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湘教版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7575816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湘教版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5湘教版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5湘教版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5湘教版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5湘教版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湘教版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湘教版政治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教材知识导航 考标要求 知识网络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梳理 考题剖析 最新真题精编,教材知识导航 考标要求 1.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树立宪法意识。(理解 法律教育:法律与社会秩序) 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识记 法律教育:法律与社会秩序) 3.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理解 法律教育:法律与社会秩序),4.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运用 法律教育:法律与社会秩序),知识网络,建设

2、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尊重宪法开始树立法律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_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树立宪法意识,我们也有监督权,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监督 我们行使监督权,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_、_的方面 宪法具有_的法律效力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最根本,最重要,最高,宪法是_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也是_的最高行为准则违宪行为,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宪法是国家 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最高 的行为准则,公民,宪法与我们的生活_ 宪法就在我们身边 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有法可

3、依的要求和地位 有法必依的含义和要求,执法必严的要求 违法必究的要求,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 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 _是法治的关键,依法行政,树立法律的权威,监督的重要性 法律监督是广泛的、多渠道的 公民享有_中学生也有监督权 积极行使监督权 采取不同形式行使监督权,监督权,法律实施与 司法公正需 要监督,我们行使 监督权,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梳理 第一节 从尊重宪法开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原因(P74)(13株洲14,常德14) (1)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4、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12张家界11)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第二节 树立法律的权威,依法治国的含义14张家界17涉及,14湘西26(1)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正当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P7881)13娄底26涉及,张家界23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5、、违法必究。14湘西26(2)涉及,(2)做到有法可依,必须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得到遵守和执行。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2益阳7,株洲28(1),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依法治官、依法治权。(P81)(13株洲19),依法行政的重要性(P81) (1)在法治的国家里,各种政府机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着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权力

6、,行政人员是国家法律实施的最直接的体现者,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重大。 (3)政府能否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第三节 我们也有监督权,在我国,法律监督的渠道(P86)法律监督是广泛的、多渠道的,包括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法律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等。,中学生享有监督权(P8687)13常德24(1);12张家界12 (1)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13益阳16(1) (2)中学生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与社会生活中的违法和不公平的现象作斗争。,中学生如何行使监

7、督权?(P88)14益阳20(3),张家界26;13张家界33(2)涉及; 12株洲28(2) (1)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依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形式行使监督权。例如,我们可以采取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2)不论我们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合乎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的。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行为都是非法的。13益阳16(2),常德24(2),考题剖析 例1(14娄底20,2分)因为拖欠多名员工巨额工资后潜逃,某木器制品厂老板冯某、

8、某砖厂老板唐某、某瓷器厂老板李某于今年分别被抓。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分别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一年半和两年零三个月。这是我国刑法“恶意欠薪”入罪以来,该市法院首次宣判的该类型,案件,该市法院首次宣判的该类型案件,这体现了( ) A. 刑法可以保证每个公民都不违法犯罪 B. 公民只要违法就一定会受到刑法的处罚 C.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D. 刑法是我国最严厉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C,【解析】考查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解题思路:我国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犯罪应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的作用,并不能保证每个公民不违法犯罪,A错误;我国刑法

9、并不对所有违法行为都处以刑罚处罚,只有触犯刑法才以刑罚处罚,B错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首要地位,不是刑法,D错误;本题表面来看是反映刑法在打击违法犯罪上的作用,实际体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要求。,例214益阳20(3),4分材料一:益阳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表,材料二:益阳市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5以上,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定目标

10、以内,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作为益阳市民,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监督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是否履行了职责?,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反映情况;通过网络举报等。,【解析】考查点:行使监督权的途径。解题思路:从设问类型上看,属于“做法类”;从主题来看,是考查“监督权”的知识。通过题干中的“哪些途径”,“监督”等关键词,可以联系教材行使监督权的途径这个知识点来回答。,最新真题精编 (14滨州17)谜语: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谜底应是( ) A. 立法法 B. 环境保护法 C. 刑法 D. 宪法,D,【解析】考查点:宪法

11、的地位。解题思路:“排行我老大”说明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说明这部法律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由此推断,这部法律是宪法。,(14湘潭10)反腐败要做到标本兼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彰显了党和国家依法惩治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十八大”以来,不少“老虎”与“苍蝇”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事实表明( ) A. 违法必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B.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法律是打击违法犯罪、调解纠纷的最佳方式 D. 法律只对全体党员干部具有普遍约束力,B,【解析】考查点:依法治国。解题思路:执法必严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

12、,选项A是错误的;法律是打击违法犯罪、调解纠纷的最后方式,不一定是最佳方式,选项C也是错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选项D是错误的;坚决反腐,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表明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4张家界26)小勇同学就我市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管理征求意见稿,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积极建议。( ),(14湘西26,9分)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10月25日,案二审在济南宣判,山东高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1)公审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方略?(3分),依法治国(3分),(2)我国严惩腐败高官说明了什么?(6分),说明了我国反腐败的决定和力度非常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权威不容挑战,无论官职多大、地位多高,只要违法犯罪,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依法治国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每个要点记3分,只要答对2个要点记满分6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最高可记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