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绪论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647723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绪论(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导 论,一、为什么学?,政府从业人员,企业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闻工作人员,为了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掌握一定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二、学什么?,GDP 或GNP、失业与就业、通胀与通缩 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财政与货币 政策等,三、如何学,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实证与规范分析法 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法 静态与动态分析法 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四、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别企业、市场或一组企业与市场 宏观经济学:整个国民经济 或 微观经济学:个量 宏观经济学:总量 问题:问题是个量的简单加总吗? 节俭是美德吗?,五、宏观经济学

2、的产生与发展 1、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宏观经济学”一词,是由挪威经济学家费瑞希提出的。 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配第根据劳动收入和财产、租金收入的汇总数,估算了当时的国民收入,并对国民消费支出的各个基本项目进行了考察。,18世纪50年代,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发表了著名的经济表,说明了社会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研究了一个农业国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问题。一般认为,魁奈是用数量方法和模型方法分析宏观经济的第一人。,马克思吸收和发展了魁奈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理论。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量的实现问题,这是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

3、衡的内在原因。所以,不少西方经济学家现在也承认,马克思奠定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但是,由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结论是革命性的剥夺者为被剥夺。所以,它不可能引起西方经济学家的重视。即使是魁奈的思想,西方经济学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未曾给予应有的重视,他们笃信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深信“供给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坚信只要保证市场机制的完善,就可以自发地保持国民经济的整体均衡。因此,直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西方经济理论一直侧重研究个别市场,个别厂商、个别商品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等,即微观经济学问题。,至于宏观经济问题,虽然在20世纪初,在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对经济周期、货币流通、物价水平变化等问题的研

4、究从未停止过,但直到1929年西方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之后,才引起经济学家对它的全面重视和加速研究。一时间,诊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病因 ”,开列医治宏观经济病的药方,成为当时西方经济学家的热门话题和紧急任务。其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被公认是以现代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部代表作。,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对西方传统经济学的一次革命,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其“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1)否定充分就业。 (2)否定“萨伊定律”。 (3)主张国家干预。,2、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并没有完成以总需求

5、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他的许多理论也有需要完善和发展之处。,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凯恩斯经济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HHansen)和萨缪尔森(PASamuelson)用加速原理补充凯恩斯的乘数原理,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F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Domar)用动态分析方法补充凯恩斯的静态分析方法,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Hicks)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补充凯恩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提出了ISLM模型。美国经济学家托宾(JTobin)用多种资产选择补充了凯恩斯两种资产选择,提出了资产替代分析和投

6、资风险分析。奥地利经济学家马克卢普(FMachlup)把凯恩斯的封闭经济分析扩展到开放经济分析,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用相对收入假说补充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提出了消费理论。,与此同时,各种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也不断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持久收入,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另外,他对传统货币数量论加以重新表达,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利用经验统计的方法对有关经济总量进行分析,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Lewis)利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史,提出

7、了经济发展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穆思(JFMuth)和卢卡斯(RELucas)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并把它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提出了理性预期理论,即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六、宏观经济在中国 中国经济学界在很长时间里也是宏微观不分的。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萌芽和成长,是80年代初以来的事情,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改革,每天都有新的宏观经济问题需要研究;开放,使中国经济学界可以大量接触、研究、学习、借鉴西方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中国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上,比较值得记录的重大事件有:1985年9月在长江“巴山轮”上举行的“国际宏观经济理论讨论会”;1988年经济过热时期的宏观经济讨论热;

8、1990年经济过冷时期的宏观经济讨论热。1996年经济软着陆以来的宏观经济讨论热。一般的规律是,当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问题时,宏观经济研究就产生一个热潮,理论也就前进一大步。,中国宏观经济学的创立,是理论界和经济界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一本宏观经济学著作是戴园晨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1986),此后,符钢战等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张风波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樊刚等的公有制宏观经济大纲等,均堪称中国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作。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对宏观经济中的结构、均衡与失衡、增长与波动、通胀、市场疲软等方面进行专题分析的论著。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深化和繁荣。,宏观经济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的特点

9、: 1、引进、组装到创新 2、与改革开放政策同步子 3、重在运用,七、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 1、经济增长 防止:硬着陆问题(可持续性问题)、低投资效率引发中长期增长风险问题 目前国内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为,其中国企,民企。无疑,投资效率低,将导致银行贷款再度成为不良资产。这一难题不解决,两年后外资银行按约进入,吸引存款并拒绝向低效率企业贷款,那么国有银行将不能再依靠吸存以稀释不良资产,可能导致中长期风险,2、充分就业问题 樊纲:中国目前约有亿农民正处于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路途之上,而这一群体的存在正压迫着城市中亿左右的低收入打工阶层,使他们的收入暂时难以发生质的提高。 这也是一个工业化与城市化、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增长问题。,3、均衡与非均衡增长 中国东、中、西是均衡还是非均衡增长? 4、经济周期 中国经济波动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之争 ? 关于中国经济主要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之争 5、通缩 中国内需的刺激问题?,6、财政政策的效应 中国财政政策边际效用递减还是递增? 中国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的科学划分?,参考书目: 1、李嘉图:国富论 2、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3、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