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5756109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行测》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考《行测》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考《行测》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考《行测》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考《行测》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考《行测》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行测》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3 国考国考行测行测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言语冲刺:阅读能力提分篇随着 2013 年度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日益临近,好多考生心理有点发慌,没复习的人纠结现在复习是否来得及,复习了的考生发现所取得的效果和自己的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都或多或少有些迷茫的感觉。为此,提醒大家,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是大家提分的最关键的时间点,一定要做到心静,抛开考试之外的干扰因素,专心的投入到有计划的备考中来。要做到高效的复习,首先一点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即考试考什么,我们就针对去复习什么!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根据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针对所有报考者进行的考试。通过测查报考者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

2、的基本能力,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像阅读的快速性,分析的合理性,理解的准确性、判断的正确性,计算的精准性等基本能力就是我们复习的关键。最近这几年对阅读能力的考察也越来越明显,整张试卷的文字量逐步提高就是一个最最近这几年对阅读能力的考察也越来越明显,整张试卷的文字量逐步提高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证。明显的例证。(2011 年年第第 5 题题). 2010 年 7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西部大开发 10 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

3、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B.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C. 西部大开发覆盖地域指陕、甘、宁、青、新等西北五省(区)及西藏自治区D.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从题干上来看第一句话就没有实际意义,命题人加在这里就额外增加了考生的阅读负担,其实也就是考察快速阅读能力的体现,类似这样的设计很多,不局限与常识模块,其它模块有好多题目也出现了类似冗余的语句,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快速的略读,发现侧重点或者无关语句。其次问法为“不正确的是”相对于“正确的是”也额外增加了一个小陷阱。选项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设计初衷,由于试题都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题量为 140

4、道左右,总考试时限 120 分钟,特别由于常识试题基本上为 25 题,参考时限 15 分钟,所以设计相对于正确选项的其余三个干扰项,也是命题人用来考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像 A、B、D 三个选项的文字在出现的时候,很多考生都未必能准确的判定其正确与否,但是选项 C 西部大开发不仅仅局限于西北,最低限度还包括四川,重庆等西部省市这个明显的错误答案,夹杂在大量的阅读信息之中,大家也许都能保证此题的正确性,但是36 秒内你能做到吗?(36 秒的时间还应包括涂卡的时间)如果你不能,略读训练就是你现在复习的一个主要练习项目了。(2011 年年第第 26 题题).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

5、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 B.坚忍不拔 C.按部就班 D.一丝不苟这道题也是一样,横线处出现的“、”表示并列结构,所以原文根本不需要浪费时间去阅读,只需要考生从选项中挑选出一个与“日积月累、不断求知”并列的词语即可,只有一个孜孜不倦与前面并列,表示勤勉不知疲倦,其余三个选项都不能与原文在词义上构成并列,所以答案可以快速选择为 A 选项。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么一点点时间无所谓,但是 140 道题的累积量就是你能否完成试卷的决定性因素了!希望考生在最后的冲刺阶

6、段不仅要查漏补缺,更要注重利用技巧提高答题能力和答题速度,灵活应战。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即将到来的国考笔试,金榜题名!从 2010 年到 2012 年这三年以来,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申论大纲的变化很小,但试卷所体现出来的难度却在逐步上升。所谓国考申论难度上升的表现在于:第一,字数的上升,从6 千字左右上升到 7 千字以上。第二,题型的不断变化,省级的题型从归纳要点、分析启示发展到反驳材料中的观点及各种要求的综合;市级的题型倒是变化大小,稳定在宣传用的纲要、公开信和宣传稿这一类的公文写作形式上。第三,考生平均成绩的下降,从平均 40多分下滑到 30 多分。很多考生总是希望能够获取某种神功秘籍式的指

7、点,然后就一日千里一般地快速提高成绩。但这个希望常常在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后变成失望。作为入门的选拔考试,申论题目之难、答案之怪、分数之低都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因为报考人数与职位之间的差别如此悬殊,如果试题没有区分度,如何能够选拔出来那少数尖子呢?因此,申论难度的上升与平均成绩的下降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只有极少数真正高水平的考生才能取得好成绩。而水平的高低不是短期训练就能够改变的。虽然给大家沷了凉水,但是在绝望之中还是有细微的小小希望,那就是利用从今天开始的这一个多月时间刻苦学习。对于有考试经验或者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的考生来说,积极查缺补漏地进行强化复习是必须的。申论只做真题就可以,模拟题什么的就不

