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苏科版物理八上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98751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苏科版物理八上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3苏科版物理八上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3苏科版物理八上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13苏科版物理八上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13苏科版物理八上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苏科版物理八上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苏科版物理八上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http:/,信息快递,http:/,刻度尺,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光屏、,实验器材,http:/,烛焰、透镜、光屏“三心”同高的目的: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央,否则由于光屏大小有限,有可能在光屏上找不到像。,1、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上:_。,蜡烛、凸透镜、光屏,2、点燃蜡烛,调节透镜、光屏的_,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_,即它们的_大致在_。,高度,中心,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实验步骤,同一高度,http:/,4、保持透镜位置不动,使物体从远处逐渐向透镜靠拢。为便于计算u、v,应先把物体放在整数刻度线处,再仔细调整光屏的位置,分别在光屏上找到

2、:倒立缩小的像、倒立放大的像,测量并记录物距u和像距v。,3、将光源移到光具座最左端,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间,仔细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找到明亮而清晰的像,测量并记录物距u和像距v 。,实验步骤,http:/,http:/,5、保持透镜位置不动,使物距u等于2倍焦距(u=2f),再仔细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的像,将像距v 、像的性质填入下表;换一个焦距f5cm的凸透镜,重复上述步骤。,实验步骤,http:/,信息快递,实像是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http:/,F,2F,F,2F,O,6、物体移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记录实验现象 。,撤掉光屏,从原来放光屏的这一侧向

3、透镜看,通过透镜直接观察烛焰。,实验步骤,http:/,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http:/,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http:/,f2f 倒立放大实像,http:/,u=f 不成像,http:/,u2f,fv2f,fu2f,uu,u2f,2fuf,等大、倒立、实像,v=2f,u=2f,缩小、倒立、实像,2fvf,u2f,成一点,像与物异侧,v=f,u= (平行光),表格,http:/,凹透镜始终成一个 的 像,正立、缩小,虚,http:/,交流与合作,3.凸透镜成实像、虚像时 ,随着物距减小,像距怎样变化?像又怎样变化?,随着物距减小,实像像距

4、增大,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1.凸透镜成的实像有什么共同点?,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2.凸透镜成的虚像有什么共同点?,http:/,4.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情况下成实像?什么情况下成虚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5.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交流与合作,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实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且大于1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放大的虚像,,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http:/,6.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向透镜前进,像就远离透镜后退,物和像的距离总是

5、保持不变吗?物和像运动的速度相同吗?,物从无穷远向2倍焦距处前进时,像从1倍焦距处后退至2倍焦距处,像和物的距离不断减小,物运动速度大于像运动速度;,交流与合作,物从2倍焦距处向1倍焦距处前进时,像从2倍焦距处后退至无穷远,像和物的距离不断增大,物运动速度小于像运动速度;,像和物的距离有最小值,L=4f。,http:/,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儿跟着物体跑。,http:/,http:/,(1) f=20cm u=30cm 则v的范围?像的性质?,(2) f=15cm u=4

6、0cm 则v的范围?像的性质?,(3) f=10cm u=6cm 则v的范围?像的性质?,(4)在光具座上,光源对准零刻度线,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放在30cm的刻度上,则光屏在什么位置可以看到怎样的像?若将透镜移至20cm处,则用光屏在什么范围内可以找到像?,练习,http:/,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呈现烛焰的像。则原因可能是_。,光屏与烛焰、凸透镜的光心不在同一高度。 烛焰恰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烛焰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烛焰虽在焦点以外,但距焦点很近,使所成的实像像距过

7、大,超过了光具座的长度。,http:/,通过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是( ),A物体本身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用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http:/,http:/,下列哪些量不能被放大镜所放大?( ),A线段长度 B圆圈面积 C角度大小 D报纸上字的大小,C,http:/,1、放大镜是一个焦距较_的凸透镜,使用时,必须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_以内,透过凸透镜能看到_、_的_像,2、一烛焰放在离凸透镜30cm的主光轴上,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若把烛焰放在离透镜10cm的主光轴上,可通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_

8、,3、在圆形鱼缸里养的鱼,从侧面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一个_,所看到的“鱼”是鱼的_,短,焦距,正立,放大,虚,放大镜,虚像,http:/,1、体温计的横截面是个_形,每个棱相当于一个_,看到的水银柱将比实际的_(选“粗”或“细”),2、放电影时,银幕越大,放映机离银幕应该 ,当银幕上的像不清晰时,需要调节 银幕上的像相对于观众来说是放大的 像(填“虚”或“实”),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在实验中,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当光屏在1.8倍焦距处时,屏上有清晰的实像,当光屏沿主光轴移动到另一位置,结果不论怎样移动蜡烛,屏上均无清晰的像光屏的位置

9、至少移动了_cm,越远,镜头跟电影胶片之间的距离,实,三角,粗,放大镜,8,http:/,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4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物体再向透镜靠近25cm时,它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 B正立的 C放大的 D缩小的,http:/,http:/,一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放在离透镜8cm处,则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应是(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http:/,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轴向焦点移动过程中,则( ),A一直成正立的像 B所成的像由缩小变成放大 C像距

10、不断变大 D所成像始终是放大的,http:/,放映幻灯时,要在银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F”像,应插图中的图片( ),http:/,投影仪的结构,http:/,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光屏上没有像,需要重新调整光屏位置才能有像呈现在光屏上,B,http:/,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像 B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 C观察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像

11、 D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http:/,1、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 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http:/,(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3)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http:/,2、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 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 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http:/,3、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 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 的情况是 ( ),解析: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 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http:/,4、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蜡烛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 )A、一定小于15cm B、一定大于30cm C、一定大于15cm D、可能等于15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