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装备设计一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7571530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221 大小:7.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装备设计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机电装备设计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机电装备设计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机电装备设计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机电装备设计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装备设计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装备设计一(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电装备设计,Design for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第一章 机电装备创新设计方法 2 第二章 机电装备传动系统设计 6 第三章 机电装备传动部件设计 6 第四章 机电装备支承及导轨设计 4 第五章 机电装备伺服系统设计 5 第六章 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化 5 第七章 物流系统设计 3 第八章 典型机电装备设计 15,内 容,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林述温.机电装备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参考书: 1 姜培刚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戴曙主编.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3 海特传动工业

2、集团.直线运动专辑.天津:海特传动工业集团 4 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编委会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 要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是研究如何利用系统设 计原理和综合集成技巧,将机械系统、驱动装置、 传感检测部件、自控和信息处理系统等机电一体化 要素组成各种性能优良、可靠的机电装备。内容以机为主,机电结合。学习相关的设计理 论和方法、典型机电装备的设计和课程设计,增强 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融合能 力,为毕业设计及今后在中小型机电装备设计方面 打下基础。,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应先

3、学完机械设计、机械原 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控加工技术、机 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 术、机电控制技术等课程。后续要完成的教学环 节是毕业设计。在掌握机械结构的基本原理、典型机械的加工工艺 等,具备一般机械结构的设计能力以及融合上述课程的 基础上,对机电一体化装备的设计方法、传动设计、部 件设计、系统设计以及机电一体化装备进行介绍,知识 体系更加实用和具体,机电结合的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 注意共性问题每一种机电装备,都是以机为主,在其机械功能 的基础上,扩展了控制或检测部分,因此,机械部分 是构成装备的共性问题。 注意课程主线不管是简单装备,还是复杂装备,如何进行合 理有

4、效地设计是课程的主线。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做好相关实验,在实验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的方法,注意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有关事项及纪律要求,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成绩考试笔试成绩80%实验成绩10%作业成绩10%,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做好重点内容的笔记。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掌握每次课的要点。 按时完成作业,不抄作业,每章结束后交作业。 有疑难,应及时答疑。 三次旷课取消考试资格,第一章 机电装备创新设计方法,1.1 绪论 1.1.1 概述通过下面的图片,了解回顾机电装备的发展历 史。1785年蒸汽机在纺织厂使用。1873年出现的第 一台凸轮控制车床,开始了机械自动化的进程。,20

5、世纪制造业的变迁,从手工作坊到机械工厂,从单件小批到大量生产,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机械化生产可以实现零件互换,大量生产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20世纪初的制造车间,由集中动力源驱动的架空天轴,变速用的 多级带轮,带传动,工人操作车床,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不安全,拥挤、昏暗、嘈杂,“奔驰”汽车博物馆的车间模型,带传动,架空天轴,车 床,砂轮机,锯 床,铣 床,直流发电机 -电动机组,将动力分配到不同设备,20世纪50年代的机床(1),普通车床:回转体加工、螺纹加工,主轴齿轮变速箱,进给齿轮变速箱,溜板箱,刀 架,主 轴,尾 架,20世纪50年代的机床(2),万能升降台铣床:平面加工、成形加

6、工,摇臂钻床:钻孔、铰孔和攻螺纹,牛头刨床:平面加工、沟槽加工,外圆磨床:高精度圆柱表面加工,多轴加工专用组合机床,工件:C6132车床主轴箱体,16根主轴从两面同时加工2个零件,进给驱动采用电气液压控制,我国第一台组合机床 UT-001 大连机床厂1957年为济南第一机床厂制造,多主轴加工,效率显著提高,机械、电气、液压综合自动化,组成自动生产线的基本单元,90年代的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数控系统,机床主轴,回转刀架,大型数控龙门铣床,机床主轴,数控系统,卧式加工中心刀具自动交换托板自动交换,机床主轴,刀 库,托 板,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刀 库,机床主轴,电火化加工机床,激光切割机床,工业机器

7、人,特种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注塑成型机,液压机,冲床,灌装流水线,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型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应 用到机械工业中,使机械工业突飞猛进发展。 微电子技术控制的机械、仪器和军械装备; 柔性制造线FML、FMS和自动化制造系统等。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适应了市 场对产品多样化的要求,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当今,机械装备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成为机与 电高度融合的整体,不仅成为人类体力的延伸,而且 成为人类智力的延伸。,1.1.2 本课程研究对象 定义:机电一体化装备简称机电装备,是指将机械系 统、液压、气动系统、检测部件、微电子自动控制系统 和驱动装

8、置以及信息处理技术按系统工程和整体优化的 方法组成满足特定功能要求的有机整体。特点: 机电装备的结构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机械装备; 传感器和微电子控制系统成为现代机电装备重要组 成部分; 机构学和微电子学有机融为一体;(Mechatronics),1.1.3 机电装备组成,由四个部分组成。 1 机械系统是机电装备中的传动机构和工作执行机构。 要求:重量轻,体积小,精度高,刚度大,摩擦、磨损小及动 态性能好。 技术支柱:应用力学、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 研究的热点问题: 机械零部件的静态、动态刚度和热变形的研究; 提高关键零部件的精度;(精密滚动导轨、精密滚珠丝杆、高精度主轴轴承和高精度齿轮

9、) 超精加工和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 零部件的模块化和标准化等。,2 驱动系统既是动力源,同时还接收控制信息,以实现转向、 转速、位移的可控。分类:各种电动、气动、液压等直接执行装置。机电装备中,步进电动机、伺服电动机、液压马 达和气马达等执行元件的精度、可靠性要求更高,响 应速度更快。研究的问题: 提高机电转换件的精度、可靠性和快速响应性; 提高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分辨率和灵敏性; 变频调速、电子逆变和矢量变换等技术的研究; 高性能直线电动机的研制。,3 传感与检测部件装置在机械的各敏感部位,实时采集温度、速度、 力、振动、声学与光学信号,及时反馈给控制系统,实 现对机械工作的实时控制以及对工作状

