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项目七导线线头的连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611431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项目七导线线头的连接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项目七导线线头的连接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项目七导线线头的连接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项目七导线线头的连接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项目七导线线头的连接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厂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项目七导线线头的连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项目七导线线头的连接(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七 导线线头的连接,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 任务二 导线的敷设,相关知识 一、导线的选择和绝缘层的剖削 1.导线的选择导线的种类和型号很多,应根据它的截面、使用环境、电压损耗、机械强度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选用。例如导线的截面应满足安全电流,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可选用塑料绝缘导线,以便于提高导线绝缘水平和抗腐蚀能力;在比较干燥的场所内,可采用橡皮绝缘导线;对于经常移动的用电设备,宜采用多股软导线等。铜芯塑料线,型号BV。用于交流额定电压500V或直流额定电压1000 V的室内固定敷设线路;铜芯塑料护套线型号BVV。,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下一页,用于交流额定电压500V或直流额定电压1000V

2、的室内固定敷设线路;铜芯塑料软线,型号BVR。用于交流额定电压500V并要求电线比较柔软的敷设线路;双绞型塑料软线,型号BVS。用于交流额定电压250V,连接小型用电设备的移动或半移动室内敷设线路;橡皮绝缘导线型号BX。用于交流额定电压250V或500V线路,供干燥或潮湿的场所固定敷设;铜芯橡皮软线BXR用于交流额定电压500V线路,供干燥或潮湿的场所连接用电设备的移动部分,铜芯橡皮花线BXH用于交流额定电压250V线路供干燥的场所连接用电设备的移动部分;铜芯橡皮软线BXR用于交流额定电压500V线路,供干燥或潮湿的场所连接用电设备的移动部分。,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

3、的连接,2.导线绝缘层的剖削(1)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方法导线端头绝缘层的剖削。通常采用电工刀进行剖削,但铜芯为4m耐及4mm2以下的塑料硬导线端头绝缘层可用钢丝钳、尖嘴钳或剥线钳进行剖削。塑料硬导线端头绝缘层的剖削方法,如图7-1所示。导线中间绝缘层的剖削。只能采用电工刀进行剖削。塑料硬导线中间绝缘层的剖削方法,如图7-2所示。 塑料软导线绝缘层的剥离方法,如图7-3所示。 (2)塑料护套线的剖削方法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剥离方法,如图7-4所示。,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3)橡胶软电缆线的剖削方法。如图7-5所示。 二、导线的连接 1.导线连接的要求连接可靠。接头连接牢固、接触良

4、好、电阻小、稳定性好。接头电阻不应大于相同长度导线的电阻值。强度足够。接头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线机械强度的80%。接头美观。接头整体规范、美观。耐腐蚀。对于连接的接头要防止电化腐蚀。对于铜与铝导线的连接、应采用铜铝过渡(如用铜铝接头)。 2.导线连接的方法,下一页,上一页,导线线头连接的方法一般分为:单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多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导线与接线桩(端子)的连接等几种。1)单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单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有直接连接和分支连接两种。(1)单股硬导线直接连接的操作步骤,如图7-6所示。第1步,将两根线头在离芯线根部的1/3处呈“x”状交叉。第2步,把两线头如麻花状相互紧绞两圈。第3步

5、,把一根线头扳起与另一根处于下边的线头,保持垂直。第4步,把扳起的线头按顺时针方向在另一根线头上紧绕6圈8圈,圈间不应有缝隙,且应垂直排绕。绕毕切去线芯余端。,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第5步,另一线端头的加工方法,按上述第3, 4两步骤要求操作。(2)单股硬导线分支连接的操作步骤,如图7-7所示。第1步,将剖削绝缘层的分支线芯,垂直搭接在已剖削绝缘层的主干导线的线芯上。第2步,将分支线芯按顺时针方向在主干线芯上紧绕68圈,圈间不应有缝隙。第3步,绕毕,切去分支线芯余端。 2)多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多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有直接连接和分支连接两种。 (1)多股导线直接连接的操作步骤,如图

6、7-8所示。,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第1步,将削绝缘层切口约全长2/5处的线芯进一步绞紧,接着把余下3/5的线芯松散呈伞状。第2步,把两伞状线芯隔股对叉,并插到底。第3步,捏平叉人后的两侧所有芯线,并理直每股芯线,使每股芯线的间隔均匀,同时用钢丝钳钳紧叉口处,消除空隙。第4步,将导线一端距芯线叉口中线的3根单股芯线折起,成90(垂直于下边多股芯线的轴线)。第5步,先按顺时针方向紧绕两圈后,再折回90,并平卧在扳起前的轴线位置上。第6步,将紧挨平卧的另两根芯线折成90 ,再按第5步方法,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进行操作。第7步,把余下

