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毛概下复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600571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科技大学毛概下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科技大学毛概下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科技大学毛概下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科技大学毛概下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科技大学毛概下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科技大学毛概下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科技大学毛概下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1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A A) A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四大 2 2、首次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予以重大突破的新概念是(、首次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予以重大突破的新概念是(B B) A“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概念 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 C“计划 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概念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概念 3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基础是(D D) A解放思想 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 4 4、

2、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D D)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5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C C) A马克思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6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B) A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完全相同 B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 C与其他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区别 D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完全不同 7 7、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

3、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A A)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相结合 B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C市场规律起支配作用 D法治起保障作用 8 8、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B B) A计划经济 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C社会主义市场 D按劳分配 9 9、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B B) A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坚持改革开放 10

4、10、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A A) A所有权的归属上 B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上 C使用权的归属上 D控制力上 11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依据是(B B) A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有差别 B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C存在着社会分工 D劳动是谋生的手段 1212、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是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是对(D D) A资本占有状况的分配 B劳动者劳动质量的分配 C劳动者劳动数量的分配 D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1313、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

5、参与分配(、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D D) A与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相同的 B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 C是按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分配 D实质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1414、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就是(B B) A同时富裕 B先富带动后富 C富裕程度完全平均 D同等速度富裕起来 1515、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是(、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是(A A) A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B 追求最高利益 C 采取一切手段致富 D 只要有利可图就干 1616、邓小平提出的处理、邓小平提出的处理“先富先富”与与“共富共富”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的基本指导原则是(C C) A大体平均,略有差别 B允许一部分地区、一

6、部分人先富起来 C“两个大局”思想 D允许和承认人们收入方面存在差别 171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C C) A迫切问题 B主要问题 C根本问题 D重要问题 18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A A) A农村 B乡镇 C中小城市 D大城市1919、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B B)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 D完全由自己来创新 2020、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是(、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是(D

7、D) A市场调节就业 B政府促进就业 C国家安排就业 D劳动者自主择业 第九章 1、列宁说: “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 A ) A.文盲影响了他们实际参政议政的能力 B.文盲不能参政议政 C.文盲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D.文盲与有文化的人不能享有同等参政议政和权利 2、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B )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D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8、 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C ) 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D ) A、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 B、坚持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C、坚持各民族的团结合作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十章1 1培育培育“四有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四有四有”的核心和精神支柱是的核心和

9、精神支柱是( A )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2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C C ) 。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 3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D D ) 。A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C道德建设 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4 4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 B B ) 。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的

10、伟大复兴 D实现大同社会5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 B B )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B整个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的问题6 6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体现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体现是( D D ) 。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 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精神7 7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是(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是( A A ) 。A科技竞争 B教育竞争 C创新能力竞争 D经济实力竞争8 819561956 年年 4 4 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

11、是(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 C C ) 。A团结批评团 B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9 9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 D D ) 。A文化复古主义 B民族虚无主义 C完全吸收 D批判地继承、发扬1010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B B ) 。A集体主义 B改革创新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1111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B B ) 。A建设

12、社会主义新农村 B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D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121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A ) 。A体制机制创新 B发展经营性产业 C改革文化产业 D创新主体第十一章 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 B )的观点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2 2党的(党的( B B )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作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作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3 3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对构建社会主义

13、和谐社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 C C ) A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B B )现代化 社会和谐 按劳分配 公有制 5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C C )发展 协调利益关系 中国共产党 民生状况改善 6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

14、点和落脚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B B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 发展民主 坚持对外开放 7 7 ( C C)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荣辱观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 A A )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期任务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与历史上的和谐社会一致 9 9社会和谐首先是(社会和谐首先是(B B )加强党的建设 要发展 协调利益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 10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这是(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