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585081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提琴的愉快教学法赵 莉摘要:小提琴演奏是音乐表演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小提琴专业教学的 实际出发,通过对小提琴演奏表现和心理素质的启发和引导中,探求小提琴轻 松、愉快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完成小提琴专业训练的目的,是器乐演奏 教学中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提琴;愉快教学;演奏技巧;心理素质小提琴常常被认为是所有器乐中最难掌握和演奏的一种。自十七世纪意大 利克莱蒙那的提琴工匠制造的优质小提琴取代了古提琴之后,小提琴的演奏技 巧在作曲家、演奏家努力下得到了飞速发展。时至今日,小提琴的演奏艺术更 是丰富多采,达到了辉煌、完美的境地,令人叹为观止。在世界科学技术高度 发达的今天不少东西都可以用计

2、算机等现代化的手段来实现。计算机可以模 仿出任何一件乐器的音色,可以编排出精确、完整的音准和节奏,却代替不了 人们在演奏中的情感表达。因此小提琴演奏的训练,虽然经过三、四百年的总 结和提高,人们掌握了演奏的规律性和科学性,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要用最原始 的办法-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的起落,一弓、一弓的空弦这样极其枯燥的训练 来完成。这对于年轻的、学习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如 何采用一种轻松而有兴趣的办法,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小提琴技巧的各种训练, 抒发和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是我们小提琴专业 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这里,我想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谈谈小提

3、 琴的愉快教学法。 1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发展中的愉快教学 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发展好比是一座金字塔,它需要有宽大、稳固的基础。小 提琴专业演奏的程度越高,其难度也就越大。如果没有扎实、稳健的专业基础, 很难达到高级的演奏水平。然而,小提琴的基础训练是极其枯燥乏味的,尤其 是有些手指、弓法的机械性训练更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和信心。因此,在小提 琴专业教学中,寻求愉快、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理念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 因材施教,选择灵活、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小提琴教学的体系中,常常会提出一些规则和要求,让每一位小提 琴演奏者严格、刻板地按这些要求去做,当然,这也是学习小提琴打好基础的 必然需要。但如

4、果这些规则是强求的、一成不变的,这就违反了自然的法则。 小提琴和其他任何艺术一样,要适应各种具体的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生理、心 理上的不同特点和他们对乐器、音乐的态度。教师要善于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 加以区别对待,困材施教,选择灵活、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曾经 对我班上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材施 教,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 的。 善于激发学生的演奏能力:对能力强的学生给予大量的乐曲和练习,最 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能量和创造力;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则给以相应的训练曲 目, “精读”重点作品,帮助他提高演奏质量,提高其举一

5、反三的演奏能力。 音乐的产生与作曲家所处时代、地区及其民族、情感相关,必然会形成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性格优势,给不同个性的学生演奏不同风 格的音乐作品,对其专业技巧的发展会产生许多有益的作用。如给性格热情、 奔放的学生演奏风格浓郁、情感夸张的乐曲,给性格内向、细致的学生演奏优 美流畅、感情细腻的作品,有助于发挥他们的性格特征,将乐曲表现得完美、 感人;反之又可以弥补他们性格的不足,使学生演奏风格更为全面、完善。 客观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演奏程度,给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阶段性要 求和近期目标。在小提琴专业学习漫长、艰难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过高要求 学生,会使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最终导

6、致“望而生畏”的不良后果。教师 要提出的是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近期目标,使学生有能力完成的同时 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那么,通过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会很有信心地走向 专业学习的更高层次。 在指导学生学习较难作品时,要采用一些“以大化小” 、 “以难化易”的 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和把握乐曲中的技术难点。通常一部结构庞大、技术复杂 的协奏曲、奏鸣曲或大型独奏曲,其包含的技术难点都可以在音阶、练习曲等 基础练习中找到,采取“以大化小” 、 “以难化易”的办法,帮助学生层层解剖 技术难点,找出关键使学生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掌握并完成他们原本不 敢演奏的大型曲目。 12 改变教学理念,以掌握新的演

7、奏技术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掌握得是否准确、规范,是决定演奏者的技术能否提高, 并达到更高的水平。基础阶段训练中形成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毛病,似乎不会 影响学生近阶段的演奏,但它确实是一块“绊脚石” ,最终会成为其技术攀登中 不可逾越的障碍。在专业的小提琴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 在考入专业学校前,都已经有了五至十年的业余训练,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在 训练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带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毛病。面对一个在演奏技术上 有许多毛病的学生,按照传统的教学习惯,你会对他说:“你这不对,那也不 对,必须停下来,改掉这些毛病。 ”学生便会不知所措,思想背上包袱,甚至造 成心理障碍

8、,对学习小提琴专业失去信心。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教学的理念,从 “学本领”的角度来启发学生,在让一位学生在学习一种新的演奏技术的同时, 克服和改正其存在的问题和毛病。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演奏时右手 抬大臂压手腕,整个手臂紧张、僵持,发音压抑而失去光泽;有的演奏时呈敲 击状态,几乎每几天就要拉断琴弦。我采用了“寻找好的发音”的办法来纠正 他们的紧张状态,发音好其运弓的动作、感觉一定是正确的,因此只有右臂的 放松、下沉才能找到好的发音。通过帮助他们寻找和辨别好的发音,使这些学 生掌握了正确的运弓,右臂一旦松弛、下沉,音色更加优美、自然,由于有了 正常的震动,琴弦也不断了。对于演奏中习惯压手腕,

