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21)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607828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试题(2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试题(2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试题(2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试题(2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试题(2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试题(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试题(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历史试题(历史试题(2121)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古代中西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贵族政治逐渐削弱的现象。下列事件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 B“解负令”颁布 C雅典陪审法庭设立 D十二铜表法颁布 2、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 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 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 ( ) 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 分封制在秦

2、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 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A B C D 3、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 “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 始皇 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 ”以下评价“从政治上”最能说明始皇对中国历 史的发展“当之无愧”的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4、 元史记载:“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二 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 ”从材料可以得出的正

3、确结论有: 元朝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动 路和府是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 元朝在全国共分设了十 个行省,江浙行省是其中之一 元朝的行省设置和调整由中央政府决定 A B C D 5、故宫养心殿有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反映了统治者强烈的集权意识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精神 说明统治者具有民权意识 A B C D 6、雅典领袖伯里克利在纪念为抵抗斯巴达人而殉国的战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讲说:“一个公民只要有 长处,就能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种提拔是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伯里克利时期

4、, 公民能担任的公职有四百人会议成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十将军 A B C D 7.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 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里的“理性”反映了罗马法 A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以尊重自然权利为基础 D因时势变化而发展 8、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说: “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 个新 的类型的新国家。 ”材料中“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指 A.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

5、家 B. 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 将人文主义精神变为现实的国家 D首次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9、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 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 1870 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 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 ”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A. 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B. 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C. 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D. 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第 2 页 共 7 页10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 过如果他们和平民

6、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 役,而 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 ”以下是 1875 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A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B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C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D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11.史学家阿瑞吉把“漫长的 19 世纪”称为欧洲内部社会结构的“大转型”时期。这里的“大转型”实 质上是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拓与起步 B.代议制的扩展以及工业化的深入 C.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D.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艺术的

7、主流 12.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 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 ( ) 地主阶级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A B C D 13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 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 ,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 是 甲午战争战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 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A B C D 14清代某一谕旨

8、中有以下内容:“又谕,也寄张之洞等。日本约内改选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浙等省 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旨应出 现于 A1842 年 B1860 年 C1895 年 D1911 年 1520 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 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 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浪潮激荡全国 B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C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 D国共合作推进了大革命的兴起 16辛亥革命后,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鲁迅语) ;五四运动发生后,理发店贴出

9、了“国事至此, 无心整容”的告示。二者的影响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反帝要求更明确 B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更具有号召力C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领导革命 D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17. 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 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 ”这番话主要针对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A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B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 C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18.在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 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

10、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 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 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A B C D 19.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例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 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毛泽东选集 )这段材 料论证了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20. 在一份政治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

11、权之 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这份宣言体第 3 页 共 7 页现了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国共合作 C.反封建,求统一 D.和平建国 21. 观察图 1、图 2,从图片反映出图 1 图 2 A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B民主革命的中心发生了变化 C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22、 “从 18 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运动成 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12、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3、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指出:“这个宪法以 1949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说明共同纲领与 1954 年宪法具有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表现在 对社会性质的界定 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关于国家主权所属的界定 制定背景 A、 B、 C、 D、 24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 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A唯物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革命史观 25、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

13、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 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 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欧盟成立 C.苏联解体 D.911 事件 26、尼克松曾感叹:“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 ”他所说的“改变世 界”当指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被国际社会孤立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终结C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进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27 1950 年 2 月,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 年 4 月-全国人大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 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反映出中国政府 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8、20 世纪 60 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 印度总理尼赫鲁。 “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 4 页 共 7 页29201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周年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吗, “面对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