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改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心智和人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55513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教改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心智和人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深化教改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心智和人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深化教改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心智和人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深化教改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心智和人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深化教改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心智和人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教改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心智和人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教改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心智和人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教改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心智和人格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石亚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寄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托。心智和人格,代表着人才质量的核心量度。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最急迫、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把所有的教学要素汇集起来去启迪学生的心智,升华学生的人格,从这两个着力点出发,迈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高度。一、让教学点燃学生心智的火焰培养有思想灵魂的心智型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智育特色。大学教育的基本元素是知识,根本内核是思想,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哺育思想的圣殿。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在为新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构建观念体系、专业平台、师资结

2、构、课程框架、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有较高显示度的贡献。但是,在创建现代大学的智育机制,使教之于学,成为有思想的知识传播过程,使学之于教,成为会思考、有灵魂的学习经历,却显现不足,造成不少大学生有知识而缺乏灵见,长于复述而拙于建树。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根本,是要帮助大学生掌握功能化知识而不是工具化知识的本领,因此,教学改革应该致力于点燃学生心智的火焰,赋予学生灵活探索世界真谛,能动创造新生事物的精神力量。在大学,衡量教学质量高不高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教学效果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广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基本素质,实现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综合提高,使学生全面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

3、价值能力和审美能力;二是教学效果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定位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品质,实现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整体提高,使学生掌握既有历史背景,又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源泉,既有研究方法,又有研究成果的知识体系,既能灵活掌握,又能自觉运用的动手本领;三是教学效果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态适应社会角色转换需要的创造品格,实现专业创新、知识拓展和创业升级能力的全面提高,使学生掌握主动应变的思维品质,能动创造的创业能力。这三个标准指向的共同目标,就是培养有心智的人才,蕴含的实现过程,就是学生有灵魂的学习。通过构建有灵魂的学习程式培养有心智的人才,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课程资质、教学能效三个要素,只有这

4、三个要素在教学中共同发挥点燃心智的火焰的作用,才能保证教学的高规格质量。教师只是执教的身份,教师素质才是执教的资格。当上教师并不等于就成为教师,当上的身份与成为的资格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了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特征是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具有先进、合理的知识结构,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之在学会谋划,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补短中实现学业进步。具备优良的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根本。应该看到,经过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席卷全国高校的师资队伍再造浪潮,各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和结构得到显著的优化,广大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普遍提高。但由于只

5、注重专业学历的提升,相对忽略了教师其它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使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结构参差不齐,一些教师擅长专业学术研究,疏于教育科学研究,看重教学任务指标,忽视教学责任要求,导致缺乏了解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缺乏对科学的教学流程、节奏、强度、方式的把握,甚至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课程只是教学的剧目,课程资质才是教学的剧本。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具备课程资质,缺乏课程资质的课程无疑只是教学的摆设。高水平的课程资质表现为:课程体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符合素质、知识、智慧、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符合跨学科拓展的需要;课程结构彰显基础培养与专长培养的统一,彰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6、的统一,彰显学术训练与职业训练的统一;课程内容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贴近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贴近大学生求知的需要。这样的课程资质对回答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极大的说明力和说服力,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知识水平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促进力。世纪交替前后循序渐进的高校课程改革,无疑对各专业课程设置注入了新的要素,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畸形、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在整体上渐行渐远。然而也应该看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基本原理与实证案例的关系、教师个人兴趣与培养规格需要的关系、理论逻辑演绎与实际问题回应的关系,依然没有在课程设置中完全处理好,成为影响课程资质的瓶颈问题。教学过程是育人的模具,教学能

7、效是育人的工艺。实施了教学过程,未必就能形成教育的成色,缺乏优质的教学能效,教学过程只是门面之作。卓越的教学能效体现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充满思想性、灵见性、辨析性和创造性地与学生进行能动的沟通、交流、对话,而不是把课堂教学仅仅当作著述的阅读、信息的告知和符号的传递。进入新世纪以来,教学方法的改革普遍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多媒体、PPT、现代网络技术和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大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观念作祟、体制制约和路径依赖,书面知识的机械传播强而思想启迪弱,提供现成答案强而授予研究方法弱,照本宣科强而灵活讲授弱,在大学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同时伴随着考试中

8、考核单项知识多而考核综合知识少,考核知识记忆多而考核知识应用少,静态式考核多而动态式考核少,使学生依然习惯于机械重复的求知技能,以及线性应答的学习模式,教学能效十分不佳。教育不授渔,教书不教术,教学不点穴,必然导致对学生科学学习指导的缺乏,使一些学生处于迷失方向的盲目学习状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处于目的迷茫中的手段性学习状态。比如,大学本科生普遍在四年中遭遇一年级下和三年级上的两度困惑,一下时困惑于不清楚学什么、怎么学,窘于不会合理安排每一天的时间和精力,三上时困惑于不知道毕业后干什么、怎么争取,疏于对考研、考公务员、考资格证的统筹兼顾。对学生的两度困惑,在现行的教

