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克可吸收的防粘连膜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5553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粘克可吸收的防粘连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粘克可吸收的防粘连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粘克可吸收的防粘连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粘克可吸收的防粘连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粘克可吸收的防粘连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粘克可吸收的防粘连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粘克可吸收的防粘连膜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粘克可吸收医用膜,北京瑞捷诺德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0年1月2日,第一部分 基础篇,粘连基础知识,粘连的概念,粘连是组织创伤后自我修复的生理过程,是组织修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手术后不良粘连是与组织修复无关的、不应有的组织/脏器连结或粘附,造成组织变形、阻塞、扭曲,引发严重后果。 术后不良粘连是有手术史以来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重要医学难题。,粘连的形成,机体在物理、化学、生物(创伤、缺血、异物、感染等)刺激因子的作用下,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肝素等血管活性物质,间质细胞释放凝血活酶,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渗出,转变为纤维蛋白沉积、凝固、机化,从而形成粘连。,创伤 感染 异

2、物 (物理、化学、生物性刺激),间皮细胞,肥大细胞,凝血活酶,组胺/肝素等,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原渗出,纤维蛋白沉积,粘连,粘连的形成,纤维蛋白渗出。,成纤维细胞在创伤面与周围组织之间形成纤维,并使纤维细胞增殖。,纤维带稳固粘附创面和周围组织,纤维组织牵引创面外围组织,引发不良后果。,粘连的危害,粘连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盆腔、腹腔手术后粘连发生率高达90%以上; 粘连性肠梗阻占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60%左右; 15-20%的不孕患者是由腹盆腔手术后粘连所致; 粘连使二次手术的难度与风险大大增加; 约5 %的患者因粘连直接导致再次手术;,粘连的危害,大部分轻、中度术后腹腔粘连患者

3、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导致体质明显下降,劳动能力显著减弱; 女性盆腔术后粘连患者存在慢性盆腔疼痛、下腹坠胀、尿频尿急、性交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甲状腺术后可因粘连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脊柱手术可因粘连压迫脊神经根,致术后根性疼痛; 肌腱粘连造成肢体屈曲功能不全,并牵扯刺激神经; 椎板切除术后的硬膜外粘连,导致手术失败;,粘连的处理,临床上对轻、中度粘连患者无法处理,粘连造成的痛苦与危害伴随患者终身; 对严重影响功能或危及生命的粘连,需要二次手术松解粘连部位; 松解术后70%以上的患者将会再次发生粘连,形成恶性循环;,粘连的预防,外科领域一直

4、非常注重对粘连的预防: 腹腔灌洗去除纤维蛋白渗出物; 应用抗凝剂、抗炎剂预防纤维蛋白沉着; 嘱咐患者尽早活动、使用蠕动刺激剂促进肠蠕动; 提高手术技巧缩小手术切口、彻底止血、减少对组 织的刺激、加快手术速度,粘连的预防,使用防粘连产品 临床认为理想的防粘连产品- 生物相容性好 可靠的安全性 有确切的防粘连效果 可降解,无体内蓄积 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第二部分 产品篇,粘克简介,粘克简介,基本情况 粘克可吸收医用膜聚乳酸防粘连膜; 粘克以乳酸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材料聚合与成膜技术制成,完成相应功能后可被降解吸收,医用生物材料;临床上用于预防手术后不良粘连; 粘克类医疗器械,国家医疗器械目录号:6

5、864-01(可吸收性止血、防粘连材料) 粘克2006年12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641181号),粘克防粘连原理,屏障作用 粘克为柔性透明薄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植入体内后,能在预期的时间内保持膜的形态,将手术创面与邻近器官组织隔离,以效避免处于愈合过程中的创面与周围组织直接接触,从而可有效防止不良粘连的发生。 随着创面的愈合,纤维增生渐趋静止,粘克按照设计的时间被降解吸收,临时屏障消失而没有任何残留与蓄积。,粘克防粘连原理,支架作用 在手术创面部位植入粘克后,创面边缘的上皮细胞以膜为支架爬行生长,加快了创面的上皮化进程,缩短了纤维增生的时间,并且使形成

6、的瘢痕平整光滑,粘连更加不易发生。,粘克的支架作用,粘克防粘连原理,粘克的屏障时效,粘克的降解时间,粘克的降解时间根据不同部位创面修复所需的时间而设计。 不同规格粘克的降解时间为: 脏器用:保持屏障作用4周,2个月降解完毕 肌腱用:保持屏障作用6周,3个月降解完毕 骨科用:保持屏障作用8周,4个月降解完毕 在实际使用中,相同规格的产品在不同的个体及植入部位,因供血状况、机体内环境的不同,使粘克的降解时间产生一定的差异。 应根据不同的手术或创面选择不同规格的粘克产品。,粘克的降解时间,聚乳酸以L-乳酸和D,L-乳酸两种化学形式存在。 这两种聚乳酸合成聚乳酸共聚物。 可通过对聚乳酸分子量及共聚体配

7、比的调节,使共聚物具有期望的强度、机械性能和降解速率。,通过调整聚乳酸的分子量和共聚体的配比,控制降解时间。,现代生物合成技术,保障降解时间的可控性,粘克的降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水解过程:聚乳酸材料在体液(水)的作用下,聚合物共聚链断裂,材料的机械强度减弱。水解作用进一步将长链变成短链,直到降解为小分子乳酸单体。酶解代谢过程:小分子乳酸单体在肝脏被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呼吸和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大分子聚乳酸,单体乳酸,丙酮酸,小分子聚乳酸,CO2+H2O,粘克的降解过程,三羧酸循环,粘克的安全性,材料 粘克的使用材料乳酸为人体固有的物质,与人体紧张性活动时产生的乳酸相同,能被人体完全代谢,

