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 四年级 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56755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8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    四年级    上册信息技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河大版    四年级    上册信息技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河大版    四年级    上册信息技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河大版    四年级    上册信息技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河大版    四年级    上册信息技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 四年级 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大版 四年级 上册信息技术教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课课 题题 1、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课 型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信息的含义。 2、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 3、了解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的便利。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 2、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了解信息技术及信息的传递方式。 教学教学准备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操作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课堂生成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信息技术老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它的名字叫做信息技术。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信

2、息与信息技术,感知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二、任务驱动,讲授新知任务驱动,讲授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打开电视,看到的是什么? 坐车出行,公交车牌及路标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上课铃声告诉我们什么? 这些都告诉我们什么呢?对,这些全都是信息。 任务一: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信息。 1、出示问题一:什么是信息呢? 第 2 页 生:信息就是消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出示问题二: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第一页,小组内合作讨论,说一说生活中的信息有哪些? 3、集体汇报,再强调生活中的信息,通过更多的例子来使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 4、出示问题三:信息传递的途径即“媒

3、体”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后教师进一步举例说明,通过红绿灯、骑车尾灯、交通警手势、学校铃声、报纸、广播、电视、电话、有些动物身上的鲜艳颜色、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颜色、动作等具体的信息传递途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任务二: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 1、学习和认识信息信息传递的历史。 2、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什么是信息技术。 (传递信息的方法、方式、技术) 3、通过比较来体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便捷)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2页的“做一做”。 三、课外练习与思考三、课外练习与思考 1、尝试使用不同的信息技术传递信息。 (如:打电话、写信、做手势等) 2、计算机可以代替医生为病人分析病

4、情,做出诊断,并能为病人开出药方吗? 3、寻找生活中的信息及信息技术的使用,并写出具体通过什么信息技术手段获得了什么信息。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初次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你是怎么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 3 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传递的途径及获取方式有哪些?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课课 题题 2、初识好朋友、初识好朋友计算机计算机 课课 型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2、掌握开关计算机的方法。 3、了解在机房操作的要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计算机的

5、组成及其开关机的方法。 2、了解在机房的纪律卫生和操作要求。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合作讨论、自主操作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第 4 页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课堂生成 一、谈话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电脑。 师:对,但是你知道它都有哪些部件组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二、二、自主学习,初识计算机自主学习,初识计算机 1、谈话交流,了解计算机的作用 师:在我们学习计算机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计算机都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结合生活举例进行

6、强调,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和生活中, 计算机发挥着其无可比拟的巨大重要作用。 2、认识计算机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机都有哪些部件组成,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集体汇报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各自名称(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并从传递信息的方法、方式、技术等方面介绍四个部分的作用。 3、学会正确开启计算机的方法 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后,教师演示操作,并强调开机顺序及开机后的相关要求: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开启之后不要动计算机任何部位,等待计算机自动进入。 4、桌面的简单认识 5、学生了解简单的鼠标移动操作 6、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正确的关闭方法

7、第 5 页 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后,找学生演示操作,最后教师强调关机顺序,要记得关闭显示器,要让学生知道主机会自动关闭,不用再按主机按钮。 三、三、课堂操作练习课堂操作练习 师:下面请大家再次认真观察你面前的计算机,熟悉计算机四个组成部分名称及各自作用。 师:同学们可以自主操作一下开机和关机的方法,注意操作顺序哟!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技能呢?最后,老师希望大家能熟记我们课本第 8 页上的上机守则,共同营造良好的上机环境。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初识好朋友、初识好朋友计算机计算机 计算机由四部分组成: 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正确的开

8、机方法: 先打开显示器,再打开机箱电源。 正确的关机方法: 单击“开始”,选择“关机”,最后关闭显示器。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第 6 页 课课 题题 3、机灵的小鼠标、机灵的小鼠标 课课 型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鼠标的正确握法及基本操作。 2、了解鼠标指针的形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鼠标的正确握法及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鼠标指针的形状 教学教学准备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操作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课堂生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愿意介绍一位自己的好朋友跟我认识

