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杜惠仁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654963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杜惠仁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杜惠仁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杜惠仁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杜惠仁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杜惠仁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杜惠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杜惠仁(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践 杜惠仁,一、文明单位创建的历史演化,文革后社会呼唤重建精神文明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三大问题:环境卫生“脏”、公共秩序“乱”、服务质量“差”。整顿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改善人际关系、追求精神生活等等呼唤重建精神文明首次提出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年月日至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讨论叶剑英准备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

2、2年全民文明礼貌月年月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文联等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使我国城乡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有一个根本改观。此后,一个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很快在全国展开。年月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确定每年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精神文明建设写进宪法1982年月,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上的报告中,首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社会主义精

3、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一个方面。 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是党的一个战略方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主要是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也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 共产党的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次写进宪法,初创文明单位1984年1月20日,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关于1984年“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意见中提出要在巩固发展“五讲四美三

4、热爱”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普遍地、扎实地开展建设城乡各种文明单位的活动。意见明确指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以建设文明单位作为基本形式和基本内容,是这项活动由浅入深的合乎规律的发展。创建文明单位是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的根本途径,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有效办法。意见强调,建设文明单位,应从实际出发制订建设文明单位的发展规划,由低到高、由点到面,一个时期扎扎实实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领先地位,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各种文明公约、守则和岗位责任制。,文明单位之花竞相开放1984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让文明单位之花竞相开放的社

5、论,对建设文明单位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抓住了建设文明单位这个环节,建设精神文明、转变社会风气的工作就落到了基层。随即,建设文明单位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成为受到广大群众普遍欢迎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式。文明单位定义 随着建设文明单位实践的深入发展,对“文明单位”的表述也进一步明确、统一起来。即“文明单位”是指:认真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积极进行各方面的综合治理,两个文明建设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环境面貌、道德面貌和精神状态都有明显改善的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年月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

6、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要求。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保证之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7、质。,大规模群众性创建活动兴起 第一次使用“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概念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时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着力抓好的六方面工作,其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是中央全会文件第一次使用“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概念。 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主要内容和重要措施。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跨世纪行动纲领。,第一次使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第一次专门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写了一章

8、,指出:“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这是党的中央全会文件中第一次出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一规范提法。,第一次明确三大文明创建载体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全会还决定,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建立相应的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一个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

9、义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逐步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年,中宣部、农业部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以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和文明乡镇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年第四季度,铁路、民航、交通、邮电、卫生、内贸、电力、公安、建设、金融等十大“窗口行业”和部门率先实施了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年月,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工作正式启动。中宣部公布了个创建文明城市示范点和个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文明城市示范点有个小区、条街道和个城区。至此,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活动形成示范点网络,

10、示范点工作已全面铺开。,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单位2003年8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布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 2005年10月,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1001个全国文明单位和一批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始获荣誉称号。,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简要回顾 1986年3月3日,中共上海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一代新人,开创一代新风”,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要求和任务。10月初,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定,提出上海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好的12项工作。 1991年1月,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把加强精神

11、文明建设列为当年三项重要工作之一。12月,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 1995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会,制定上海市1995199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要求抓住“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这一特色,做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互推动。,1996年12月5日中共上海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 实现以

12、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市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采、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市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使上海市民具有远大理想、良好道德、创业精神、改革意识、守法观念、遵纪习惯、文明举止、高尚情趣、丰富知识、健康身心,使整个城市整洁有序、安定和谐、充满朝气和活力,使上海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在全市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争取早日把上海建成文明城市。,成立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9月20日,市委决定成立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撤

13、销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由黄菊担任,第一副主任由徐匡迪担任,常务副主任由陈至立担任。 各区县、大口建立相应的机构。要建立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1981年原上棉28厂率先开展职工文明十项守则等创建文明工厂的系列活动,拉开本市创建文明单位工作的帷幕。1984年全市第一次评选文明单位,1985年4月15日,市委、市政府首次命名305家市文明单位(至今已经评选15届)。1987年8月,上海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印发上海市文明单位管理条例(试行)1991年市委批转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制定的上海市文明单位建设暂行

14、规定2005年制定颁布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和上海市文明单位考评标准,文明单位创建进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时期。,二、文明单位创建的时代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实践 2008年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

15、170万志愿者“祥云”的热情2010年上海世博会7万名小白菜、 10万名城市服务站点蓝莓志愿者、197万名遍布各街道小区的城市文明志愿者,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墨舞挥彩”唤醒公共意识,弘扬公民精神凸显文明创建的社会动员机制,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课题2011年月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胡锦涛就当前要重

16、点抓好的工作提出点意见。其中提出: “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上海市文明单位考评新标准4月11日召开的2011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推出2011版文明创建新标准。 殷一璀在会上讲话明确提出:要以新修订的2011年版文明创建标准为导向,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要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着力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实效。 文明单位创建要强化社会责任,突出诚信要求,引导各类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广泛参与。 2011年修订颁发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和上海市文明单位考评标准,汲取了文明单位创建新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举办世博会期间文明创建的新经验,对原有的规定和标准进行了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