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总结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55392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复习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本学期课程学习内容汇总)国际经济学(本学期课程学习内容汇总)一、课程主要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1)国际贸易理论 2)国际贸易政策 3)汇率和开放条件宏观经济学 4)国际宏观政策二、学习延伸:构建理论模型的基本步骤二、学习延伸:构建理论模型的基本步骤 1)基本假设 2)需求:消费者的偏好 3)供给:企业的生产技术 4)市场结构 5)求均衡解 6)比较静态分析 7)福利效应 8)稳健性检验 9)动态化三、国际贸易理论模型部分三、国际贸易理论模型部分 1 比较优势模型比较优势模型(李嘉图) 1)基本假设:生产技术不同 2)贸易模式: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3)贸易利得

2、:双赢 2HO 模型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支持这有发现了 Missing Trade 的 Trefler 和他的学生杜淳等)1) 基本假设:生产技术相同,但要素禀赋不同 2) 贸易模式:出口本国要素充裕型产品(里昂惕夫悖论及对其的解释) 3) 贸易利得:有赢有输(充裕型要素受益,稀缺型要素受损) 3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支持者还有 Helpman) 1) 基本假设:生产技术、要素禀赋等相同;垄断竞争,规模经济,研究对象转为企业 2) 贸易模式:专业化带来规模经济(模式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如瑞士手表业已经形成的 规模经济) 3) 贸易利得:自由贸易带来产品的低价格和多种类 4 新新贸易

3、理论新新贸易理论(Melitz,支持者还有 Helpman 和 Pol Antrs(他做外包方面的研究) ) 1) 基本假设:两国生产技术、要素禀赋相同;垄断竞争,规模经济;企业异质性。 2) 贸易模式:由于出口需要支付额外的固定成本,所以只有高效率的企业才能出口。 (中 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由于政府补贴) 3) 贸易利得:自由贸易会带来优胜劣汰,达尔文进化主义的意思。四、贸易政策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政策类型;经济效应;如何制定)四、贸易政策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政策类型;经济效应;如何制定) 1 关税关税 1)定义: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税收。具有

4、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 2) 经济效应:扭曲生产;扭曲消费(会用图进行分析会用图进行分析) 3) 制定:小国:零关税; 大国:正关税,前提是对方不报复 4)延伸:计算有效保护率有效保护率 一个国家的整体保护措施使该行业每单位产出增加值提高的百分率。 公式含义是:最终产品的 A 在不征收关税时的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为 Vj,征收关税后的附 加价值增加到 Vj,那么附加价值的增加率为公式中的 ej。 2 政府补贴(主要分析出口补贴)政府补贴(主要分析出口补贴) 1)定义:对出口产品的支付 2)经济效应:扭曲生产和消费;恶化贸易条件(贸易条件(NBTT)=出口价格指数/进 口价格指数*100%) 3

5、)制定:政治经济学(集体行动的逻辑) 3 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布朗德和斯潘塞分析波音与空客案例) 1) 定义: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积极运用补贴或出品鼓励等措施对那些被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或大量“租”(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的产业予以扶持,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把超额利润从外国厂商转移给本国厂商,以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加强在有外国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2) 经济效应:以邻为壑;寡头竞争 3) 制定:比较复杂,补贴多少?引起报复?五、汇率决定理论五、汇率决定理论 资产分析法利率平价理论 货币分析法购买力平价理论

6、1 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 1)将外汇视为资产 2)考量预期收益率:利率、即期汇率和预期利率 3)均衡:收益率相等 R$ = R + (Ee$/ - E$/)/E$/ 4)短期或长期:是否允许价格变化 5)汇率超调(指汇率短期波动很厉害,短期价格不动) 2 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 1)指价格水平之比等于名义汇率 2)一价定律:同样的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在 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 3)绝对与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它认为,汇率等于相对价格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它认为,在任何一段时期内,两种货币汇率变化的百分比等于同一 时期两国

7、国内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之差。 美国与欧洲相对购买力平价可以表示为: (E$/,t - E$/, t1)/E$/, t1 = US,t - E,t 4)长期分析: 5)预测中的问题和实际汇率: 6)费雪效应: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jjjjVVVe升。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等于各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 R$ - R = eUS - e 六、宏观经济政策六、宏观经济政策 1 固定汇率固定汇率 VS 浮动汇率浮动汇率 1)对称性 2)货币政策独立性 3)汇率稳定器效应 2 最优货币理论最优货币理论 1)货币危机: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给一国或多国带来的以货币大幅度贬