9、腕部硬的学生,我运用 控制跳弓的训练来解决这个问题,控制跳弓需要右手手腕抬有一定的高度并十 分松弛,这正好可以纠正右手“压手腕”的毛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 比较明显。在学习一种新的演奏技术的同时克服改正存在问题和毛病,会有 利 于学生产生掌握、驾驭“新本领”的愉悦,从而使他步入正规,增强对演 奏专业学习和攀登的信心。 13 保持放松的演奏状态,追求音乐演奏的合作关系和完整性 小提琴( 小提琴家教: http:/ )演奏需要保持放松的 演奏状态,这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小提琴演奏技术因素是多么的重要,但更重 要的仍然是要有放松的演奏状态,即身体各部分器官的互相依赖、协调平衡。美国著名小提琴教育

10、家格拉米安在小提琴演奏和教学的原则一书中指出: “演奏的良好成果由三个因素决定,生理因素、精神因素和美学的感情因素” , 而其中的生理因素就包括人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别是演奏的形体、手臂、 手指和肌肉组织的柔韧性。这里的“柔韧性”指的就是放松。但我们知道,在 演奏中,绝对的放松是不存在的,我们要求学生体会形体的松弛、手臂的下沉 和左手指的起落弹性,则是保持放松演奏状态的基本条件。小提琴演奏的姿势 被认为是音乐表演艺术中最优美的一种,协调、平衡的演奏状态能充分体现小 提琴演奏的形象美感,这正是音乐表演艺术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此外,小提琴还是一种以主调音乐为主的单旋律乐器,除无伴奏小提琴音 乐

11、外,演奏中需要有乐队协奏或钢琴伴奏,因此,演奏者对他的伴奏部分必须 有更多的了解。匈牙利小提琴教育家卡尔弗莱什在小提琴演奏艺术中说 过:“只单纯研究一个作品的小提琴独奏部分,而不知其(整个乐曲)的和声结 构(指伴奏部分)等于一个扮演罗密欧的演员只知道背诵他自己的台词而从来未 见过朱丽叶。 ”因此,作为小提琴的专业教学,在演奏协奏曲、奏呜曲、大中型 独奏曲等经典作品时,不能只注重小提琴独奏的部分,要尽可能地合上伴奏地 去演奏。在帮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的同时,全面了解作品的和声结构和整体效 果。器乐作品的主奏和伴奏是支撑乐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之间的合 作常常是独奏乐器和乐队(或钢琴)之问的互

12、补。每当学生完成首乐曲,我 都会创造机会指导学生与钢琴伴奏合作,并参加各种演奏会。每次演出成功, 无论是小提琴学生还是钢琴学生的情绪都会变得十分激动,他们在完美的合作 中感受到一种不可抑制的成功喜悦。 2 小提琴演奏表现及心理素质的启发和目导中的愉快教学 音乐表现是所有器乐研究的最终目标,而演奏技巧则是为达到这个目标所采 用的手段,是用来完成艺术性表现内容的工具。一个成功的小提琴演奏者,仅 有高超娴熟的演奏技巧是不够的,他需要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通过自身的乐 感和有创造的想象力来表达音乐的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音 乐气质。才能演奏出完美的、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而演奏者表现及心理素质

13、 方面的能力也必须在教学的不断启发和引导才能达到。 21 了解和把握小提琴演奏作品的背景和风格 小提琴诞生于意大利,但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西洋乐器,得到了世界各国人 民的喜爱。几百年来,世界各国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为小提琴这件优美感 人的乐器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不乏有协奏曲、奏鸣曲、组曲、浪漫曲、叙 事曲,各种大、中、小型的独奏曲以及无伴奏小提琴音乐。由于他们所处的时 代、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个人所处的地位、经历各异,其音乐作品会形 成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充分了解和把握作品的背景和风格是能否演奏好一部作 品的基础。巴赫、亨德尔是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代表为器乐脱离声乐成为形式 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小

14、提琴作品具有和谐、均衡、方整、匀称的风格特点;尤 其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作品更是融和弦、复调为一体,把小提琴这种单旋律乐 器扩展到和声、多声部的领域。古典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小提琴作 品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特点明快、欢愉具有典型的主调和声风格。浪漫时期 的作曲家以其丰富、强烈的个性在其作品中倾诉内心情感表达自我意识。现 代作曲家的作品更是追求调性、节奏的变异,表达现代生活节奏带来的刺激、 狂燥的精神气质。小提琴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多 听、多读作曲家的同类和其他作品,把握好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使学生在完成这部作品的同时掌握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并从中感受到小提琴专业学习的

15、 乐趣。 22 激发小提琴演奏表现的乐感和欲望 小提琴( http:/ )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奏者通 过演奏把乐曲以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以实现音乐作品的审 美价值。由于在乐谱上的音乐作品是静止的,它需要通过演奏才能赋予生命, 这就需要演奏者的“二度创作” 。在小提琴作品的“二度创作”中,乐感的发掘 和发展则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乐感是演奏者体验音乐感受、表达音乐情感语 言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心理过程,它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存在天资上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仔细观察、研究每一个学生在演奏中的音乐感情处理,使用相应有效的 途径去培养和激发他的乐感,以更好地完成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小提琴

16、演 奏的乐感培养和激发可以从作品的内容、风格人手,也可以通过作品的意境、 气质进行分析,鼓励学生从作曲家创作意图出发,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音乐作 品的内涵。人们常说:“演奏者只有感动了自我,才能感动听众” 。当学生能够 相当投入而且非常成功地演奏一部小提琴作品,那种自我陶醉、自我成功的感 受就会引起表演欲望的产生,大有在听众面前“表现” 、 “炫耀”的愿望,这正 是我们从事音乐表演专业所需要的激情和表演欲。 33 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小提琴演奏的心理素质问题也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由于演奏是一 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演奏中各种心理因素如:想象、情感、意志、思维等 等对演奏的成功于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教师还必须是 一个好的心理医生。一般来说,小提琴专业学生通过七、八年的专业训练,他 们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术,能够很好地演奏大、中型的小提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