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56441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核算方法体系(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本章内容,1,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2,产品成本计算方法,3,成本核算原则(要求)和假设,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内容: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本计算对象及其构成要素、成本计算对象及其确定、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成本核算假设。,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容是: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各方法的适用范围、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原则(要求)。 难点内容是: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和成本计算方法的形成、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和成本(支出)界限的划分。,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2、,一、成本核算的目的 成本核算是利用会计核算体系,对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分类,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目的:反映耗费、提供资料 成本核算包括生产要素成本核算、产品成本核算和期间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包括生产耗费的汇集与分配和成本的计算两个方面。 产品成本计算要按各成本计算对象汇集和分配费用,计算出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什么是产品的成本计算对象?,二、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概念。 产品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 1. 实体(产品形态):是指承担生产费用的客体的存在形式,包括某种(类)半成品和产成品。 2.

3、空间范围:是指产品存在的地点,包括全厂或封闭式车间和某生产步骤。 3. 计算期:是指半成品或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时间,包括日历月份和生产周期。,三、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根据,(一)由生产特点决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构成要素(客观根据) 1. 企业生产按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两种类型。 单步骤生产,又称简单生产。如发电、采掘。 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是全厂或封闭式车间、 产成品。,全 厂, 多步骤生产,又称复杂生产。如机械制造和钢铁生产。 (1)连续式复杂生产。 (2)装配式复杂生产。 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是生产步骤、半成品或产成品,2. 企业生产按生产组织特点,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

4、产和单件生产3种类型, 大量生产:固定重复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如纺织、酿酒、冶金和发电的生产。 成批生产:根据事先规定的产品数量和批别,轮番地生产几种不同规格型号产品的生产,如服装厂、机械加工厂的生产。 单件生产:根据订货单位的需要,进行个别的、性质特殊的某种产品的生产,如设备制造厂和轮船的生产等。, 产品生产工艺特点,决定了成本计算对象的空 间范围(全厂、某生产步骤)和实体(产成品、 半成品);生产组织特点决定了成本计算对象 的时间范围(日历月份、生产周期)。,(二)由管理要求决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构要成要素构成素(主观根据) 在单步骤生产条件下:计算单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在多步骤生产条件下:半

5、成品不对外销售、半成品商品价值不大,管理上不要求考核半成品成本。 根据管理要求决定是否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四、成本计算对象的形成,生产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决定了成本计算对象三个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1. 以“全厂(单步骤)某月份生产的各种产成品”为成本计算对象 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中,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是:全厂(单步骤)、日历月份、产成品。 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中,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是:全厂(视为单步骤)、日历月份、产成品。,2. 以“某生产步骤某月份生产的各种半成品或产成品”为对象 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中

6、,管理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是:生产步骤、日历月份、半成品或产成品。,3. 以“全厂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各批产成品”为对象 在单件小批单步骤生产中,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是:全厂(某一封闭式车间)、生产周期、产成品。 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生产中,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同上。,4. 以“某生产步骤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各批半成品或产成品”为对象 在单件小批多步骤生产中,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是:生产步骤、生产周期、半成品或产成品。 (有的教材上提到的成本计算对象只有前3种),五、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形成 企业

7、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成本计算对象决定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是划分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基本标志。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4种: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批分步法,(一)品种法 品种法(亦称“简单法”):是以“全厂(单步骤)某月份生产的各种产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适用范围: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和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二)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各步骤某月份生产的各种半成品或产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适用范围:管理上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三)分批法

8、(亦称“定单法”) 分批法:是以各批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其产成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适用范围: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和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四)分批分步法(分步分批法) 分批分步法:是以各批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其半成品或产成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适用范围: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这些方法有独立的成本计算对象和计算程序,分别适用于特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是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以外的各种成本计算形式,都是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展开的。,品种法和分批法为单步骤成本计算法,分步法和分 批分

