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576356 上传时间:2017-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6 月 12 日下午,我乡根据县防汛指挥部有关防汛通知精神,以及县气象局天气预报,我乡领导高度重视,分析汛情,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书记、乡长、人大主席乡党政主要领导实行到岗带班,加强防汛值班,并密切联系县防汛办和苍梧县京南电站,随时做好汛情监测工作。6 月 13 日中午 1 点,桂江洪水就涌上了木格街,洪水一直上涨,到 6 月 14 日下午 3:30 是木格乡最高洪峰期,水位高达 ,超出警戒水位 ,街道水深达 。由于我乡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高、行动迅速,成功安全转移安置低洼的群众和物资,使全乡人民顺利渡过了洪汛。现将有关防汛救灾工作汇报如下:一、迅速转移于今天

2、(后注:6 月 13 日)凌晨 4:35 分,我乡水位超过了警戒水位 ,乡党政主要领导鉴于当前的汛情,立即召开班子成员、乡干部职工紧急会议,对当前的防洪防汛工作进行布置:一、分析了县、乡两乡的汛情。县目前水位 ,上涨的水势较快,我乡已超过了警戒水位 ,以每小时 25 厘米以上的涨势上涨,汛情形势严峻。二、分两个大组下去宣传发动群众物资转移工作。第一大组街道组,到街道作宣传发动工作,划分了两个工作小组,一个小组负责河东区,一个小组负责河西区;第二大组,下村工作组,分三个小组,以驻村领导干部为主,分村包片分赴沿江沿河村寨做好宣传发动群众作物资转移工作。三、通知街道及沿河乡直所有单位部门做好本单位的

3、防汛各项工作,并需大力支持乡防汛指挥部的各项防汛工作 2016 救助管理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会后,我乡派出了 27 名干部职工,到街道、村寨作宣传发动群众转移底洼物资工作,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加强值班及汛情监测工作一、紧急部署,切实做好群众转安置工作于今天凌晨 4:35 分,我乡水位超过了警戒水位 ,乡党政主要领导立即召开班子成员、乡干部职工紧急会议,分析县、乡两级的汛情,立即派出两个大组下去宣传发动群众物资转移工作,一组街道组,到街道作宣传发动工作,负责河东区,河西区;二组,下村工作组,分三个小组,以驻村领导干部为主,分村包片分赴沿江沿河村寨做好宣传发动群众作物资转移工作。同

4、时,通知街道及沿河乡直所有单位部门做好本单位的防汛各项工作,并需大力支持乡防汛指挥部的各项防汛工作。今天早上 8:00,我乡再次召集全体乡干部职工、乡直单位主要领导紧急会议,会议对当前的防汛救灾工作作出详细部署:1、再次明确各工作组职责。我乡设有宣传动员组、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安全保卫组、乡直组、后勤组、指挥组,明确了各组职责。2、立即对低洼地带的人员、物资进行紧急转移,抢险组、转移安置组、乡直组人员全部支援物资、人员转移与安置,对特殊情况可强制执行,把物资、人员全部安置到较高的地理位置。3、通知中小学校切实注意学校的师生安全,切实加强低洼地带的安全隐患的排查与监控。4、加强汛情监测,办公室每

5、半个小时监测一次汛情,加强与县防汛办、京南电站密切联系。同时,每一小时询问各村灾情进行统计。我乡已对水位再上涨 3 米作好了转移安置等工作。二、防汛救灾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乡共出动干部职工 150 多人次,发动群众 3200多人,共安全转移物资累计金额达 1500 多万元,安全转移群众1500 多人。同时对低洼地带、危房、地质灾害隐患处落实专人监控。我乡行动及时,转移及时,现已经把损失降至到最低程度。三、受灾情况受灾情况,全乡受灾人口 9600 多人,受灾户数 3100 多户,受灾房屋 2700 多户,受洪涝影响形成危房 91 户,造成全倒户 10 户,受灾水田 2250 亩,水果 650 多亩

6、,其他农作物 1100 亩,鱼塘 350亩;路桥受灾 23 处、水利设施受灾 27 处,对此农户人员已撤离,同时我乡已经落实人员监控。6 月 14 日 21:30,木格乡党委政府连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上街清理淤泥,切实做好灾后街道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洪汛之前,木格乡党政领导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行动到位,迅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安全转移安置低洼的群众 1500 多人,安全转移物资 1500 多万元,使全乡人民顺利渡过了洪汛。为切实做好灾后环境卫生工作,木格乡党委政府做到早部暑、早组织,召开了会议,对木格街道划分卫生清洁责任区,下分四个淤泥清理工作组,从 6 月 14 日 21:30 开始,组织广大干部

7、群众连夜上街清理淤泥。此次清理活动共有 1700 多名干部群众参与,组织了 2 台抽水设备,对街道、市场、巷口、水沟等地方实行不留死角的清理。通过广大干部群众连夜奋战 4 个多小时,到 6 月 15 日凌晨1:30,共清理了淤泥约 ,切底做好木格街道及居民区的灾后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同时,该乡还安排卫生院要切实做好灾后的卫生消毒工作 2016 救助管理工作总结 2016 救助管理工作总结。二 年六月十三日2016 年度救助管理个人总结20,社会救助工作以扎实开展“社会救助管理创新年”和“民政工作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救助资金审

