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中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5802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法中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中医药法中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中医药法中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中医药法中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中医药法中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法中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法中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ppt课件(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中医药相关政策 解 读,2017年9月,中医药法部分法条解读,医改中医药政策要点,目 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重点内容,2015年2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O五所社区中医馆时说:“走过很多社区,但像这样在社区里办中医馆的就你们一家。开设中医科、中药房很全面,现在发展中医药,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喜欢看中医。”,我国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扩大城市

2、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高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补助标准增加到35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介绍2014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刘延东副总理批示,独特的卫生资源 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 具有原创优势

3、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 重要的生态资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中医药内容,第一篇“总体战略”中的第一章“指导思想”、第二章“战略主题”中均提到“中西医并重”。 第二篇“普及健康生活”: 第三篇“优化健康服务”:将中医药内容独立设立第九章“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并分为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等三部分表述。第十章“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第二节“促进健康老龄化”中提出: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 第四篇“完善健康保障”:第十二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第一节“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中提出:健全中药材现代流通网络与追溯体系。 第五篇

4、“建设健康环境”:第十五章“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第二节“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中提出:积极推进中药(材)标准国际化进程。 第六篇“发展健康产业”:第十八章“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中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第二十章“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第一节“加强医药技术创新”中提出:加强中药新药等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优质中药等内容。 第七篇“健全支撑与保障”:第二十二章“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第一节“加强健康人才培养培训”中提出: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复合人才队伍建设。第二十三章“推动健康科技创新”第一节“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提出:依托现有机构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能力

5、建设;第二节“推进医学科技进步”中提出:重点部署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显著增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第二十五章“加强健康法治建设”中提出:推动颁布并实施中医药法。第二十六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提出: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药法的部分法条解读,11,(一)中医药立法的进程,2003年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列2005年 国家中医药局起草中医药法(草案)2006年 全国人大453名代表提交14分议案、提案2008年 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2013年 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142015年 列入国务院法制办一档立法计划2014年7月8月

6、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12月9日 通过国务院常务会审议2015年12月21至27日 全国人大18次常委会第一次审议,12,(一)中医药立法的进程,2016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医药法(草案)完成了第二次审议。,2016年12月19日至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中医药法(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13,(一)中医药立法的进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过程中,立法机关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原则,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主要有: 两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中医药法草案印发全国各省和中央有关部门、中医药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单

7、位,书面征求意见 深入广东、福建等五省调研,听取各部门和专家意见 召开立法通过前评估会 就主要问题同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卫计委、中医局等部门交换意见,共同研究,会议以144票赞成、3票反对、3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医药法。,2016年1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五十九号主席令,中医药法正式公布,定于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16,12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回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问题。,2016年12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医药法作

8、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期盼和要求用法律形式体现出来,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17,(二)中医药立法的总体思路,一是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依法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二是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制度规范。三是 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保障医疗安全。四是 处理好与现行法律的关系,仅对不适应的制度作适当调整。五是 重点突出,统筹兼顾,促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8,(三)中医药法内容分类,1、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办法 第14条 2、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办法

9、 第15条 3、古代经典名方目录 第30条 4、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 第44条 5、修订中医药标准制定办法 第50条 、,(四)中医药法的配套细则与规定,20,、(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立法宗旨,(五)中医药法的部分法条,21,2、(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 建立独立系统的中医管理体系,第一章 总 则,我国目前中医管理体系现状,要发展中医药事业,没有中医药自己的管理体系是不行的。过去中医一直处在从属、边缘化的地位,有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才有了娘家。但现在三十一个省

10、市自治区,只有十几个省市有中医药管理局,有一部分在卫计委里的中医处加挂了一个中医药管理局的牌子。地市、县市很少或甚至没有中医药管理局,很多县卫计委里连一个中医股都没有。中医界一直自嘲是“高位截瘫”,上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间没有身子,下面没有腿。这次中医药法专门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各省市自治区都应该成立中医药管理局,有条件的地市卫计委也要成立中医管理局,县卫计委里至少应该有一个中医股。,24,3、(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

11、质,应当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 保护中医医疗机构,第二章 中医药服务,25,、(第十四条)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医疗机构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遵守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中医诊所应当将本诊所的诊疗范围、中医医师的姓名及其执业范围在诊所的明显位置公示,不得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中医诊所备案制,第二章 中医药服务,2017年7月出台细则,26,5、(第十五条)师承与医术确有专长

12、人员,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解决历史遗留的民间中医合法行医这一重要问题,第二章 中医药服务,2017年7月出台细则,27,中医药法:“第十五条 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

13、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制定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分类,29,2015年,全国平均每千常住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0.33人(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指标为0.4人),有8个省的每千常住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北京、四川、内蒙古、甘肃、天津、重庆、青海、浙江)。,社会上一些人对这一条有误区。有一大批经过长期师带徒、确实身怀绝技、能解决很多疑难杂症的人,可以依据这一条进入中医师队伍中。有一些爱好中医、但没有扎实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疗效的人

14、,也想通过这个途径进入中医师队伍。还有一部分社会上的江湖游医、靠虚假宣传,甚至坑蒙拐骗的人也想由此进入中医师队伍。 针对目前鱼龙混杂的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短短一个月内已经召开了三次会议进行研究讨论,三月份又组织多个专家组到十几个省市去调查研究,最终要制定一个确有医术中医人员的考核、注册、管理的办法。,怎么考核呢?中医药法说的是考核,没有说考试。不能用考执业中医师、考中医大学毕业生的办法,用一门一门课程的考试来考民间的确有医术的中医。每个确有医术中医所从事的专科、专病、诊疗技术和方法都不一样,应该分为综合、专科、专病、专门诊疗技术四类来进行临床和疗效考核。 当然考核这些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学,能

15、不能治病救人,完全不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也不合适。本人认为,考核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可以占30%。临床疗效、专科专病专术的考核可占70%。,32,6、 (第十六条)“中医医疗机构配备医务人员应当以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主要提供中医药服务;经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在执业活动中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医疗活动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当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第二章 中医药服务,33,7、(第三十条)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具体管

16、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前款所称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具体目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第三章 中药保护与发展,2017年7月出台细则,如何界定中药经典名方是关键据统计,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方剂近10万个。目前,我国学术界一般将古代医药史上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其中记录了众多的方剂。此外,还有其他的中医治病多用方剂。2008年1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第一次在官方语境中明确下来“经典方无需临床”。八年过去,查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可以发现,罕有豁免临床直接上市的中药案例。最大的问题在于,没人知道到底什么是经典方,经典方的名录有哪些,后续政策该如何实施。按照字面理解,清代及以前的方剂都是经典方,但这个数量大而杂,有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存在较大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