9、吗? 在学生介绍后,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学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它认识一下呢? 用多媒体出示课题:机灵的小鼠标。 二、认一认二、认一认 师:同学们,一套常见的计算机,从外观看,它是由显示器,主机,键盘和鼠标组成的。我们把这些看是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请你找一找,你桌上哪个是鼠标,鼠标是做什么用的呢? 师小结:鼠标是操作计算机的常见设备之一,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操作。 三、摸一摸三、摸一摸 1、摸一摸鼠标,它应该怎么握呢? 第 7 页 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尝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进行集体汇报,总结鼠标的操作方法。 师小结鼠标操作方法:轻握鼠标,使鼠标的后半部分

10、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用食指控制左键,用中指控制右键。桌面上有一个小箭头,称为鼠标指针。 2、认一认鼠标的指针形状及含义。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鼠标指针的不同指针形状,先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含义,然后教师在讲解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动 师:同学们,鼠标的指针在显示器上会有哪些变化呢?请你参照课本,试着做一做。看一看鼠标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集体汇报:我来做,你来说 师:将指针移到开始按钮和我的电脑上,会出现什么? 师:双击我的电脑,会发生什么?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重点总结鼠标操作方法。 5、关闭计算机

11、 引导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自学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五、课外延伸五、课外延伸 师:下课后,请把鼠标的正确握法及操作方法告诉你的好朋友,看他是否知道,把你的收获和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吧! 第 8 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3、机灵的小鼠标、机灵的小鼠标 1、鼠标操作方法:轻握鼠标,使鼠标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用食指控制左键,用中指控制右键。桌面上有一个小箭头,称为鼠标指针。 2、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动。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课课 题题

12、 4、认识窗口、认识窗口 课课 型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打开窗口的方法。 2、了解窗口的组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打开窗口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了解窗口的组成及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演示法、自主操作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课堂生成 第 9 页 一、问题导入一、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鼠标的操作,你还记得鼠标有哪些基本操作吗? 生: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 师: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名字叫 Windows xp,那你知道Windows 的中文意思是什么吗? 生:意思是窗口。 师:

13、Windows 中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窗口来完成的。所以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窗口, 了解一下窗口的组成。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二、自主探究 (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让学生尝试右键打开窗口的方法。 (2)按课本图示打开“图画”窗口。 强调:菜单名后有三角符号时,表示有子菜单。当鼠标指向该菜单选项时,就会弹出下一组子菜单。 (3)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打开窗口的方法,相互学习。 三、认识窗口三、认识窗口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教师演示、讲解。 师:窗口就是指显示在桌面上的一个矩形工作区域。 师: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下,各种窗口的结构相似,一般由标题栏、控制按钮、菜单栏

14、、工具栏、工作区、状态栏等组成。 1、标题栏:位于窗口的第一行,用于显示当前应用程序或文档窗口的名称。 2、控制按钮:标题栏的最左边有一个小图标,我们称它为“控制菜单框”。单击此处会出现窗口操作命令菜单。 第 10 页 3、菜单栏:用于显示操作的菜单。它位于标题栏的下方,每个菜单都包括若干条命令。每一菜单项都有一个下拉菜单,通过这些菜单中的命令可以执行各种操作。(演示:“查看”下“详细信息”) 4、工具栏:是一组常用的命令按钮的集合。它们的功能和菜单中的命令一样,但操作更方便。如:复制、粘贴。 5、滚动条:滚动条包括水平滚动条和垂直滚动条两种。(演示后学生练习) 6、地址栏:用于说明当前窗口显

15、示内容所在的位置。 7、工作区:在此范围内可以进行各操作。 8、状态栏:位于窗口的末行,用于显示当前窗口的状态,显示窗口中所选对象的有关信息。 四、巩固练习四、巩固练习 同桌两人合作完成“我来指,你来说”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解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五、五、畅谈收获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认识窗口、认识窗口 1、Windows xp 的窗口一般由边框、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 工作区、状态栏等组成。 2、打开窗口的方法: (1)右击图标 单击“打开” (2)双击图标 (3) 单击 “开始” 指向“程序” 指向“附件” 选择软件 第 11 页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课课 题题 5、窗口的简单操作、窗口的简单操作 课课 型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窗口标题栏上按钮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移动窗口位置的方法。 3、掌握调整窗口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窗口标题栏上按钮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掌握移动窗口位置的方法。 2、掌握调整窗口大小的方法。 教学教学准备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演示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课堂生成 一、一、直接导入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窗口的基本结构,那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