9、步法为多步骤成本计算法。 有教材认为分批分步法是分批法与分步法结合形成的方法。 有人认为,基本方法只有简单法和分步法两种。, 在成本计算中采用的分类法和定额成本法不是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而是辅助方法。 1.分类法: 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方法。 品种分类法、分批分类法、分步分类法 2.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为了加强日常成本控制和计算成本而采用的方法。,六、成本计算对象与方法的行业特点 1. 商品流通企业 一般按商品类别进行商品成本的核算。 2. 运输企业 按各类业务以及业务项目、运输工具及其运行情况进行成本核算。 3. 施工企业 按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进行成本核算。 按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

10、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方法。,第二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选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批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分类法和定额法(标准成本法)。,二、设立成本核算账户和成本计算单 设立成本核算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自制半成品、预提费用、待摊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8个账户。 其他相关账户有: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1. “生产成本”账户 在“生产成本”账户下一般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 (1) 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基本

11、生产成本 耗费 转出 存货 在产品成本,成本计算单按产品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成本计算单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 表首部分: 成本计算实体:产品名称、种类和规格等。 成本计算期:生产周期(P58格式2)、日历月份(P58格式1) 空间范围:全厂、车间或生产步骤的名称(P168-169、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 产量、计量单位、废品量及其他指标,表2-2,产品成本计算单,_年_ 月,产品:_,完工:_件 在产:_件,计算期,产品实体,空间范围,其他资料,适用于品种法和分步法,表2-3,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 品名: 批量:,订货单位:_ 开工日期:_ 完工日期:_,产品实体,计算期,空

12、间范围,适用于分批法, 表内部分: 按成本项目设专栏或专行。(P58) 品种法和分步法下单内各大栏之间的关系:(P58格式1) 分批法下单内的内容(P58表2): 在采用定额成本法和单独核算废品损失时成本计算单的充实与改进,(2)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的概念。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按辅助生产部门或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账。, 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耗费,可以通过设置的“劳务成本” 账户进行核算。 可将“生产成本”账户分解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账户。后面介绍有关内容时,使用这两个账户。,2. “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 发生耗费 转出 各成本计算单 “制造费用”成

13、本项目 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该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 3. “自制半成品”账户,三、生产费用(耗费)的汇集与分配, 顺序经过6个阶段:要素费用、待摊和预提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汇集与分配及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在生产费用汇集与分配过程中,要审核和汇总原始凭证、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四、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五、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从“基本生产”账户贷方转出完工产品成本,转出的去向为: 1. 产成品入库:将成本记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 2. 完工产品对外销售:将成本记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借方。 3. 半成品入库:

14、将成本记入“自制半成品”账户的借方。 4. 半成品转入下一步骤继续加工:将成本转入下步骤“基本生产”账户的借方。,5. 完工原材料、包装物、专用工具入库:将成本记入“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账户的借方。 6.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将成本差异转入“产品成本差异”、“自制半成品成本差异”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7. 完工自制设备:将成本转入“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账户。 8. 对外提供劳务的成本由“劳务成本”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第三节 成本核算原则(要求) 和假设,一、成本核算原则(要求) 成本核算原则是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成本核算原则也是

15、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核算原则(要求)有11项。 (一)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要求对实际发生的耗费按实际成本计价。 (二)成本分期核算原则 要求成本核算期间与会计核算期间保持一致。,(三)合法性原则 要求企业在成本核算时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制度的有关规定,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的有关规定。 (四)重要性原则 要求企业在成本核算时区别核算成本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五)一贯性原则 要求企业采用的有关费用分配和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前后期必须一致,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动这些方法,以便前后期成本资料能纵向比较。,(六)权责发生制原则 要求企业成本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七)相关性原则 要求企业在成本核算时,按不同目的提供不同的成本资料。,(八)健全和完善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原则 要求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健全和完善基础工作,保证成本管理有效进行。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的内容有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定额管理、内部结算价格和规章制度。,1. 原始记录(P64-65) 原始记录是指经济业务发生时,最初记载经济业务的书面凭证。与成本管理有关的原始记录有:设备使用记录、材料物资记录、劳动记录、费用开支记录、产品生产记录。 2. 计量验收 利用一定的计量器具对财产物资进行计量,并检验和核实各种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