7、的3根芯线按第5步方法缠绕至第2圈后,在根部剪去多余的芯线,并钳平;接着将余下的芯线缠足3圈,剪去余端,钳平切口,不留毛刺。第8步,另一侧按步骤第47步方法进行加工。注意:缠绕的每圈直径均应垂直于下边芯线的轴线,并应使每2圈(或3圈)间紧缠紧挨。(2)多股导线的分支连接如图7-9。第1步,剖削支线线头绝缘层后,把支线线头离绝缘层切口根部约1/10的一段芯线作进一步的绞紧,并把余下9/10的线芯松散呈伞状。,第2步,剖削干线中间芯线绝缘层后,把干线芯线中间用螺丝刀插入芯线股间,并将分成均匀两组中的一组芯线插入干线芯线的缝隙中,同时移正位置。第3步,先钳紧干线插入口处,接着将一组芯线在干线芯线上按

8、顺时针方向垂直地紧紧排绕,剪去多余的芯线端头,不留毛刺。第4步,另一组芯线按第3步方法紧紧排绕,同样剪去多余的芯线端头,不留毛刺。3)导线与接线桩(端子)的连接导线与接线桩(端子)的连接有螺钉式连接、针孔式连接及压板式连接和接线耳式连接等。,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下一页,上一页,(1)螺钉式连接。通常利用圆头螺钉进行压接,其间有加垫片与不加垫片两种。在灯头、灯开关和插座等电器上,一般都不加垫片,其操作如下。第1步,羊眼圈的制作,如图7-10所示。第2步,导线的装接,如图7-11所示。(2)针孔式连接。通常利用黄铜制成矩形接线桩,端面有导线承接孔,顶面装有压紧号螺钉,其操作如下。第1步,用剥线钳或

9、尖嘴钳、钢丝钳剖削导线端头的绝缘层,如图7-12(a)所示。第2步,当导线端头芯线插入承接孔后,拧紧压紧螺钉就实现,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下一页,上一页,了两者之间的电气连接,如图7-12 (b)所示。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接线桩(端子)接,如压板式连接和接线耳式连接等,如图7-13所示。 三、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导线连接后,必须进行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工作。导线绝缘恢复的基本要求:绝缘带包匀、紧密,不露铜芯。 1.导线直接点的绝缘层恢复导线直接点绝缘层恢复的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用黄腊带或涤纶薄膜带从导线左侧的完好绝缘层上开始顺时针包缠,如图7-14的第1步所示。,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

10、,第2步,进行包扎时,绝缘带与导线应保持45的倾斜角并用力拉紧,使得绝缘带半幅相叠压紧,如图7-14的第2步所示。第3步,包至另一端也必须包人与始端同样长度的绝缘层,然后接上黑胶带,并应黑胶带包出绝缘带至少半根带宽,即必须使黑胶带完全包没绝缘带,如图7-14的第3步所示。第4步,黑胶带的包缠不得过疏过密,包到另一端也必须完全包没绝缘带,收尾后应用手的拇指和食指紧捏黑胶带两端口,进行一正一反方向拧紧,利用黑胶带的粘性,将两端充分密封起来,如图7-14的第4步所示。 2.导线分支接点的绝缘层恢复,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导线分支接点的绝缘层恢复的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用黄腊带或涤纶薄膜

11、带从左侧的完好的绝缘层上开始顺时针包缠,如图7-15的第1步所示。第2步,包到分支线时,应用左手拇指顶住左侧直角处包上的带面,使它紧贴转角处芯线,并应使处于线顶部的带面尽量向右侧斜压,如图7-15的第2步所示。第3步,绕至右侧转角处,用左手食指顶住右侧直角处带面并使带面在干线顶部向左侧斜压,与被压在下边的带面呈“x”状交叉。然后把带再回绕到右侧转角处,如图7-15的第3步所示。第4步,黄腊带或涤纶薄膜带沿紧贴住支线连接处根端,开始,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在支线上缠包,包上完好绝缘层上约两根带宽时,原带折回再包至支线连接处根端,并把带向干线左侧斜压,如图7-15的第4步所示。第5步

12、,当带围过干线顶部后,紧贴干线右侧的支线连接处开始在干线右侧芯线上进行包缠,如图7-15的第5步所示。第6步,包至干线另一端的完好绝缘层上后,接上黑胶带,再按第25步方法继续包缠黑胶带,如图7-15的第6步所示。 3.导线并接点的绝缘层恢复导线并接点的绝缘层恢复步骤如下。第1步,用黄腊带或涤纶薄膜带从左侧的完好的绝缘层上开始顺时针包缠,如图7-16的第1步所示。,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下一页,上一页,第2步,由于并接点较短,绝缘带叠压宽度可紧些,间隔可小于1/2带宽,如图7-16的第2步所示。第3步,包缠到导线端口后,应使带面超出导线端口1/23/4带宽,然后折回伸出部分的带宽,如图7-16的第