8、无蓄积。 乳酸在医药领域已得到长期、广泛的应用。 聚乳酸材料经FDA认可,用于医学临床、生物工程和药物载体等多个领域。 以聚乳酸为材料制成的医用产品有芬兰Bio-fix公司、日本Grand fix公司的可吸收骨钉及缝合线,美国Johnson 公司缝合线、美国SurgiWrap公司可降解抗组织粘连膜等,证明是极其安全的。,粘克的安全性,粘克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溶血 根据GB/T14233.2中方法,使用医用聚氯乙稀为对照材料,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试管吸光度。取样面积为60cm2。 结果:粘克的溶血率为0.26,医用聚氯乙稀溶血率为0.65。,粘克的安全性,细胞毒性 根据GB/T16886.5中浸提液

9、方法,分别检测O.D值和细胞相对增值率。结果:100粘克浸提液培养24h后,细胞呈梭形生长良好。,粘克的安全性,其他安全性评价项目:急性全身毒性 阴性皮肤致敏 致敏率 0%皮内刺激 无微核试验 阴性Ames试验 阴性染色体畸变 阴性,第三部分 临床篇,粘克的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普外科,41例普外科手术临床观察情况(其中8例再次手术) (成都军区总医院临床验证报告) 病种:胆结石、阑尾炎、结(直)肠癌、胃溃疡、腹疝等 观察指标: 肠梗阻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 肠功能恢复与肠鸣音情况 再次手术时原覆盖区粘连情况 结果:各组临床防粘连效果统计 优 良 可 差 合计 优良率 总有效率 n % n % n

10、% n % n % % 试验组 15 68.2 4 18.2 3 13.6 0 0 22 86.4 100.0 对照组 11 57.9 3 15.8 3 15.8 2 10.5 19 73.7 85.9 P0.05 P0.05,临床应用普外科,8例再次手术粘连情况观察 本组病例中,共计8例再次手术。其中大肠癌6例,结肠穿通伤2例,均轮流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8例均于术后4周经肠道准备后再次手术,其中瘘口关闭术4例,Miles术2例,左、右半结肠切除术各1例。术中发现:膜无移位,但已降解成大碎片。 两组切口下创面及瘘口周围粘连情况如下:,临床应用普外科,预防甲状腺手术后神经、血管粘连 本组病例:共

11、14例,甲状腺腺瘤6例,甲状腺癌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 手术方法:甲状腺腺瘤行包块局部切除术,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癌行根除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毕,冲洗创面,根据术式选用适当型号的膜,分别贴放于甲状腺床、气管和/或对侧甲状腺表面、皮瓣下、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之间,酌情放置引流,逐层缝合。 观察项目:切口愈合、皮瓣情况(柔软性、滑动、弹性)等,P0.01 P0.05,普外科手术,在关闭腹腔前,将粘克置于创面及/或切口腹膜下,使创面与周围组织及腹壁手术区域与脏器之间形成一个屏障。放置时膜尽量最大化覆盖创面,酌情固定。,腹疝修复术,粘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一、将粘

12、克卷成桶状用止血钳夹住,二、将粘克将送入腹腔,三、将膜放置于胆囊床,四、粘克展开于胆囊床,普外科手术使用范围,不同手术建议覆盖区域,临床应用-妇产科,子宫肌瘤切除手术 附件切除手术 子宫切除手术 卵巢切除手术 剖腹产手术,临床应用妇产科,100例妇科手术临床观察 (赵玉梅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163) 病种: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慢性盆腔炎伴盆腔炎性粘连、 输卵管积水等。 结果:组别 例数 腹 痛 盆腔积液 妇检异常有 无 % 有 无 % 有 无 %观察组 60 1 59 1.7 0 60 0.0 2 58 3.3对照组 40 6 34 15.0 5 35 12.5 7 33

13、17.5P0.05 P0.05 P0.05,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切除肌瘤 常规缝合子宫各层 用0.05毫米厚的粘克覆盖在浆膜面的切口缝合处 在粘克的四角分别进行固定,输卵管粘连手术,分离粘连; 将粘克置于输卵管与粘连组织之间,隔离开粘连面; 视具体情况,可以将粘克固定在相邻的盆腔壁,也可以将粘克固定在输卵管壁;,子宫切除手术,常规切除子宫; 将粘克铺置于盆腔底部,覆盖创面,面积不够时可拼接; 将粘克的边角作适当固定;,粘克在骨科的使用,肌腱吻合术的使用 脊柱椎间盘手术 关节畸形的矫治,临床应用-肌腱手术,56例(102腱)肌腱损伤防粘连效果观察黄启顺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7)10 评价

14、方法:屈肌腱修复后的功能用TAM系统评定法判定;伸肌腱功能恢复用Miller分级法评定组别 例数 肌腱数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观察组 36 56 40 12 4 0 92.86对照组 20 46 31 10 3 2 89.13P0.05结 论:聚乳酸防粘连膜可有效防止肌腱粘连。,临床应用-肌腱手术,42例(96腱)肌腱修复防粘连效果临床报告 刘君 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04.(1).6 评价方法:屈肌腱修复后的功能用TAM系统评定法判定;伸肌腱功能恢复用Miller分级法评定组别 例数 肌腱数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 观察组 20 51 27 22 2 0 96.08 对照组 22 45 6 17 16 6 51.11P0.05 结 论:聚乳酸防粘连膜可有效防止肌腱粘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