9、学制度中,教师很少解答,课程从不涉及,课堂基本不提及,使学生处于目的迷茫,导致上课、阅读、考试成为只是为了获得课程成绩和学分的手段。第二,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处于价值不清中的工具性学习状态。比如,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主体性,对学校提供的课程、环节、平台、机会,缺乏能动选择的主见、动力和能力,往往按照获得学分最现实,而不是自身发展最需要的标准选择课程。又比如,近年来,在不少重点大学中出现了一些身心状况良好的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提出退学。这种现象与在教师、课程、课堂中得不到指点,具有直接的关联。学生在不清楚学习价值的情况下,只能是把学习作为工具,而不是作为价值。第三,在主业与副业的关系上,处于实体虚

10、弱中的条件性学习状态。比如,一些学生在学校中分不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盲目热衷于属于生存条件的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却把专业学习放在对付的地位。这些学生在学习中追求的是条件满足,而不是实体充实。上述三种状态虽然未必是大学中的主流,但警示我们,大学在培养学生心智上是值得反省的。本来,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模式中,几十个学生集于一个专业,在同一座教室,在同样的教师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具、流程、方法下接受教育,以同样的背功应对考试,就必然缺乏问题意识和超越情怀,再加上上述三种状况的存在,很难使大学生具有悟性高、灵性强、有活力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品格。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如何点燃学生心智的火焰,致力于在三个方面

11、下功夫。其一,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着重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形成教师素质优胜劣汰的流动局面;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通过系统地教育学训练和开展经常性教学研究,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的科学化程度。在综合努力中,使教师不仅把教学当作职业,更善于当作事业,不仅把育人当作任务,更善于当作道义,不仅把讲台当作舞台,更善于当作工场,不仅把教材当作范本,更善于当作创造,从而在教学中履行起启迪学生心智的本职。其二,加大课程调整和优化的力度,着重提高课程资质。要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结构,切实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要求设置课程,进一步处理好必修课与

12、选修课的比例,处理好专业课与素质课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传授课与方法训练课的关系;要加大课程内容的更新力度,彻底改变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比,一部分有用,一部分无用,一部分对立的状况。通过这些改革,使课程成为能够引领学生由知识此岸向心智彼岸跨越的跳板,成为学生从已知世界向未知世界探索的透镜,成为学生学业成熟的熔炉。其三,实质性推行教学方法改革,把教学过程营造成双主体互动的过程。必须彻底改变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悟性;必须彻底扭转满堂灌的课堂程式,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模式;必须彻底抛弃布道式训导习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挑战权威、自由探索。通过这

13、些努力,使课堂充满灵性,知识具有灵魂,思考富有灵见。二、让教学拨亮学生人格的光芒培养有价值、有品位的人格型人才,是现代大学的德育特色。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探索真理,承受的期望是社会良心,所以,大学是教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熔炉。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掌握有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尚和健全的人格,使之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勇于承担责任,遵循公序良俗,恪守法纪,乐于与人友好相处并合作共事,义利分明、荣辱不惊、举止文明。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成果应用的社会效益都与掌握者和应用者的德行有关,法学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懂得法律而不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他要想违法,法律便可能成为工具,他要想破坏国家的

14、法制体系,其危害是致命的;学公共管理学的学生,如果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和法律约束能力,他就会在行驶公共权力时丧失创造公共价值的作用,甚至造成公共权力异化;即使是学理工科的学生,也有要对专业知识社会应用担负公共良心和大众情感的责任,如果仅仅拥有专业知识,缺乏社会的规则意识和秩序能力,其专业知识的应用效益是有限的。因此,大学教学的重要功能是拨亮学生人格的光芒,培养学生志存高远,身清心正的人生品位。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其人格见之于信仰和德性,改革开放越是深入,加强大学生信仰和德行的人格培养就越是迫切。当代大学生,面对着信仰选择的考验。这是因为,随着经济体制

15、、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城市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校园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校园内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话语风格、处世风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已经形成社会问题校园化、校园形态社会化的现实。在实际中,现实利益的实现效应在转移一些大学生对远大理想追求的兴趣,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不愿去多想多谈感到严肃沉重的话题,五彩缤纷的生存要素更能与他们的美好追求联系在一起。受西化和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影响,少数大学生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产生了思想抵触。如何使广大大学生把自己的价值追求与国家赋予他们的社会责任以及实现社会责任的信仰联系在一起,成为帮助大学生经受信仰

16、考验的关键问题。当代大学生,同时面对着德行把握的考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财富的增长,社会形态出现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的文化多元化状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共生的利益多极化状态,传统矛盾与非传统矛盾丛生的矛盾多样化状态,加大了客观价值的差异、主观认识的分歧和主客观关系的对立,转移、销蚀甚至瓦解着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客观上使一些大学生对正确的思想行为的边界感到困惑,不知道今后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为集体、他人、社会、国家作贡献,甚至不知道现在在校园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对待老师、对待同学、对待学校,德性受到极大冲击。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比心智的培养难度大。在主体动力方面,一些大学生更能对接受心智培养产生兴趣和主动性,他们本能地认为学知识和技能能带来希望中的实际好处,而关乎人生的道理离自己的现实感性尚有差距,找不到自觉投入的兴奋点,容易对人格教育产生排斥、抵触。如果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流于抽象、简单、刻板,更加剧了学生对接受人格培养的动力不足。在客体差异方面,学生在校园里课堂上接受的人格教育的原理、规范、标准,常常在社会具象中形成差异,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