8、必做了。这么多年的考试积攒下来的真题足有两百来套,选择其中时间较新的认真做,做完要改三遍,反复研究自己的回答和答案之间的差距何在,研究答案中的要点来源于材料何处,要点是直接归纳总结出来的还是推理分析出来的。对于没有考试经验、刚刚决定参加考试的考生来说,如果没有长期从事过笔杆子类的工作,这次考试就当作练兵吧。考上那是人品好,考不上才是正常现象。这些考生更要拿出头悬梁、锥刺骨的劲头去刻苦学习,每天除去吃饭睡觉这类必须支付的时间,其他时间都要用来复习。具体的方法是随便先找本书学学理论(钱多的可以花钱上个辅导班,钱少的买本书就可以,根本没钱的可以从网络下载一些免费资料),然后做最近五年的国考真题,做完

9、后要反复对照答案揣摩研究,最后认真修改(尤其是作文题),每套题目至少要重复三遍。至于其他小技巧,则是老生常谈,我在其他文章中已经写过好多遍了,附在下面。附:申论高分的阻挠因素有四个,就是阅读、语言、结构、字体。一、阅读材料一、阅读材料阅读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搞清楚问题所在,带着任务去阅读。有的考生根本不注意研究题目,盲目地就开始阅读,看到一些关键词就认为知道资料的重点内容了,然后加上自己平时背诵的资料进行回答。自以为回答得上纲上线,完全和中央文件保持一致,但是分数公布后却发现成绩之低令人吐血。国考中历年来申论分最低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阅读材料。正确的方法是先用五分钟时间研究题目,了解任务,带着

10、任务进行阅读并标注。如果题目明确要求“根据材料 1 回答问题”那么就不需要再阅读其他材料,先按照标注内容完成这道题目,然后再接着阅读就可以。二、规范语言二、规范语言语言的要求就是规范,而申论答题时的规范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必须要向公文用语靠拢。无论是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还是写作题,都不允许考生使用文学性语言和日常生活口语表述。考生可以揣摩中央文件等政府公文和人民社论等官方评论中使用的语言,通过抄写、默写、仿写等方法进行练习。三、理顺结构三、理顺结构申论完整结构应该是:现象、论点、原因、对策、意义。根据题目要求可以调整为:现象、论点、原因、对策。或者可以先谈重要性(意义)再谈论点、现象、原因、对

11、策。结构简单明确,阅卷者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文章的结构,就容易得高分。开头必须短、平、快,用 100 字以内迅速概括出现象(问题所在)。然后立刻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怎么办?是认清重要性、必要性,还是采取某些措施达到某些目标?这些就是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后面根据题目要求,要么是进行论证,要么是提出对策。如果题目要求你评论分析,那么就要针对某一个观点评论。考生要直接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材料,从观点或现象的原因、影响等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几种不同的观点,要分别概括后再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如果题目要求你提出对策,那么就要结合材料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结尾必须要强调论点、呼应开头。只

12、有这样的结构,才能得到阅卷者的好感。四、字体清晰四、字体清晰想要得高分,字体一定要清晰。要使用 0.7 的签字笔,字体不要写得过大,只需要占用格子中 70%的空间就可以。这样扫瞄后的试卷看起来干净整齐,读起来赏心悦目,自然就容易得高分。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给阅卷者创造出来令人愉快的阅读对象,他自然回报给你以分数啊。如果你非要写得乌黑混乱,他在短暂的时间中也就是多头痛一下,然后狠狠地在分数上打击你一下以泄愤。当然,这只是一种估计。如果你幸运地遇到一个认真负责的好阅卷者,或许他会耐心地阅读你所写的“天书”,然后因此延误整个小组的阅读速度而被他人报怨。商业计划书 http:/ 可行性分析报告 http:/ 市场调查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