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纯节奏活动 散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5990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纯节奏活动  散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纯节奏活动  散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纯节奏活动  散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班纯节奏活动  散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班纯节奏活动  散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纯节奏活动 散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纯节奏活动 散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仅供参考文档仅供参考大班纯节奏活动大班纯节奏活动 散步散步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打击乐的节奏活动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课程,他们在音乐中体验打击乐的乐趣,在玩打击乐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平常在班级开展的打击乐活动,基本都是配有背景音乐,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打击乐器,很少开展纯节奏的打击练习。于是,我就萌发了要设计一节纯节奏、无背景音乐的打击乐练习。习惯了音乐背景固有的节奏节拍,一下子没了音乐,没了固定的节拍,对大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我想通过纯节奏的练习,提高幼儿对节奏节拍的稳定性,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通过打击乐器,激

2、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节奏能力。2、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符点音符的节奏。3、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活动准备:音乐图谱一张,双响梆子 6 个,圆舞板 6 个,大鼓 1 个,钹 2 个,三角铁 6个,铃鼓 4 个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幼儿模声学念图谱一、幼儿模声学念图谱教师导语:一天,两个好朋友约好了去郊外散步,你们听,谁来了?(录音放青蛙叫)呱 呱 | 呱 呱 | ( )1、引出小青蛙,幼儿模声练习节奏提问:谁来了?小青蛙是边走边叫着过来的,它是怎么叫的?文档仅供参考文档仅供参考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学青蛙的叫声吧!“准备出发”(教师用脚给幼儿踩节奏点,以给幼儿节奏标准,“准备出发”每

3、字为一拍)2、引出小马,幼儿模声练习节奏教师:除了青蛙还有谁呢?我们仔细听!(录音放马步声)的笃 的笃 | 的笃 的笃 | ( )提问:是谁来了?(幼儿自由发言)小马走路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出示节奏图谱)教师:小马可开心了,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有这么多的伙伴跟它一起玩,它还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散步呢, “准备出发”4、 连接前两句图谱,幼儿模声演绎教师:小青蛙和小马玩着玩着还高兴的唱起歌来了,它们想一起合作给大家唱首歌,小朋友们跟它们一起唱吧,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4、引出雨声,幼儿模声练习节奏教师:正当小伙伴们玩的开心的时候,忽然乌云密布,你们猜要发生什么事了?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呢?滴

4、答. 0 滴答. 0 | 滴答. 0 滴答. 0 | ( )教师:*小朋友听到的雨声可真好听,嘿嘿,原来是雨姐姐听到大家的歌唱的这么好听,也忍不住要唱上几句了,我们快和雨姐姐一起唱歌吧,“下小雨了”教师:雨越下越大,一声巨响,吓的小伙伴们赶紧躲了起来,大伙都偷偷的钻出脑袋看,都在猜发生什么事了。原来雷电公公也被大伙的歌声吸引了,也忍不住来凑热闹了。教师: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用一个很响很响的声音来表示打雷,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引导说出轰隆隆)( )5、出示混合图谱,幼儿模声演绎教师:渐渐地,雨小了,雨姐姐和雷电公公都回家了,只剩下了小青蛙和小马,但是他们还没玩够呢,又高高兴兴地继续去散步了,

5、他们两个走在一起的声音文档仅供参考文档仅供参考可好听了,你们看,老师把它们的脚印都画下来了。(呱 的笃 | 呱 的笃 | )( )6、出示两声部图谱,幼儿模声演绎教师:时间过的可真快,一会功夫就到了傍晚了,小青蛙和小马要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它们合唱了最后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呱 呱 | 呱 )的笃 的笃 的笃 二、幼儿模声完整演绎图谱二、幼儿模声完整演绎图谱(一)幼儿第一次完整演绎图谱教师:刚才王老师给你们讲了一个小青蛙和小马散步的故事,它们一路上这么开心,你们一起玩的开心吗?大家能把这个故事再讲一次给我听吗?大家一起来,和小青蛙小马散步去了。“准备出发”(二)第二次演绎图谱教师:不仅

6、小青蛙和小马的歌唱的好听,王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故事讲的更好听,但是还有一点点不整齐,我们再来讲一次吧。三、分角色完成图谱三、分角色完成图谱教师:跟着小青蛙和小马玩了这么久,我现在要请小朋友们来扮演小青蛙、小马、还有雷电公公和雨姐姐,我来当指挥,分角色来把这个故事讲一次。好,现在要看指挥了,“准备开始”四、四、 幼儿徒手拍打节奏练习幼儿徒手拍打节奏练习 2 次次教师:这个故事用嘴巴讲的这么好听,你们还能用别的办法来讲吗?(用手拍打节奏)*小朋友想出了个好办法,除了用嘴巴念以外,还可以用手拍,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五、用乐器来完整表演五、用乐器来完整表演文档仅供参考文档仅供参考(一)第一次演奏教师:除

