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623524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9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ppt培训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心静自神闲,灵空蕴意沉。 淡眸天下物,大道始归真。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 养一点静气, 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 万物静观皆自得, 人生宁静方致远。,第二讲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框架,一、关于经济制度问题(所有制和分配问题) 二、关于经济体制问题(市场经济问题) 三、关于发展方式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四、对外开放问题(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关于经济制度问题,一是基本经济制度;二是收入分配制度。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从理论上讲清楚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 要有说服力地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分析清楚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动力和效率问题。,研究公有制或私有制,要回

2、答两个问题: 一是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实际上是效率问题。 二是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公平问题。 关键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效率高。,1、对所有制效率的不同分析思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所有制与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市场竞争关系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产权关系是否清晰

3、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更好地承担决策风险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思路: 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历史上出现过的不同所有制曾经都是高效率的所有制。 所有制效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种所有制的高效率总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才能够成立。,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其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单个资本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才能适应发展。 资本形式变化趋势是社会资本取代单个资本,股份资本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资本社会性质正在不断强化,其中包含的“公有”成分也不断增加。 所以得出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效率的结论。,其二,从人与人之间的

4、关系看,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对立。 由此导致其他经济矛盾也不存在了。 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上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必然被公有制所取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结论: 其一,竞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件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个人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实现,私有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其二,在私有产权条件下,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在公有产权条件下,任何决策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决策者与他对此承

5、担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 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公有制意味着较低的效率。,2、公有制的时代变化,公有制变化: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 变化的基本特征: 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 公有制企业具有越来越多“个体独立性”,具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资本的组织形式: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制主要不再是单一公有的形式,更多的是采取混合经济的形式。 实现形式是共同的,对不同的所有制没有差别。 公司法是适合一切所有制形式的。,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公有制企业与自身的利益、职工的利益都已经直接挂钩,并

6、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 竞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企业将对经营决策的结果承担全部的责任。 这些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有制经济的弱点。,现代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总的趋势:公有制的利益分散化在加强,个体独立性在增加。 实现形式:股份制、公司制是共同的实现形式。这一点与私有制没有区别。 公司制这一形式使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直接混合、融合,可以成为同一个法人实体 和市场主体。,3、分析的基本结论,结论之一: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做出结论。脱离条件的约束,简单化的结论都是片面的。现实中的情况是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不能以现实中某

7、些现象为依据得出单一的结论。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高效率,也可以低效率。,结论之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因而这些领域的范围越大,公有制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大。另外,在协调社会经济利益方面,公有制更能够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利益关系。,结论之三: 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 选择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们的价值目标决定的。 公有制能够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形成经济利益上的平等关系奠定制度基础。 利益关系的和谐更能够调动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从整体上使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充分的动力。,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

8、经济体制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按照这一理论来完善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比较多的是讲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公有制经济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一)中国要不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经历了理论上不承认市场经济和在实践中消灭市场经济的较长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后虽然开始承认市场的作用,但又经历了不承认市场经济而只承认市场调节的过程。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才开始在理论上承认市场经济,在实践中推动市场经济改革。,改革开放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主张中国搞市

9、场经济就是违宪的“反革命罪”,因而绝大部分人并不敢公开主张中国必须搞市场经济。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的争论,主要发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人们把这种争论可以划分为两大派别。即:一派认为中国绝不能搞市场经济,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人们把它称为“计划派”;另一派则针锋相对地认为中国必须搞市场经济,人们称之为“市场派”。,1、中国绝不能搞市场经济的理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论述 (2)西方经济学家的论述 (3)中国传统文化对商品关系和市场经济的贬斥 (4)认为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搞市场经济是另有图谋 (5)市场经济的天然局限性,(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论

10、述 “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3页),“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

11、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列宁全集第10卷,第407页)在列宁看来,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当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取得政权之后,就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占有和分配生产资料,商品货币关系将被消除,全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将由直接计划加以调节。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利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可能性,从而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同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结论。,(2)西方经济学家的论述西方经济学家中有不少人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特别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从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和公有

12、制相对立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排除了社会主义存在市场及利用市场机制的可能性。,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塞斯在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能否利用市场机制作用的“大论战”中提出:没有市场就不可能有合理的价格,就不可能有合理的经济核算。而没有私人企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也就不可能有私人企业赖以成功的自由创造和个人责任。因而社会主义经济是不能利用市场经济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 (18811973),米塞斯的基本观点是,计划经济用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用计划体制代替了市场调节。 “没有自由市场,就没有价格制度,就不能进行经济计算。”没有经济计算的经济体制必定资源配置失误,效率低下。而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13、这符合人利己的本性。人的理性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使用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决策。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之下,这些分散的决策会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哈耶克更直截了当地提出:“或者是社会主义,或者是市场经济”,而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哈耶克 (1899-1992) 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3)中国传统文化对商品关系和市场经济的贬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商品经济是一种利己经济,商人“见利忘义”,是与社会一般公共道德观念不相容的,因而市场经济就是“坑蒙拐骗”。在传统的道德标准中,礼义为上,人的行为应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君子重义轻利”的道德规范,因而片面讲求集体和国家利

14、益,否认对个人利益的正当追求。,在传统社会,社会阶层的地位和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从事商品经济活动,是等级制度中低人一等的职业。认为“无商不奸”、“为富不仁”,商人都是损人利己的,通过对别人的欺诈、盘剥而致富的。康熙字典中,把“商人”定义为 “杀人者也”。,(4)认为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搞市场经济是另有图谋,市场经济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一种经济手段。有人从理论上断定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相联的制度范畴,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搞市场经济,是想把市场经济这一制度范畴强行塞进社会主义经济中,这一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其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企图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手段,

15、利用在商品经济交往中的物质利益诱惑等“糖衣炮弹”,以图“和平演变”。,(5)市场经济的天然局限性,市场失灵; 经济危机;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 局部和短期的调节等。,2、中国必须搞市场经济的理由,(1)认为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制度范畴,而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2)客观地分析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搞市场经济的真实意图 (3)正视传统文化的局限 (4)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局限 (5)需要对经典作家及西方学者的论述进行再认识,(1)认为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制度范畴,而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派”认为,对整个社会生产来讲,任何社会都面临着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市场经济具

16、有灵敏反映供求关系、较快实现供求平衡、减少资源浪费的特点,是一种能够最有效地配置资源、最大程度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2)客观地分析西方国家要求 中国搞市场经济的真实意图,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搞市场经济,多是出于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一种本能性的利益要求,目的在于在共同的国际交往中公平交易。这就要求有大家都认可的一般原则,包括交易规则、结算规则、仲裁规则等。总之,是经济全球化使然。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的确存在想利用包括“和平演变”在内的各种手段,以达到消除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但是,不能由此置身于全球化之外。,(3)正视传统文化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反映的是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相适应的自然经济观念。其所依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自身也应得到调整。,(4)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局限,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并不阻碍其在资源配置上的优越性,更不表明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不可应用性。同计划调节一样,市场调节也不是万能的,单纯的市场调节并不能顺利地实现国民经济整体上的资源配置合理化,有时也是一种有损耗的调节。但事实上,现实经济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无损耗的经济调节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