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推拿治疗牙痛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613364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推拿治疗牙痛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自我推拿治疗牙痛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自我推拿治疗牙痛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自我推拿治疗牙痛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自我推拿治疗牙痛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推拿治疗牙痛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推拿治疗牙痛ppt培训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牙 痛,“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牙齿健康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从来没有一位哲人有忍受牙齿疼痛的毅力威廉.莎士比亚,一、概述,定义: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 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龈鲜红或紫红、肿胀、松软, 有时龈缘有糜烂或肉芽组织增生,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易出血, 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 有时可有发痒或发胀感 或口臭明显。,西医相关病症:,西医学中的龋齿、 牙髓炎、牙周炎、 牙槽或牙周脓肿、 冠周炎及牙本质 过敏等均可引起 牙痛。,龋齿,牙周炎,牙周脓肿,二、病因病机,1、风热外袭经络 2、大肠、胃腑积热,热邪郁滞阳明化火 火邪循经上扰齿部,3、肾阴不足,虚火

2、上炎,三、临床表现,牙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早期,牙龈发痒、不适、口臭,继之牙龈红肿、松软,容易出血,疼痛,反复发作。日久牙龈与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坏,形成一个袋子,叫牙周袋 ,袋内常有脓液溢出,炎症继续扩大,可成为牙周脓肿 ,病情加重,局部疼痛、肿胀,初为硬性,后变为软性,有波动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脓液,出脓后,疼痛可减轻,或反复发作,非常痛苦。,分型:,1、 风火外袭:发作急骤,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喜凉恶热。兼发热、口渴、腮颊肿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 肠胃积热: 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更甚。伴口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3、 虚火上炎:牙齿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午

3、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可见齿龈萎缩,甚至牙根松动。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舌质红嫩、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四、治疗方法,1、基本治疗 治则: 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养阴清热、降火止痛,推拿治疗牙痛穴位处方,颊车 下关 合谷,远近配穴 清热泻火、通络止痛,颊车穴,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下关穴,定位: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谷穴,定位: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配穴,风火外袭:外关、(翳风)、风池,疏风清热; 胃火炽盛:内庭、二间 (厉兑、曲池),泻火止痛; 虚火上炎:太溪、行间(照海),滋养肾阴、降火

4、止痛; 上牙痛:太阳、颧髎; 下牙痛:大迎、承浆。,手阳明大肠经,“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 灵枢经脉,二间穴,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足阳明胃经,:“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 灵枢经脉,内庭穴,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足少阴肾经,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太溪穴,定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

5、腱之间的凹陷处。,2、其他疗法,(1)穴位贴敷:将大蒜捣烂,于睡前贴敷双侧阳溪穴,至发泡后取下。用于龋齿疼痛。 (2)耳针:取口、三焦、上颌或下颌、牙、神门、耳尖、胃、大肠、肾等穴。每次选35穴,毫针浅刺,留针30分钟;耳尖可行点刺出血;或施行埋针、王不留行籽贴压。,(3)针刺牙痛穴:手掌面第3、4掌骨间,当指根横纹后1寸处。,(7)刺血疗法:颊车、内庭三棱针点刺出血大杼或胃俞梅花针点刺出血后拔罐10分钟膀胱经两侧梅花针点刺出血或冲阳、下关三棱针点刺出血大椎或肾俞梅花针点刺出血后拔罐10分钟合谷、风池、大迎梅花针点刺出血最后,用梅花针点刺出血列缺,再揉按推旋15分钟。,小结,()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发现蛀牙,及时治疗。 ()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荠、芹菜、萝卜等。 ()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 ()脾气急躁,容易动怒会诱发牙痛,故宜心胸豁达,情绪宁静。,()保持大便通畅,勿使粪毒上攻。 ()勿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中医治疗概要,1祛风散热,方如银翘散,牛蒡子、桑叶薄荷、金银花、连翘、蝉蜕等。 2 清胃泻火,消肿止痛,方用清胃散、五味消毒饮等。药用黄连、黄芩、生石膏、生地、公英紫花地丁等。 3 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等。,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