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歌 今日歌 明日歌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616900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昨日歌  今日歌   明日歌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昨日歌  今日歌   明日歌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昨日歌  今日歌   明日歌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昨日歌  今日歌   明日歌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昨日歌  今日歌   明日歌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昨日歌 今日歌 明日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昨日歌 今日歌 明日歌(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 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日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起. 昨日歌 (明)文嘉 昨日兮昨日, 昨日何其少! 昨日过去了, 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 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日日流, 花落日日少, 成事立业在今日, 莫待明朝悔今朝。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古古诗诗大大意意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有? 昨日之功绩,今日何不为? 今日空想昨日事,今日之空变昨日。 若知今日空欢喜,昨日何不平常事? 多做一些平常事,胜过成功只一日。 莫把昨日当今日,昨日只能为昨日! 明日歌、今日歌、昨日 歌是不同作者作于不

2、同时代的三首诗。记得清代人鹤滩的明日歌是:“明 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 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首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自问世以来,不知给多少人以警醒和启迪。它 告诉人们:明日未到,还是未知数。虽然制订明日的计划是必要的,但不能把 行动的起点放在“明日”,因为“明日”仅具有相对意义。如果非要等到“明日”才开 始,只能是生活在希望之中,而“春去秋来老将至”,至死“万事成蹉跎”。而明代 人文嘉的今日歌说得是: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 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

3、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 今日始。 这首今日歌,进一步说明了今日之重要。李大钊指出:“你能够把握的就是 今天”。昨天已成历史,明天尚不确实,只有今日,才是属于自己的:昨日若有 不足,今日尚可弥补;明日有何目标,今日也可谋划。“姑云此日足可惜,吾辈 更应惜秒阴”。董必武同志的告诫,更为我们指明了“赶快做”的方向。 又有佚名者作昨日歌:“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少!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 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 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昨天已成历史,无论成功失败,都不可改变了。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总结经 验,以供今日借鉴。这样,即使是

4、教训,也能成为今日以至明日的财富,昨日 照样没有白过。如果一味懊恼昨日无为,又忘了今日应为,那明日又要懊恼今 日。如此反复,就会在对昨日的懊恼中白了少年头。 简言之:“三日歌”告诉我们: 1、不可今日悔昨日; 2、不要今日待明日; 3、成事立业在今日。本此认识,余新做“三日歌”,以博读者一笑: 昨日兮昨日,昨日即历史。以史为镜鉴,成败已自知。慎言当年称好汉,牢记 江心补漏迟。梅经霜更艳,人吃堑长智。忘记过去是背叛,前事不忘后事师。 今日兮今日,今日正春阳。三春不懈怠,秋收五谷香。趁着天晴好晒米,莫因 碌碌悔断肠。锯动才有沫,雁叫声声响。千里之行从跬步,涓滴不弃成海洋。 明日兮明日,明日是希望。

5、希望变现实,计划头一桩。智者明日有所得,愚者 明日空惆怅。凡事预则立,登高能远望。饱带干粮热带衣,未雨绸缪走四方。 昨日诗 今日诗 明日诗 昨日兮昨日, 今日复今日, 明日复明日, 昨日何其好! 今日何其少! 明日何其多! 昨日过去了, 今日又不为, 我生待明日, 今日徒懊恼。 此事何时了。 万事成蹉跎。 世人但知悔昨日, 人生百年几今日, 世人皆被明日累, 不觉今日又过了。 今日不为真可惜! 春去秋来老将至。 水去日日流, 若言姑待明朝至, 朝看水去流, 花落日日少, 明朝又有明朝事。 暮看日西坠, 成事立业在今日, 为君聊赋今日诗, 百年明日能几何? 莫待明朝悔今朝。 努力请从今日始。 请

6、君听我明日歌。|中国政法大学校徽 中国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原名北 京政法学院,简称法大或政法大学或中政大,中国以法科为主的文科类大学,位于北京, 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位于蓟门桥畔,昌平校区坐落在军都山下。中国政 法大学是中国大陆最著名的法律、政治学院校之一。 学校主页: http:/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 中国政法大学 简称:中政 创办时间: 1952 年(院系调整 时期)主要院系: 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 司法学院 硕士点: 68 个 博士点: 27 个类别: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类型:政法主管部门:教育部学

7、校属性:211 工程现任校长:黄进所属地区:中国北京重点学科:2 个国家重点学科研究基地:2 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校前身:北京政法学院目标定位:国际化、世界知名法科高水平大学目录 中国政法大学 学校概况 现任领导 学校校训和校花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法学院 刑事司法学院 民商经济法学院 国际法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社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律硕士学院 学科建设 1、学校学科实力 2、学校科研机构 3、学校专业设置 4、学校学术交流 学校历史 办学成果 知名校友 办学目标 历任校长 学校名师 中国政法大学 1、存在时间 2、

