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发展史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52234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288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发展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8页
中外教育发展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8页
中外教育发展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8页
中外教育发展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8页
中外教育发展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发展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发展史课件(2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教育发展史,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吴民祥,上编 中外教育发展史背景知识,第一章 研究中外教育发展史需要把握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节 现代化的多层次性 社会的现代化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伦理、价值)层面。 物质层面是社会结构中最为表层的部分,它的现代化相对而言是较为容易实现的;制度层面处于社会结构中的中层部分,社会制度变革往往会受到多方面阻力的牵制,其现代化的实现较为困难;精神层面是社会结构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其特征常常表现在“民族性”中,它的现代性是最难以实现的。我们考察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应从社会的这三个层面予以分析。,第二节 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基本假定对“人

2、性”问题基本看法的不同,会影响特定文化的发展趋向,对教育的价值取向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人性论中对人的本性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基本假定:性本善、性本恶。,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对人性问题的基本假定存在着较大差异: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数持“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人可以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达到完善的境界(对制度建设未予足够重视);西方文化传统(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中,大多持“性本恶(原罪)”的基本观点,为防止人性中“恶”的膨胀,西方社会较为重视制度与法律建设。,第三节 中、西方传统社会中对宇宙问题的基本看法(宇宙观) “宇宙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对宇宙基本看法的差异,会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与

3、文化个性的形成。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持“一元论”的宇宙观,即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这种“主体、客体”不作严格区分的宇宙观,易形成“综合思维见长、分析思维不足”的“大而化之”的文化特征,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表现(如中医、绘画等)。,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宇宙看法不同的是,西方传统宇宙观为“二元论”的,即“主、客二分”。“二元论”的宇宙观易于形成“分析思维见长”的文化特征,常能“小中见大”、对事物作精细的分析,与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中比较注重的“归纳法”相契合。,第四节 中、西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对照 西方:自发内生型现代化模式(社会内在矛盾自身演化的结果);中国:后发外生型现代

4、化模式(表现为现代化发生较晚、且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外界的强力推动)。,第二章 中、西不同类型社会发展模式的原因分析,第一节 地理环境西方(欧洲):蓝色文明(海洋文明)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古希腊、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海洋交通较为便利,相互交往较为频繁(可接近性原则:相互促进、相互威胁),形成了开放性文明,新思想、新技术易于传播。(附:地图),中国:黄色文明(内陆文明)从地理环境来看,古代中国大陆属于较为封闭的内陆性地形特征,对外交通不便,虽有利于文明的保存与延续,但不利于文明的开放性(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需要不断吸纳异域文明)。,第二节 知识人(知识分子) 所起的历史作用西

5、方文明发展的阶段性(断裂),使西方知识人呈现了几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古希腊、罗马知识人 (以古希腊三哲为代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追求“思辨的、静观的人生”(为知识而追求知识);2、中世纪西欧的传教士(成为唯一有知识的人,他们承担着社会良知的任务,启蒙着愚昧的蛮族),崇尚“行动的人生”;3、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实践“思辨+行动的人生”(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国传统知识人的特征: 1、吾道一以贯之(人格特征); 2、道德之典范(“内圣外王”); 3、入世哲学(内在超越); 4、人生轨迹(追求):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选士制度与中国知识人:作为

6、中国古代教育最主要宏观调控手段的选士制度,几经变迁:世袭制举荐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先秦的“世袭制”(世卿世禄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一种选士制度,表现为典型的封闭性。秦汉时期使用的“举荐制”,由主管官员负责按规定来考察士人,向朝廷举荐,考察时尤为注重个人德行。,为避免举荐制实行中的人情化倾向,魏晋南北朝时期使用 “九品中正制”,设置“中正官”专事考察人才,并将其分为九等次,上报朝廷,作为授官的依据。隋代以后,选士制度有了重大变革,采取了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的“科举制”,即“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来选举人才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肇基于隋代,确立于唐代,中经宋、元、明,一直到清末被废除(1905

7、年),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对中国古代社会与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节 思想意识特征 欧洲的三大启蒙运动与人性的解放 1、文艺复兴运动:“扬人抑神”。反对教会的神学思想,崇尚人的尊严与弘扬人性; 2、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权威、反对等级制度,提倡自由信仰上帝; 3、启蒙运动:“自由、平等、博爱”。崇尚理性,反对任何形式的权威,提倡人性的自由。,欧洲“三大主义”的诞生与思想界的活跃 1、自由主义(17世纪中叶以来):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其兴起与资产阶级的崛起有关(韦伯的“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强调个人与个人权利; 2、近代民族主义(18世纪以来):民族意识、

8、民族精神的觉醒,民族国家主权的巩固,对国家的忠诚等; 3、社会主义(19世纪中叶以来):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强调社会和有计划的社会变革,而不是个人和自由放任。(从空想走向科学),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意识 1、儒家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 2、儒家文化的主要特征:“仁”、“和谐”、“入世”、“中庸” “名教”、“内圣外王”、“人伦”、“德教”、“君子不器”等等; 3、儒家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重和谐轻竞争;重社会轻自然重社会轻个人;重人事轻神事 4、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书五经,第四节 社会特征 近代西方社会的三大革命运动与社会转型“欧洲之所以