8、计为重点,突出民生改善,加强政策宣传,深化救助服务,不断推进社会救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切实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后,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讨论、业务培训、深入基层宣传等方式,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一是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收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视频会议,深刻理解办法内容,做到学通、学透、学精,在工作中灵活运用。二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借助“多元化”的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对办法精神实质的理解,为深入学习宣传打下坚实基础;召开现场会,培训镇(办事处)业务骨干,并要求各镇(办事处)进村

9、入户向受助群众详细讲解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及法律法规,确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将办法学习列入市委中心组 20学习计划,并于 11 月 27 日邀请省厅领导现场专题辅导;邀请市政协委员全面视察我们的社会救助工作,扩大社会救助工作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三是细抓落实,提升救助水平。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对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并加以完善。一是科学测算社会救助标准;二是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机制;四是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二、切实加强城乡低保规范管理(一)科学制定救助标准,救助水平大幅提高

10、。认真落实省市文件要求,今年 4 月,市政府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按照上年度居民消费支出的 30%、40%比例进行调整,并报 政府办公室统一发布:城市低保标准为 380 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 2600 元/年,分别占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 30、2%、41%。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水平分别达到 275、61 元、133 元,分别占低保标准的 65%和61%。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为 5100 元/年,分散供养标准为 3570元/年。(二)扎实开展专项清理,动态管理持续发力。每年 4,我市持续开展城乡低保拉网式年度核查,进一步规范进出机制,畅通进出渠道。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强化镇处主体责任。规范

11、公开公示,杜绝暗箱操作。健全完善低保经办人员及机关事业单位近亲属备案登记制度,通过对登记备案的 254 户进行核查,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 13 户,堵塞“关系保、人情保”漏洞。开展信息比对,提高低保对象的瞄准率。通过核查清理、信息比对以及群众监督举报等措施,坚决纠正城乡低保工作中的“错保、漏保、人情保、关系保、重复保”等问题,提高低保对象准确率。今年 1,全市共退出城乡低保对象 1425 户 3015 人,新增 1815 户 3092 人,真正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阳光操作,低保对象准确率达到 98%以上。(三)加大结余资金消化力度,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率。为合理合规消化结余资金,提高社会救

12、助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解决因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社会压力,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对我市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城市低保按人平 600元、农村低保按人平 400 元、农村五保按人平 1000 元分上下半年两次发放。全年共发放三类对象价格临时补贴 1084、73 万元。上半年城市低保重点对城市“三无”人员及重病重残人员提标,城市“三无”人员由 380 元/月提高到 760 元/月,全市调增 143 户 155 人5、021 万元,重病重残人员人平提标 70 元/月,调增 288 户 605 人2、2975 万元。(四)农村低保“按标施保”,精心试点行动迅速。为做到保障标准准确、对

13、象认定准确、补助水平合理,真正实现农村低保家庭按年人均纯收入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的差额部分实施救助的农村低保工作目标,实施农村低保“按类施保”向“按标施保”转变,根据省厅要求,我市将玉阳办事处确定为农村低保“按标施保”试点单位。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收入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试点单位按照方案步骤,已初步完成调查摸底及家庭经济收入核算等前期准备工作,12 月份将全面完成“按标施保”试点任务,并为 20全市推开做好准备工作。三、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扎实开展我市现有五保对象 1276 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 642 人,分散供养对象 634 人,集中供养率达 51%。福利院现有工作人员 76 人,床位数 1

14、144 张。一是科学量化五保供养标准。严格按照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 80%制定和调整了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标准为 5100 元/年,占上年度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 80、6%;分散供养标准为 3570 元/年,占集中供养标准的 70%。二是认真落实五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入院自愿,出院自由。五保供养资金按季实行社会化发放,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实现了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同步审批,无缝对接,五保对象准确率达 100%。三是加强农村福利院建设与管理。今年争取庙前镇农村福利院纳入省维修改造项目,获得省厅项目支持 60 万元,工程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底完工。为提升农村福利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15、,于 11 月 12 日组织各福利院院长及部分民政办主任到 归州镇举办异地农村福利院精细化管理培训班,收到良好的效果。四、医疗救助工作成效显著截止 10 月,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救助,共支付医疗救助金485、55 万元,惠及困难群众 30422 人次,其中对重度精神病进行免费救治 109 人次 21、14 万元;农村先心病患儿救治 8 人次 4、49万元;农村白血病患儿救治 1 人次 0、6 万元;对城乡低保对象及低保边缘户患重大慢性疾病未住院治疗的,根据病种发放 500 元的定额门诊救助卡 25 万元,较好解决了困难群众治病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今年 8 月,民、财两家联合发文,再

16、次对医疗救助标准进行了调整,将住院医疗救助比例从 55%提高到 60%,封顶线由 6000 元提高到 7000 元。五、临时救助工作及时有效一是加大救助力度。为充分体现临时救助便民、救急的原则,上半年向 10 个镇(办事处)下拨 200 万元临时救助资金用于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因病、因灾、子女就学或其他不可抗拒性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生活暂时性、突发性困难。截止 10 月,我市为困难群众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 5179 户次,发放临时救助金 364、78 万元。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电价优惠补贴 88 万元,实施“慈善助学”、“金秋助学”等活动,资助困难群众子女上高中、大学 323 人57、82 万元等。二是加大公示力度。建好台账和救助明细表,所有救助对象均在村、社区公示栏进行公示。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对下拨的资金使用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