13、3步所示。第4步,把折回的带面揪平压紧,接着缠包第二层绝缘层,包至下层起包处为止,如图7-16的第4步所示。第5步,接上黑胶带,并使黑胶带超出绝缘带层至少半根带宽,并完全压没住绝缘带,如图7-16的第5步所示。第6步,按第2步方法把黑胶带包缠到导线端口,如图7-16的第6步所示。,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第7步,按第王4步方法把黑胶带缠包端口绝缘带层,要完全压没住绝缘带;然后折回缠包第二层黑胶带,包至下层起包处止,如图7-16的第7步所示。第8步,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紧捏黑胶带断带口,使端口密封,如图7-16的第8步所示。 任务实施 导线连接及其绝缘层的剖削 1.下列导线其绝缘层的剖削

14、需要哪些工具并将其操作步骤填写在表7-1中。,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2.把导线连接及其绝缘层的恢复的操作步骤填写在下表7-2中。 评价总结根据“导线的连接”、“导线连接及其绝缘层的剖削”操作和收获体会进行评议,并填写成绩评价表7-3。,任务一 导线的连接,返 回,上一页,相关知识 一、导线敷设工序与要求 导线敷设的一般工序 (1)按设计图纸选用并确定灯具、插座、开关、配电板、启动设备等的位置。(2)沿建筑物确定导线敷设的路径,穿过墙壁或楼板的位置和所有敷设的固定位置。(3)在建筑物上,将敷设所有的固定点打好孔眼,预埋木枕(或木砧)、膨胀螺栓、保护管、角钢支架如图7-17所示。(4

15、)装设绝缘支持物。,任务二 导线的敷设,下一页,(5)敷设导线。 (6)导线连接、分支、 线夹或管子。 恢复绝缘和封端,并将导线出线与设备连接。 2.导线敷设的一般要求导线敷设应安全可靠,敷设合理,整齐美观,能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导线敷设应减少弯曲而取直。当导线交叉时,为避免碰线,每根导线均应套以绝缘管,并将套管牢固固定。(2)导线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二 导线的敷设,任务二 导线的敷设,(3)导线绝缘层应符合线路的安全方式和敷设的环境条件。(4)导线截面应满足供电容量要求和机械强度的要求。(5)导线敷设中应尽量减少接头,以减少故障点。水

16、平敷设的导线(线路)距地面低于2m或垂直敷设的导线(线路)距地面低于1.8m的线段,应采用套管加以保护,以防止机械损伤。(6)为了减少接触电阻和防止脱落,截面在10mm2以下的导线可将线芯直接与电器端子压接。截面在16m耐以上的导线,可将线芯先装人接线端子内,然后再与电器端子连接,以保证有足够的接触面积。(7)导线敷设应尽可能避开热源。导线敷设的位置应便于检查。 二、导线敷设的方法,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二 导线的敷设,室内导线敷设方法常有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明敷设就是将导线沿屋顶、墙壁等处敷设;暗敷设就是将导线敷设在墙内、地下、顶棚上面等看不到的地方。常见的明敷设方式有瓷瓶线敷设、塑料护套线敷

17、设和明管线敷设等3种;暗敷设方式有灰层线敷设和暗管线敷设等两种。 1.明线敷设1)瓷瓶线的敷设工艺瓷瓶线敷设是利用瓷瓶对导线进行固定的一种明线敷设方法。瓷瓶敷设中分直接法、转角法、分支法和交叉法等4种基本形式,如图7-18所示。瓷瓶线敷设工艺如下。,下一页,上一页,任务二 导线的敷设,(1)定位:定位工作应在土建未抹灰前进行,首先按施工图确定灯具、开关、插座和配电(箱)等设备的安装地点,然后再确定导线的敷设位置、穿过墙壁或楼板的位置,以及起始、转角、分支、终端点瓷瓶位置,最后再确定中间固定点的位置。(2)划线:划线工作应考虑所配线路适用、整洁与美观,尽可能沿房屋线脚、墙角等处敷设,并与用电设备的进线口对准。划线时,沿线确定的瓷瓶固定位置以及每个开关、灯具、插座固定点中心处画一个“x”号。如果室内己粉刷,划线时应注意不要弄脏建筑物面。(3)凿眼:划定位置进行凿眼。在砖墙上可采用钢凿或冲击电钻。凿眼的深度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尽可能避免损坏建筑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