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相关内容(汇总)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50230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相关内容(汇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相关内容(汇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相关内容(汇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相关内容(汇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相关内容(汇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相关内容(汇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相关内容(汇总)课件(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 构造主义心理学 2. 机能主义心理学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4. 格式塔心理学 5. 精神分析学派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7. 认知心理学,03.4【1】,学派名称+代表人物+核心观点,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时间、人、事件)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1. 构造主义心理学(structralism),1879-20世纪20年代,代表:冯特,铁钦纳。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

2、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 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 强调内省方法。【内省】依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来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2.机能主义心理学(functionalism),1890年-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美,詹姆斯;代表:杜威。 心理学原理1890,详细阐述了意识流的思想。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把心理学引向了应用领域研究)意识有连续性,像流水一样,他称为【意识流】08/4。 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3.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代表:美,华生,斯金纳。 1

3、913年,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华生(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刺激-反应、强化。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任何有机体倾向于重复有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重复有消极后果的行为。 区别:斯金纳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4.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gestalt”德文,“整体”“完形”1912年-20世纪4

4、0年代,创始人: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研究内容主要意识体验。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塔含义是整体,或完形。明确指出:构造主义不合理,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着重:在知觉的层次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在我们的直接经验中,整体先于部分。如:我们看到的是运动,而非孤立的元素。,5.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欧洲,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 处于下意识中的个人心理冲突,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人格、动机等研究

5、起到一定积极作用。,6.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人本主义理论只要是理论上的推测,运用一种思辨的方法。,7.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奈瑟,1967年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作为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认为: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知: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6、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取口语报告法,也称为“大声想”, 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部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分支,理论领域:1. 实验心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它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认知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用科学的创造方法探讨内部心理活动的规律。,2.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

7、、评估和培养。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如:偏见、顺从、攻击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但广义的讲,它也包括动物心理学。4.心理测量学: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通常用心理测验的方法进行。5.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物化学因素等生理功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观察者不知道)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2.测

8、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02.4【1】,3.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因变量(反应变量):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例:灯光明亮度对记忆的影响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有局限性。

9、,04.4【1】,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访谈法)。 问卷法:是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谈话法: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一、什么是意识(1)意识=心理(动物和人类都具有心理) (2)【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

10、的觉知。意识活动的内容:1. 对外部事物的觉知。(觉察外部发生的事情)2. 对内部刺激的觉知。(感觉自身内部发生的事情)3. 对自身的觉知。(觉知自己是各种体验的主体),二、意识的状态,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行为过程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最能集中注意。2.自动化意识状态:按一定目的去完成任务,意识参与少,变为自动化。注意要求少,并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3.白日梦状态: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意识状态与睡眠做梦之间。醒着做梦。不需要集中注意。意识处于迷糊状态。4.睡眠状态:虽然有意识活动,但自身并没意识到。,【辨别记忆,典型例子】,第二节 注意,【 注

11、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不同于意识,也不同于认知过程)注意的特点:注意的指向性: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有用的给以反应,排除无用的干扰。2.维持功能:保持,持续的紧张状态。 (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3.调节功能:注意转变,实现活动转变,适应环境。,【08.4 (1)】,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注意不等同于

12、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决定意识的内容。2.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于什么样的意识状态。,【03.10 (1)】,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可控制意识状态,注意集中;自动化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意识的参与较少;白日梦状态,意识变化注意极少,紧张性低;睡眠状态,无意识,注意停止。,注意的种类,1.【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过程中,人自身的状态、兴趣、过去经验等也起一定作用。2.【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活动的目的、兴趣、知

13、识经验、组织、人格和意志等。(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3.【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又不需要意志的努力,类似于不随意注意。,辨别记忆 辨别标准:是否有目的和需要意志努力,区别于生活中的“随意”,二、睡眠阶段与脑电波特点,正常清醒状态,脑电波为波,13-20 ,频率快,振幅小。第一阶段:过渡期,波,8-12,频率慢,振幅大第二阶段:轻睡期,波,4-7,频率更慢第三、四阶段:沉睡期,波,2-4,振幅极大,梦游,呓语,尿床多在此时发生。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眼球快速跳动,呼吸和心跳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很难唤醒。(

14、做梦)REM结束后,再转为轻睡期,一夜4-6次循环。 REM出现,就是在做梦。,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感觉的生理机制,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1.收集信息(辅助组织:如眼睛的水晶体,耳廓)2.转换信息,把信息能量转换成神经冲动,是产生感觉的关键,其机构称为感受器3.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传往大脑皮层,进行有选择的加工4.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加工成人们所体验到的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04.4(2)简述感觉产生的过程】,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总是由外界物理量引起。物理量的存在及它的变化是感觉产生和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是用感受性大小说明的。【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

15、力。用来表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感觉阈限】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个临界值。是人感到某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感觉阈限又分为:1.【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2.【差别感觉阈限】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称为最小可觉差,简称jnd。,三、视觉,作为人类视觉刺激的只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称可见光。波长400-750毫微米。视觉的机制:1.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瞳孔,调节使适量光线进入水晶体,经过眼肌调节曲度变化,适

16、量光线聚集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成像。2.在网膜上实现光能向神经活动的转换,视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主要由: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锥体细胞:集中在网膜中心(中央窝或黄斑)的一点上,专门反应光的波长(颜色),对光的强度反应差。,五、知觉,知觉过程: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外部环境信息,通过头脑加工(整合、解释)产生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例如:矿泉水,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 感觉和知觉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离开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就没

17、有感觉、知觉。2.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3.人们总是把通过感觉得到的有关事物的各个属性,整合起来,加以理解。4.知觉产生不仅需要具体客观对象,还要借助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可以补偿部分感觉信息的缺乏。5.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04.10(1):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知觉的分类(选择题),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视、听、触、嗅知觉等。2.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时间知觉:解决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社会知觉:关于个体对客观事物社会性特征的知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