8、值为症状的经 济现象。 广义:一国或地区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的幅度(25%) ,同时贬值幅度比前 一年增加至少 10%。 狭义:市场参与者通过外汇市场的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和外汇市场持续动 荡。 2)加入还是退出? 3)边际收入与边际损失 3 国际经济学中的六个谜国际经济学中的六个谜 a 贸易本地市场效应 b 证券投资本地市场效应 c 经常项目偏小,储蓄和投资高度相关 d 消费的国际相关性之谜 e 购买力(PPP)平价之谜 f 汇率波动(汇率分离之谜)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Family Tree of Trade Economists 1)M.J.Melitz 毕业于哪

9、所学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主要指导老师是谁?( James A. Levinsohn ,Alan Deardorff ) 2)Krugman 的老师是谁(Rudiger Dornbusch)?与 Feenstra 是师徒关系?(是的) 3)Trefler (UCLA 大学)与祝淳(University of Toronto)是师徒关系吗?(是)他们分 别毕业于哪所学校呢? 2 国际贸易领域的三个“曼”分别是:克鲁格曼(Krugman) 、 (Helpman) 、格罗斯曼 (Grossman) 。第二章第二章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 1 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

10、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 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请分析评论这种说 法。 2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 A 国有 120 名劳动力,B 国有 50 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 A 国的人均产量是 2 吨,B 国也是 2 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 10 吨,B 国则是 16 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3 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 1 单位计算机和 1 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 600 小时,

11、中国总劳动为 800 小时。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 1 单位计算机交换 22 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 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 世界价格是 1 单位计算机交换 24 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 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答:1)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2)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 1/22 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 单位小麦本国要用

12、 3 小时,但生产 1/22 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 60/22 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 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 60/22 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 3 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3- 60/22=3/11 小时的劳动时间。 3)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 22 单位小麦,相当于用 22*4=88 小时的劳动换回 本国需用 100 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100-88=12 小时的劳动时间。 4“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 评论上述观点。 5 本国劳动力 1200,外国劳动力 800,生产苹果和香蕉。本国苹果和香蕉的单位劳动投入 分别为 3 和 2,国外

13、为 5 和 1;假定世界相对需求为: 对苹果的需求/对香蕉的需求=香蕉的价格/苹果的价格 问:苹果均衡时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6 假定中国总劳动为 600 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 Y 需要 4 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 X 需要 2 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 U=XY2。 1)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 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7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基本公式: A 国行业 j 的出口占总出口比重/ 参照国行业 j 出口占总出口比重第三章第三章 特定要素模型特定要素模型 1 特定要素模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特定要素模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第四章第四章 赫克

14、歇尔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俄林模型 1 斯托尔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萨缪尔森定理: 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那么无论用哪种产品衡量,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会提高,而其它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 就会减少。 2 雷布津斯基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一种生产要素量增加(T 或 L) ,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 的产品的供给会增加,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 3 赫克歇尔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俄林定理 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4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的劳动

15、力的收益会比国外的劳动力的收益少,而本国土地 的收益会比国外土地的收益多。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会使国家间同类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实现完全均等化。 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的国际流动性。 5 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发现,虽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但是美国的出口产品的资本密 集度要低于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解释:解释: 1)生产要素密度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一种给定的商品(如小麦)在劳动丰裕的 国家(如 1 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如 2 国)却是资本密集型 产品。 ) 2)贸易壁垒(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受到更严格的进

16、口壁垒 限制。 ) 3)技能和人力资本(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 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 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由于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 而拥有更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力,因此,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如果 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过这样处 理之后,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 4)自然资源(里昂惕夫发现美国进口资本劳动比很高的矿产。 ) 5)Krugman(?)习题习题 1“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 大”。请评论。 2 假设 A、B 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 1,需要的 劳动为 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 2,需要的劳动为 2。A 国拥有 160 单位劳动和 100 单位资本;B 国拥有 120 单位劳动和 80 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