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国防建设.doc01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55658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国防建设.doc0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与国防建设.doc0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与国防建设.doc0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与国防建设.doc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国防建设.doc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与国防建设我与国防建设 面对严峻的风云多变式的世界格局,国防的建设和发 展面临严重的挑战。内有暴力恐怖的分裂,外有敌国外患 的侵扰和干涉。对于国家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所以有必 要转换国防的体制和发展方向,建立新的多元化多角度的 思路是当务之急。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 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 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建立巩固的国 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民国防教育

2、是国防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国防精神,是事关国家安全稳定、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 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 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国之安危寄予国民,国之未来寄予青年。尽管已经远 离了金戈铁马饮冰河,尽管已经用不着再醉里挑灯看剑, 尽管现在我们已经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尽管我们今天生 活多姿多彩,可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 与当代青年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我 们是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接班人,是国家兴旺和繁荣昌 盛的希望, “国” 是大家的, “防”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必 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国防

3、意识。加强国防教 育,强化国防意识,这点不仅对于国家,对于推动我矿安 全生产和稳定发展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古人说得好:“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更何况当 今世界并不太平,有人并不希望中国崛起强大,不绝于耳 的“中国威胁论”就是一例。我们应牢记孙中山先生的训 导:“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其道何在?精神为也” 。先驱者在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 防巩固与否不应只以“山溪之险,兵革之利”来衡量,还 应看其国民的国防意识和精神状态如何。在“化剑为犁” 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之前,我们只能强化国防意识,牢 牢守住我们的民族生存之魂。关心国防就是关心自己。建 设国防就是建设我们的家

4、园。 国之安危寄予国民,国之未来寄予青年。尽管已经远 离了金戈铁马饮冰河,尽管已经用不着再醉里挑灯看剑, 尽管现在我们已经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尽管我们今天生 活多姿多彩,可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 与当代青年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我 们是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接班人,是国家兴旺和繁荣昌 盛的希望, “国” 是大家的, “防”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必 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国防意识。加强国防教 育,强化国防意识,这点不仅对于国家,对于推动我矿安 全生产和稳定发展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古人说得好:“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更何况当 今世界并不太平,有人并不希望中国崛起强大,不绝于耳 的“中国威胁论”就是一例。我们应牢记孙中山先生的训 导:“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其道何在?精神为也” 。先驱者在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 防巩固与否不应只以“山溪之险,兵革之利”来衡量,还 应看其国民的国防意识和精神状态如何。在“化剑为犁” 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之前,我们只能强化国防意识,牢 牢守住我们的民族生存之魂。关心国防就是关心自己。建 设国防就是建设我们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