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物理生物历史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59718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地理物理生物历史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物理生物历史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物理生物历史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物理生物历史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物理生物历史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地理物理生物历史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地理物理生物历史数学期末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复习资料 )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颌骨、头骨 听觉神经 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为了保证休

2、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dB。 (2)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 )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0 ; 沸水的温度 100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所有浸没 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读: 1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 3 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

3、态变成固态的过 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 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 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 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 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温度不断下降。 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1 沸腾: 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

4、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沸腾条件:达到沸点; 继续加热。 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 蒸发: 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 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 气” 、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 1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关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海拔越

5、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 (3)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10 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3元电荷: e = 1.6 10 19 C 二要点知识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 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 、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 2光源: 1 自榷意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 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 (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

6、平面内(三线同面)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 i=入射角 r 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垂直)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虚像)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红外线摇控 杀菌作用 红外线夜视仪 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 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 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请帮我钙的吸收

7、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2f 不 成 像 u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缘故。 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为负) ;远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凸透镜为正) 。 8

8、透镜焦度:=1 / f ( f 焦距初二 上册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第 1 课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 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 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 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 月在虎门 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 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是中

9、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1856-1860 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 圆明园.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 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 8 页表格和第 9 页图掌握) 3.1851-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 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 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第 3 课 收复新疆 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 和防务,1884 年

10、,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 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 地化程度. 第 5 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900 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 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 6 课 洋务运动 1.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 产技术,创

11、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 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 北织布局等.从 70-80 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 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 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评价洋务运动(第 30 页内容,重点掌握) 第 7 课 戊戌变法 1.1895 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2.1898 年 6 月到 9 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 想五个方面掌握. 第 8 课 辛亥革命 1.1894 年

12、,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 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 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 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 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11 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 9 课 新文化运动 1.1915 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 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

13、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 股思想解放潮流. 2.1918 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 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 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 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 10 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

14、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 月初,上海工人举行 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 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921 年 7 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 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1922 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 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5、. 第 11 课 北伐战争 1.1924 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1926 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 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 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3.1927 年 4 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 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 12 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的第一枪. 2.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 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1934 年 10 月到 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 略转移,进行长征. 2.1935 年 1 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