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乘《吴中书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98129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乘《吴中书事》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杨乘《吴中书事》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乘《吴中书事》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乘《吴中书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乘杨乘吴中书事吴中书事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11 分)吴中书事杨乘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蠢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翎(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847 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 5 分)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

2、”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额联“名归范鑫五湖上”指的是范暴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 “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 “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思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E.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领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答案:(一) 、 吴中书事 【答案】D(选对 1 项 2 分,选对 2 项 5 分。多选,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

3、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C 项中“想象”错,许久无人路过的香幽小径,落叶层层,新叶尚小,破败的长廊只有空空的回声和清冷的明月;D 项中“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错,在政事上不得志,也有对朝廷政治统治不思进取的不满,寻不到志同道合的人。15. (1)愁: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的伤感;对国运渐衰、世事难测的感叹。(2)表现:对比。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的悲伤之情。运用典故。通过范暴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羡慕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无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 (6 分)“愁“2 分,表现手法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