7、了嘴巴和手以外,王老师还带来了很多客人来跟我们一起讲故事呢,你们看都有些谁啊?(圆舞板、双响梆子、三角铁、大鼓、钹、铃鼓)1、幼儿给角色配对演奏乐器教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乐器朋友,乐器也可急了,都不知道谁来扮演谁了。但是它们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和故事里的人物的声音很像,你们可以帮助它们来找到适合它们演奏的角色吗?2、幼儿第一次用乐器演奏,幼儿教师:你们真是太棒了,一下子就帮它们分好了,请小朋友找到自己喜欢的乐器,然后我们一起用乐器朋友把故事讲的更好听吧!“准备开始”(二)第二次演奏教师: 小青蛙和小马听到小朋友们讲的故事这么好听,可开心了,它们还悄悄地跟我说,下次它们还要出来散步

8、,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它们还想再听一次小朋友们讲的故事。活动反思:活动反思: 相比与一般有背景音乐的打击乐课程,这是一节比较新颖的纯节奏练习,没有了固定的节拍,换由幼儿自己控制节拍,大大增加了难度。纯节奏的练习相比起一般打击练习,更加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以及稳定性,也是现在打击乐课程中练习到比较少的。但一下子完全脱离固有的音乐节奏,完全由幼儿自己控制节奏快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在每次的幼儿练习之前,都以跺脚的方式,加上口令“准备出发”先给幼儿打出一个参照的节奏速度,就好象钢琴的调速器一样,这样,幼儿有了参照物后,能比较容易掌握好节奏,这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在打击乐乐

9、谱的设计上,加入了一定的合奏内容,让幼儿初步的接受了多声部协调和配合的训练,这也是纲要中对大班打击乐提出的一个目标,因为设计的和声比较简单,在活动过程中,基本孩子都能掌握合奏的方法,能按简单的图谱进行演奏,效果还是不错的。整节课用一个故事串联,更加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整个活动过程更显生动有趣,让孩子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快乐的氛围,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节奏文档仅供参考文档仅供参考练习中去。采用模拟动物的声音来代替枯燥乏味的传统的“da da da da”来念节奏,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容易使幼儿融入角色。在整个活动的设计中,基本遵循了循序渐进、步步推进,一开始的分句演绎到后来的完整演绎以及加上

10、乐器演奏,每个环节都比较清晰,从幼儿的操作来看,基本达到了每一环节的目的。这些都是这节课的一些特点,当然,不免会出现许多不足的地方。像教师的一些过渡语言还需要更加精练,语言应当更加生动,让幼儿感觉是在游戏中掌握本领,而不是练习枯燥乏味的纯节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要成功的上好一节纯节奏的打击乐活动,教师必须全身心的融入角色,全身动起来。除了脚要打出节奏给幼儿做参照外,眼睛要看着每一个小朋友,一只手要指着图谱,另一只手还要指挥幼儿进行分角色演奏。这一系列的动作看上去比较简单,但要做好的确非常困难,在以后的打击乐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手、脚、眼的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文档仅

11、供参考文档仅供参考粗心的小画家粗心的小画家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学习运用看图片理解和记忆歌曲的方法。 3、善于观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钢琴、课件、丁丁画错的画、彩色笔。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丁丁 给孩子们介绍一位新伙伴,看看他是谁吧?(播放课件:小朋友们好!我叫丁丁)继续听听丁丁的自我介绍吧,让我们对他有更多的了解。(课件:我是一个小画家,有一大把彩色铅笔。我对别人讲,我什么东西都会画) 二、 学习歌曲 1、引导前半部分歌词。 提问:丁丁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中的节奏小结前半部分歌词。

12、2、学习后半部分的歌词。 (1)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理解并记忆歌词,发现并指出图中的错误,如:四肢脚的螃蟹、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等。 (2) 熟悉歌词。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节奏问一问。 三、 学唱歌曲 1、教师边做夸张的动作边清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拍节奏。 3、在钢琴的伴奏下轻声学唱歌曲。 4、聆听音乐,注意提出难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 一句的弱拍起音的笑声。 四、 表演歌曲 鼓励幼儿自由创遍动作,并结伴表演唱。 (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四只腿的螃蟹、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没有尾巴的大马等惊奇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动作,充分体验到滑稽、幽默的情趣) 文档仅供参考文档仅供参考五、 品德教育 1、提问:今天学了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小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骄傲,要虚心。 活动延伸: 怎样帮助丁丁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