8、建校过程 3、教学研究机构 4、校部机构及负责人 5、并入中国人民大学 6、传承关系 7、校长、副校长 8、朝阳大学改建而来 9、短暂而辉煌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发展计划 (2002-2009 年) (2010-2016 年) (2017-2022 年) 近年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中国政法大学 学校概况 现任领导 学校校训和校花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法学院 刑事司法学院 民商经济法学院 国际法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社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律硕士学院 学科建设 1、学校学科实力 2、学校科研机构 3、学校专业设置 4、学校学术交流 学校历史 办学成果 知

9、名校友 办学目标 历任校长 学校名师 中国政法大学 1、存在时间 2、建校过程 3、教学研究机构 4、校部机构及负责人 5、并入中国人民大学 6、传承关系 7、校长、副校长 8、朝阳大学改建而来 9、短暂而辉煌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发展计划 (2002-2009 年) (2010-2016 年) (2017-2022 年) 近年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题写的校名学校名称:中国政法大学 校名简称:法大 英文名称: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英文简称:CUPL 成立时间:1952 年 校园风景(35

10、 张)学校地址: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 25 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27 号 邮编 102249 编辑本段学校概况 中国政法大学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一所以法学为主,兼有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 学等多学科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全国 72 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 学校是“211 工程”院校, “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拥 有自主设置本科招生专业权的 7 所院校之一和自主选拔录取本科学生试点工作的 28 所院校 之一。 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

11、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 20 余万人,参与了自建 校以来国家的几乎所有立法活动,引领着国家法学理论的变革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着 国家对外进行法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 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是 1952 年成立的由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的 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合并组建的北京政法学院,校名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 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钱端升先生为首任院长。1983 年,在中央“ 要抓紧筹办中国政法 大学,把它建成中国政法教育中心 ”的指示下,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 自题写新校名,由时任司法部部长的刘

12、复之同志兼任校长。2001 年底以校长徐显明为首的 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就此拉开了第三次创业发展的大幕,在过去的几 年中学校相继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学科建设成果显著,社会影响进 一步增强。学校在教育部学位中心 2009 年法学一级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二,在2011 中国 大学评价编制的 2011 年中国大学法学 100 强中排名第一(不包括政治学、外交学等) , 社会科学 100 强排名中名列第二十五。 50 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以“推动中国社会政治进步和法制昌明”、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为理想,严谨治学,砥砺人才,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

13、 的办学特色,在法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法学对外交 流的中心。1995 年和 2002 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副总理两次亲临“法大”视察, 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高度评价,称“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 ”。50 多年 来,中国政法大学为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国家政治进步和法治昌明发挥了 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建设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的社会进程中,中国政法大学 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2008 年 5 月 4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 “法大”视察与学校师生共度五四青年节,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法治理念,称“中国政法大学

14、是我们全国最高的培养法律人才的学府,学校承担着重大而特殊的责任,希望把中国政法 大学发展成为培养法律人才的教育中心、培训法律干部的培训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法律 资料中心以及在全民进行普法教育的普法中心。学校的办学目标是:用 20 年左右的时间, 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 1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党委书记:石亚军 校长:黄进 党委副书记:冯世勇、高浣月、胡明 副校长:冯世勇(兼) 、朱勇 、张桂林、张柳华、张保生、马怀德、李树忠 纪委书记:胡明(兼)2 编辑本段学校校训和校花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厚德,一方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要

15、具有人文 关怀、培养人文情操,学会做人; 中国政法大学校花:玉兰花明法,一方面是指无论法科还是非法科学生都要通晓法律,具备法学的知识结构体系; 另一方面更表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应成为昌明法治的主力军,带着对法治的崇高感奔向 祖国的四面八方; 格物,首先应是一种推究和思维过程,因此,要求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要形成对法律 的特定思维;其次它还包括“学以致用”的涵义,即要求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能够做到理论 联系实际,求真求实; 致公,一方面要求中国政法大学所有的学生树立公平、公正和正义的价值观,另一方 面,要求中国政法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亲民、仕众、天下为公和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和 强烈的使命感。 校花:

16、玉兰花 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花是玉兰花,取其圣洁纯净,庄严清澈,凌寒馨香的特质,象征着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的严肃和人文等学科的温馨,各种学科相辅相成。 编辑本段学校规模学校现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畔,是研究生 院所在地,昌平校区是学校的本部所在地,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下,为本科、中欧 法学院和法硕学院一年级等院系所在地,昌平校区于 1985 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 “ 七五 ” 重点建设工程。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14770 人,其中本科生 8464 人,研究生 5794 人,其中留学生 512 人。专任教师 893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150 人,硕士生导师 547 人,教授 252 人、副教授 378 人,教师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