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1-6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64886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1-6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1-6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1-6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1-6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1-6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1-6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1-6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文化- 1 -第一章第一章 简论简论1.1. 泰勒的文化定义: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2.2.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

2、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3.3. 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的特点:(1 1)外在特点)外在特点A.统一性: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B.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C.包容性: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D.多样性: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2 2)内在特点)内在特点A.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然也有

3、宗教,但它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B.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C.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文化- 2 -第二章第二章 地理概况地理概况1.世界屋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2.四大盆地: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3.四大平原: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4.西藏在(元朝元朝)归入中国的版图。5.明代设(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6.从秦汉到隋代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从唐宋到辽金实行(道路制道路

4、制),元明清三代实行(行行省制省制)。7.汉武帝将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8.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特殊的州改为(府府),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都督府都督府),在边疆地区设(都护府都护府)。9.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文化- 3 -第三章第三章 历史发展历史发展1.(元谋猿人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2.(北京猿人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3. 从(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

5、己的文明史。4. 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渑池县仰韶村);5. 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 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 )6.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1)黄河流域文化区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2)长江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3)珠江流域文化区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

6、(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7. 三皇五帝三皇五帝: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8. 三王: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9. 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1) 西方的华夏集团;(2) 东方的东夷集团;(3) 南方的苗蛮集团。10.(夏代夏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11. 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牧牧)。12.(司母戊鼎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13. 卜辞:卜辞: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

7、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14. 从(西周共和元年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841 年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15. 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宗法制)。16. 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百谷百谷)之称。17.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文化- 4 -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有渴望,无实绩)18.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19. 秦王嬴政建立(皇帝皇帝)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20.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8、者和都城。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魏:曹丕,以洛阳为都;蜀:刘备,以成都为都;吴:孙权,以建业为都。21. 五胡: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22. “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战争。23. 南朝均以(建康建康)为都。24.(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方移动。25.(元元)朝建立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26.(明明)朝资本主义开始萌芽。27.(明明)朝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地史。28.清朝政府在(康熙、雍正、乾隆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29.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宁波

9、、厦门、上海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五个通商口岸。30.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恭亲王奕欣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主张利用西方技术,举办近代工业,用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19 世纪 60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科学技术,举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及新式学校,历史上称为“洋务运动”。31.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地。32. :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广州、武汉起义,并乘胜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因为

10、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为“”。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文化- 5 -第四章第四章 姓氏和名、字、号姓氏和名、字、号1.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血缘关系)的符号。2. 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1) 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2)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与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3) 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

11、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3. 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4. 姓:姓: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5. 氏:氏:同一母系血统的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6. 姓氏最初的区别:姓氏最初的区别:(1) 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2) 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3) 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7. 进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统治者赐

12、封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氏已是(贵族地位贵族地位)的标志8. 姓氏混为一体,大致是在(秦汉秦汉)时代。9. 姓氏的主要来源:姓氏的主要来源:(1) 上古最早产生的姓:姬、姜、姚等;(2) 祖先的族号:唐、夏、周等;(3) 国名:齐、鲁、燕、韩等;(4) 地名:西门、南宫、东郭等;(5) 官职:司马、司徒、司空、帅、尉、史等;(6) 职业:屠、陶、乐、卜等;(7) 动植物:马、羊、龙、杨、柳等;(8) 排行或数字:孟、仲、季、伍、陆、万等;(9) 爵号或谥号:王、侯、昭、庄等;(10) 出身:王子、公孙、公子、王孙等;(11) 少数民族:长孙、慕容、尉迟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中

13、国文化- 6 -10. 郡望:郡望:“郡望”是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由于推崇高门大姓,人们注重出身,看中门第,便产生了所谓的“郡望意识”。如:韩愈其实是河阳人,但由于韩姓以昌黎为郡望,所以自称“韩昌黎”。11姓氏的产生和变化是(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社会变动社会变动)的反映。12姓氏混杂的原因:姓氏混杂的原因:(1)帝王分封子弟功臣:从周代起,天子分封诸子诸臣和先朝后裔,建立了许多诸侯国,形成很多氏,也即后来的姓。(2)战乱:战乱造成人口大量迁移。(3)官宦:古代做官都在异地,后来子孙在当地定居,成为当地一姓。(4)移民:封建国家为补充

14、边远地区人口,或为了补充某些地区因战争、饥荒造成的人口短缺,采取强制性的移民措施。13封建社会修谱的目的及其作用:封建社会修谱的目的及其作用:为了记录家族血统的承袭关系。14全国姓氏中以(李李)最多,其次(王王)和(张张)。15“名有五名有五”:左传中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信:以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义:以道德品行命名;()象:以某一物的形象命名;()假:借用某一物体的名称;()类:取婴儿与其父相同之处命名。另外:规定不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牲畜、器帛等六种事物命名。16. 名和字的关系:名和字的关系:(1) 名与字意义相同;如:屈原名平;诸葛亮字孔明(2) 名与

15、字意义相关;如:赵云子子龙(云生龙);(3) 名与字意义相反;如:晏殊字同叔(4) 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水)夫”字“子辛(金)”,取水生于金之意。(5) 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如:刘邦字季;班固字孟坚(6) 取于古语或成语17. 号的流行是在(唐宋唐宋)以后,(明清明清)时为盛。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文化- 7 -第五章第五章 汉字汉字1.(文字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积累成为精神财富。2. 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图画)和(象形符号象形符号)。3.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和(金文金文)。金文又叫(钟鼎文钟鼎文)4. 甲骨文最早是由(王懿荣王懿荣)首先发现的。5. 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殷墟甲骨文)。6.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石鼓文石鼓文)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7. 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仓颉篇仓颉篇)(爰历篇爰历篇)(博学篇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