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精品-ppt】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5952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精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精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精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精品-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提高保育能力,并从思想上重视幼儿园的保育工作。 教学重难点:1、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2、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某孩子有面黄肌瘦、贫血、生长迟缓,晚上睡眠不安、磨牙、烦躁不安等症状,请问,此孩子怎么了?,蛔虫病,小儿常用手抓痒肛门周围,请问此孩子怎么了?,蛲虫病,常见寄生虫病P67,如何预防蛔虫病和蛲虫病等寄生虫病?,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非典”“甲流” ,看到这些你会想到什么?,这些人为什么要带口罩?,担心被传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染病

2、,第三章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你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吗?,感冒、肝炎、爱滋病,感冒病毒 乙肝病毒 爱滋病毒,病原体,为什么会得这些病?是什么引起了传染病?,为什么叫这些病为传染病?,因为它有一定的传染性,3、有免疫性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力 4、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传染病的特性:,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P69,人,动物,人,病原体,或,一般的人感染病原体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具有免疫性,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大类疾病,这类疾病能在人群中传播并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假如传染病要传播要具备哪些条件?,

3、能传播病原体的的人或动物 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你 你缺乏对该病的免疫力,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染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2)食物传播(3)水源传播(4)土壤传播,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甲肝、霍乱、痢疾等),流行性感冒、非典、麻疹等水痘、带状疱疹、猩红热、腮腺炎、,湿式打扫通风换气,预防:,保护水源,饮用开水,预防:,饮食卫生,预防:,主要为肠道传染病 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及甲型肝炎等,与土壤接触引起 钩虫病、炭疽杆菌病等,注意个人卫生,预防:,(5)日常生活接触传播(6)虫

4、媒传播(7)直接接触传播(8)医源性传播(9)母婴传播3、易感者,甲肝、流行性感冒、红眼病、性病 、 手足口病等,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蚊子疟疾、乙型肝炎、乙型脑炎等; 虱子斑疹伤寒; 钉螺血吸虫病; 苍蝇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消灭害虫,预防:,无传播途径,直接从传染源到达易感者,脓疱疮、狂犬病、性病等,不要直接接触,预防:,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严格消毒,密切防护,预防:,乙型肝炎、艾滋病(传播率15%-35%)等,宫内、分娩和喂养预防,预防:,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易受感染,症状:发烧,烧后2-3天在颊粘膜上看到周围红晕、中心发白的小斑点,叫费-科氏斑,下唇也有相似的斑;烧后3-4天,出皮

5、疹,持续3-4天后,疹子消退,体温恢复;2-3周后斑点消失。,麻 疹,水痘,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带状疱疹,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猩红热,腮腺炎,猩红热,脓疱疮,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狂犬病,提问,幼儿园对传染病如何管理呢?假如发现了传染病患者,该采取哪些措施?P70,1、管理传染源:P70 (1)早发现传染病病人 (2)早隔离病人 (3)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限 (4)做好疫情报告 2、切断传播途径 (1)经常性的预防措施:搞好环境、饮食和个人卫生;经常性的消毒 (2)传染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终末消毒,隔离病人 3、保护易感者 (1)非特异性措施:增强体质 (2)特异性措施:预防接种,物理消毒法:机械

6、法,煮沸法,日晒法 化学消毒法:来苏水,漂白粉,过氧乙酸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P76 (1)将病儿进行隔离,时间为40天 (2)对病儿使用过的玩具、食具进行消毒。 (3)对该中班儿童进行医学观察 请分析以下问题: (1)该园采取的措施哪些是恰当的?那些不够明确? (2)还应采取哪些措施?,分析,某园中班发生一例甲型肝炎病人,该园,P253 (1)第1条恰当,2、3条不够明确。第2条应对病儿使用过的床、桌椅、玩具、食具 进行消毒,尤其是便盆、马桶应彻底消毒第3条应对该班与患儿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42天。(肠道传染病,患病后也有肠道方面的症状) (2)还应采取的措施是:A、30天内不接收新来儿

7、童B、一切活动与其它班严格分开C、加强晨间检查,全日观察,并详细了解其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等。,当你在孩子的口腔内发现了,你怎办?,口腔溃疡,缺维生素B,过了1周,但是不痛也不痒,你又怎办?,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一年市局均可发生,但夏、秋季最流行。潜伏期2-7天,临床上以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皮疹和溃疡等,少数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肺炎、脑炎和脑膜炎等并发症。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均可带有病毒。,请根据以上描述,为幼儿园制定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案。,(参考P70-71),一起谈话 一起吃饭 一起洗澡,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咳嗽、打喷嚏 蚊虫叮咬 共同游泳 共用被褥,下列情况是否会感染艾滋病?,一般日常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穿耳洞 拔牙 纹身,艾滋病传染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