10、态的监控。 研究的问题有: 提高各种敏感材料和元件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改进传感器结构; 开发温度与湿度,视觉与触觉功能兼备的复合传感 器; 研究具有自诊断与自动补偿功能的智能传感器。,4 自动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通过该部分传递信息流,进行决策,保证全系统 的协调工作。包括: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自 适应控制及自诊断、仿真、校正、补偿、再现检索 等。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的理论 基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应用和实施提 供了条件。,研究的问题有: 自适应控制研究; 柔性自动化仿真技术的研究; 自诊断监控技术及容错技术的研究; 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机械智能化是当今机电

11、装备发展的重要趋势。,1.1.4 机电装备的分类,包括: 加工机电装备; 包装机电装备; 仓储输送机电装备; 工业机器人; 自动导引车系统(AGVS); 塑料成形机电装备; 皮革机电装备; 纺织机电装备等。,1.2 设计类型,机电装备设计可分为:创新设计、变型设计和组合 设计等类型。创新设计:依据市场需求发展预测,在无样机可供 参考的条件下,根据对新产品预期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 标,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已有技术成果进行创新 构思,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电装备 的一种实践活动。包含两部分: 改进完善现有机电装备功能、技术性能、经济性和适 用等; 创造设计出新机器、新产品,以满足新

12、的生产需要。,机电装备创新(Innovation)设计建立在现代机械 设计理论、机电一体化系统理论、微电子技术、自动 控制理论和信息技术基础上,并吸收认知哲学、思维 科学、设计方法学、发明学和创造学等相关学科有益 的设计思想与方法,经过交叉而成的一种设计技术和 方法。, 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创造性劳动,设计的本质 就是创新。 设计是一种从构思到实现的过程。 人类的一切物质文明都是设计的产物。 当今世界,产品竞争日益激烈,而产品竞争说到 底是设计水平和制造能力的竞争。无怪乎有人惊叹: “21世纪将是设计的世纪”。机械设计可分为产品规划、原理方案设计(也称概 念设计)、详细设计和改进设计四个阶段。

13、传统设计:原理方案设计多采用直觉法、类比法、 试凑法或试验纠错法来进行。,详细设计:通常用工程图学、机械零件、机械 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子、电工等的基 础知识,完成产品的设计、计算,画出零件图、 部件装配图和总装图,亦称常规设计。通常是以古典力学为基础、大量采用经验数 据或半经验性的设计方法。按常规、传统的设计 方法,一项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花费较多的代价,设计效率低,产品的性能主要 取决于设计人员的经验、素质等因素,设计质量 和水平难以控制。,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机械创新设计和传统设计遵循同样的设计过程, 但绝不是重复和模仿; 要求设计者敢于怀疑,有所突破,充分发挥设

14、计 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利用已有科学技术的理 论、原理、方法、技术进行创新构思,追求新奇、新 颖、独特和非重复件的创造成果; 在总体方案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导性和 创造性作用,使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机械创新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探讨机械产品创造发明的机理、模式、过 程及方法,并尽量将其程式化、定量化,乃至 符号化、算法化,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结合 各种先进的分析和综合手段,提高设计效率和 质量。机械创新设计类型有三种:并发设计变异设计反求设计, 并发设计:从提出方案到完成设计全过程都是全新 的、探索性的创新设计。变异设计: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针对原有设计的缺 点或不足,或针对新提出

15、的要求,从工作原理、机构、 结构、参数、尺寸等内容进行变化,开发适应新要求的 新产品的创新设计。反求设计:在消化、吸收了先进产品的关键技术基 础上开发同类型新产品的创新设计。无论哪种设计,创新都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每一个 环节上突破常规惯例,追求与人不同的方案,提出新原 理、新方法、新机构、新形式、新材料等,在求异中寻 求创新,将设计者的智慧具体物化在每个设计过程中。,1.2.1创造原理,创新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创新技法)有数百 种,最常用的方法也有数十种。但这些方法从理论上 均源于一定的创造原理。即,任何创造技法的产生均 有一定的创造理论基础,而创造理论与实践结合产生 出来的可操作的程式、步

16、骤和方法,-创新技法。创造原理是指导人们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理 论基础,也是指导人们创造新技法的基本理论基础。,创造原理有以下几种:,1、组合原理组合现象十分普通和复杂。如组合机构、组合机 床;生活个如组合音响、组合家具等。将各种技术专长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形成企业、公司,能产生新技术、新产品; 将几片透镜组合在一起可组成望远镜、显微镜; 将碳原子以不向的晶格形式进行组合可形成金刚石 或石墨; “阿波罗”宇宙飞船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是有新突破的技 术,都是现有技术精确无误的组合结果。,组合方式分为几种类型:, 同类组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相似事物的组合。例如:双人自行车、捆绑式火箭也是同类事物的组合。多 根锯条并排在一起作为锉刀;用芦苇杆捆扎做成小舟等都是同 类组合在生活中的创造发明。 异类组合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事物的组合。如带万年日历的电话、带游戏机的手机;汽车可看成是发 动机、离合器和传动装置等各种不同机件的组合,航天飞机可 看成是飞机与火箭的组合。 附加组合指在原有事物中补充加入新内容的组合。例如现代汽车的发展并是经过不断的完善,逐步附加雨刮 器、转弯灯、后视镜、收音机、电视机、空调、电话而变得越 来越现代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