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教育实践的21种策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60770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教育实践的21种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理解教育实践的21种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理解教育实践的21种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解教育实践的21种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教育实践的21种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教育实践的 21 种策略进行理解教育实践的第一线教师对理解教育的实践智慧进行提炼和总结,形成 21 种策略,广泛运用于思想工作与课堂教学之中,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的基本手段,这些策略都含有感情与认知成分,现就其种类及含义作一介绍。1、情绪发泄策略。为被误解者提供发泄场所,让他们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与苦闷,表露内心世界,直至情绪稳定心怀开阔起来。主要适用于被人误解或受挫折后内心十分痛苦、情绪不安或闷声不响拒绝别人帮助的学生。2、兴趣融合策略。以理解双方感兴趣的话题或事情为中介,形成兴趣融合点,再逐步扩大对话范围,直至对方改变态度。主要适用于与教师对立情绪严重且不愿与教师沟通、或心境灰暗、对交往丧

2、失信心、自暴自弃的学生。3、亲近游戏策略。借助表示友好的言行,教师在特定的时间亲近学生,使学生形成教师和蔼可亲非常友好的印象,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怀疑与戒备心态。主要适应于那些对教师敬而远之、或冷漠或反感老师的学生。4、甜言蜜语策略。教师用特殊方式传播信任并喜欢学生的信息,使学生在无意中接收这种信息。“甜言蜜语”不是编造的,而是深入了解学生后发现其可取之处。主要作用于以为教师不信任自己、对自己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学生或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丧失发展信心的学生。5、特殊奖励策略。教师把自己个人的资源如时间、财物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热情等作为奖品奖给学生。主要适用于因经常受批评已无进取精神甚至怨恨老师的学生

3、。6、委以重任策略。通过班委或其他学生组织任命在班级中处于某种劣势、有较强个人号召力但消极作用较大的学生做干部,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改变其不良心态或行为。适用于有一定组织和号召力,有较强烈的当学生干部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取得较多教师和同学信任的学生,或对自己能力持怀疑态度并不能在大庭广众中露面的学生。7、光点扩张策略。捕捉学生发展的闪光点即优点或长处,引导学生对之进行自我肯定并发扬光大,由之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闪光点不拘大小与显匿,有则可嘉。主要适用于自己觉得似乎无优点可言,对自己的发展缺乏信心的学生,或其他老师与同学以为问题过多难于帮助的学生。8、校内留学策略。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采取的

4、一种让学生在本校范围内改变学习环境的措施,包括:一是学籍上更换班级的留学,由 A 班调到 B 班;二是到其他班级学习某门学科的留学,即班级不变可到其他班级听某门课程。主要适用于老师或同学的关系过于紧张且不改变学习环境难以缓解消极心境的学生。9、规范言说策略。自荐与推荐相结合,选拔学生代替老师上课,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能力与教学工作的艰辛,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与对教师工作的认可与尊重。由于这些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故得名。适用于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或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也适用于学习方法不大合理的学生。10、感受成功策略。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认真分析自己取得的成就,使之看到学习收获与实际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密切关

5、系,从而激发起更大的学习热情。适用于遭受过较多挫折与学习成效感不明显的学生,亦适用于好高骛远求进心切而学习不扎实的学生。11、匿名沟通策略。通过网上平台、电子邮件、匿名信件、意见籍等方式进行沟通,以便学生在没有或较少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大胆向老师倾吐心声,形成师生间畅通的信息渠道。适用于胆怯不敢向老师提建议或报告自己情况的学生,亦适用于对老师有一定看法不吐不快,但又碍于面子或怕老师打击报复的学生。12、我感信息策略。我感信息即关于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的信息,向对方提供此类信息,使对方意识到某种行为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以发扬光大或及时改正。主要适用于与老师有较好的感情基础、有要求上进的决心,但由于自制能力

6、不强经常破坏课堂纪律,且对暗示不敏感的学生。13、典型引路策略。通过确定形象大使、各类行为规范标兵、学习积极分子等方式,让其他学生仿效,引导积极向上的风气,减少不良行为;或将处于转化过程中的后进生作为典型,以激励其持续的向上精神。适用于所有学生,尤其适用于处于转化过程中且发展稳定、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后进学生。14、出谋划策策略。让学生为班级发展或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等出谋划策,教师积极倾听,从而寻求改变出谋划策者自己存在的不良习惯等途径。适合全体学生,重点用于形成了严重不良行为如打架斗殴、沉溺网吧的学生。15、编演合一策略。让学生自编自演在校主要行为规范或学生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摄像,然后在全

7、校播放,以便编演者本人和其他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主要适用于有一定创造性或较强活动能力、表现欲望强烈、有一定表演才能但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行为缺陷认识不足的学生。对行为非常规范但胆小怕事的学生也有一定作用。16、暗示意会策略。不直接批评或说出具体要求,而通过非言语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意图并按之行动。主要适用于自觉性较强但偶尔出现不良行为、特别害怕老师当众批评的学生;或不喜欢别人直说,而喜欢揣摩别人意图的学生。17、积极等待策略。积极等待有不良行为习惯或学业上进步较慢的学生,让他们有改变落后方面的时间。主要适用于意志品质薄弱、对自己的落后方面还缺乏较深认识或暂时尚无改进决

8、心与有效改进措施的学生。18、帮助解围策略。老师想方设法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使他们从家庭纠纷、经济拮据等困难中走出来,振奋精神全神贯注地学习。这里的特殊困难是涉及家庭甚至社会问题,学生自己无力克服的困难。适用于因家庭破裂身心受摧残、生活困难影响学习成就且个人忍辱负重不大吭气的后进生,或因个人生理缺陷而导致后进的学生;同样适用于家庭困难而学业优秀的学生。19、自然分材策略。按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速度,通过自然的划分方式,使其学习速度处于可灵活变动的相应点上,然后针对这些(个人)处于不同学习速度的学生施教,将现实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有限性压缩到较小范围。主要适用于学科教学、尤其适用于学习基础较差、速度较慢的学生。同时,可广泛用于提高教学效率。20、师生同乐策略。教师以“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特别选定的学生”一道进行文娱与体育等活动游戏,进而消除对教师敬而远之的心理与行为,密切与学生的关系,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与工作魅力。主要适用于因胆小或误解等疏远教师的学生,或因长期处于后进状态被人忽略等而对教师持有“偏爱优秀生”等看法的学生。21、罚后安抚策略。对学生批评惩罚后,教师应利用适当的机会与之沟通,用行动证明对批评学生的关爱,以免他们产生不良情绪或隔阂。主要适用于经常受批评或惩罚,且心胸比较狭隘,对教师已有一定成见的学生;或因错误的比较严重,受惩罚比较严厉,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