持续数天或数周,退热可渐退或骤退。临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肠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发热病的极期。,44,弛张热,弛张热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发热时体温可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52.0或更多,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15、。临床常见于败血症、严重肺结核、脓毒血症、肝脓肿、支气管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肠伤寒、恶性组织细胞病等。,45,间歇热,间歇热体温可突然高达39以上,先有恶寒或寒战,经几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大汗淋漓,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称为间歇热。临床常见于疟疾,如间日疟或三日疟、化脓性局灶性感染、肾盂肾炎等。,46,回归热(再发热),回归热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经过若干时间又重新发热,持续数日以后,又下降至正常,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互相交替出现,也称再发热。临床常见于鼠咬热,或在某些发热性疾病的基础上又合并其他发热病。,47,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称为不规则热。临床常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疟疾、肺结核;也可在疾病过程中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发热疾病合并存在时,如大叶性肺炎引起脓胸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变为弛张热。另外,发热病人使用某些药物,如解热止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退热,可使原来的热型变为不规则热型。,48,双峰热,高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小波动,形成双峰,称为双峰热。临床常见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败血症等。,49,马鞍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