9、能进行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1、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只是在西方,哲学家科学家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正是这三者的联合,大大促成科学在西方世界的空前繁荣。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成就、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通、新宇宙观、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启蒙理性、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2、工业革命:商业发展新市场的开拓技术进步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物质文明获得巨大进步;传统的农业文明逐步过渡到工业文明; 3、政治革命:英国革命(1668年的光荣革命)、美国革命(1776年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789年), 资本主义生

10、产方式的确立、议会制的诞生、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传统社会特征1、总特征:宗法的社会、伦理的教育;2、家(宗族)、国同构与社会控制;3、差序格局与人情化社会;4、社会阶层:四民之分(士、农、工、商);,第五节 经济生活方式欧洲近代以来经济生活方式的转型 1、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商业资本的兴起)重工主义(产业资本的兴起)金融资本的崛起2、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化),中国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1、重农抑末(商)的经济政策;(中国资本主义在海外)2、一元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点:(1)离散性;(2)封闭性;(3)稳固性 本章小节 中国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最大障碍:1、作为意识形态的儒

11、家传统思想;2、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第二编 中国教育发展史,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教育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教育发展的起点,可追溯至远古的原始社会。原始文化、宗教、艺术活动的日渐丰富,大大加速了原始教育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每一方面,发挥着积累、传播知识并使人类智慧再生的职能。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使物质产品有了剩余,使少数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成为可能。知识总量在不断增加,并在不断分化中加速增长。这使原始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一些新因素,并逐渐从生产劳动的“母体”中分化出来,以至产生了萌芽状态的教育

12、机构。,远古时期教育的特征: 1、教育只有社会性,没有阶级性,教育机会人人平 等; 2、教育尚未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还处于非形式化教育阶段; 3、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已经体现出来。,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教育 1、夏代的教育:夏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是我国文明时代的开端,奴隶制学校教育的萌芽,是这个开端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夏朝是“为政尚武”,是武人专政,统治者很重视军事教练,故有“夏后氏以射造士”之称。重戎、尚武是夏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2、商代的教育: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是中国奴隶制高度发展的时期。统治者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13、,比较发达的汉字系统,使得商代文化的内涵大大丰富起来,商代的教育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都证明商代学校教育的存在。殷商学校已具备“学在官府”的某些特征。商代学校机构主要有庠、序、学、瞽宗四种。尊神和充满神秘的宗教气氛,是商代文化思想的主要特点。商代的教师多由巫师担任。“殷人尊神”既是商代思想的主要特点,也是商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敬神事福少不了乐,因而商的乐教也十分发达,故有商“以乐造士”之说。 3、西周的教育: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是中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其重要特征是在分封制、井田制的基础上实行宗法世袭禄位制。,西周已有了从中央到地方大致连贯的学校体系。在此基础上

14、,形成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核心的“六艺”教育内容,构成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课程体系。由于西周政权建立在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度基础上,因而“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体制的核心,其重要特点就是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合一,官师一体,政教不分。“学在官府”完成了从原始教育向专门的学校教育的过渡。西周文教政策的核心,一是德,二是礼。周公是西周政制的创建者(制礼作乐),提出“敬德保民”思想。周公的敬德思想贯穿在整个礼制中,使礼由宗法的仪式,开始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典章制度与旧有手段。,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公元前7

15、70221)。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大革命(铁工具的使用与推广,铁犁与牛耕相结合); 经济下移:“私门富于公室”(下移于新兴地主阶级); 政治下移:新势力向旧势力夺权,从而向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转化;,学术下移: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骤兴,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2、学术下移和士阶层的崛起 学术下移。第一阶段:由周王室下移于诸侯公室(一中心变为多中心,“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第二阶段:学术下移于士(“礼下庶人”,书写工具的改良、私家藏书开始)。 “士”男子(与“女”对称)武士士(文士:脑力劳动者,以自己的精神产品换取生活资料的人。崛起于春秋战国的新阶层,同学术下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一阶

16、段:春秋初中期的士,绝大部分由奴隶主贵族没落为士。(齐桓公率先用士养士)第二阶段:春秋末战国之际的士,主要成分以庶人为主体。 文士分为两类:策士(纵横家)、学者和教育家(士阶层的杰出代表,肩负着双重历史使命:文化下移,将奴隶主阶级的上层建筑质变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上层建筑;学术教育上的贡献)。 “真实的分工”,出现了专门志于道的士(“士志于 道”)。,小结:在社会失序、整个天下动荡的环境中,出现了“思想”与“权威”的疏离,这无疑正好造就了思想者。“士”阶层的崛起和独立,演成了从春秋到战国时代最为辉煌的百家争鸣。 、官学的没落、私学的兴起 官学的没落:“乱世则学校不修”。时至春秋末叶,随着奴隶制的倾覆,奴隶主阶级的官学全面崩溃。“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可以无学、不学无害,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私学的兴起: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私学的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了园地;私学的勃兴促进了文化下移、士阶层的崛起,开辟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新纪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私学的历史特点: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学校教育与自然形态教育分离后,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它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之上,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促进了“学术下移”。在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