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技术班 老视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55000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视光技术班  老视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眼视光技术班  老视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眼视光技术班  老视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眼视光技术班  老视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眼视光技术班  老视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视光技术班 老视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视光技术班 老视ppt培训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老视,(presbyopia),海南医学院眼科教研室陈梨萍,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随着年龄增长,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引起患者视近困难以致在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其静态屈光矫正之外另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俗称“老花眼”,第一节 老视及其发生 一、年龄与调节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能力的减退,年 龄则是影响调节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年龄 晶状体弹性 调节力,晶状体:双凸透明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皮质纤维组成。,晶状体的功能:屈光、调节,看远,看近,睫状肌,睫状环,悬韧带紧张度,晶体屈光度,松弛,收缩,扩大

2、,缩小,调节作用机理,看远人工晶体植入术时,看近时,人最大调节力:15.00-25.00D每年大约减少0.25-0.4D Hofstetter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年龄与老视关系的经验公式: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临床上最常引用) 平均调节幅度=18.5-O.30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O.40年龄,二、与老视出现相关的其他因素 1、屈光不正: 2、用眼方法: 3、个体的身体素质: 4、所处地理位置: 5、药物对患者的影响: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 抗忧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 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由于药物对睫状 肌的作用,比较早出现老视。,一半“调节幅度”的经验理论当人们所使用的

3、调节力在其调节幅度一半以下时,才感觉舒适并能持久注视,若所需调节力大于调节幅度的一半以上,则易出现老视症状。 举例:某人调节幅度为3.00D,此时他需要阅读40cm距离 的书籍,他能否舒适阅读? 分析:阅读40cm书籍时,需要的调节力为2.50D,若要舒适阅读,须拥有2倍于所需调节力以上的调节 幅度,即5.00D,此时的调节幅度只有3.00D,若想阅读不疲劳目前最 多能付出现有调节幅度的一半,即3.00D/2=1.50D 仍缺:2.50D-1.50D=1.00D所以阅读给予+1.00D的阅读附加镜即可舒适阅读。,举例:某人60岁,此时他需要阅读40cm距离的书 籍,按Hofstetter年龄与

4、老视关系的经验公 式: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他能否 舒适阅读?分析:阅读40cm书籍时,需要的调节力为2.50D,若要舒适阅读,须拥有2倍于所需调节力以上的调节幅度,即5.00D,60岁的最小调节幅度为0.00D。仍缺:2.50D-0.00D=2.50D所以阅读给予+2.50D的阅读附加镜即可舒适阅读。,三、老视症状1.视近困难2.阅读时需要更强的照明度.视近不能持久。,第二节 老视检测第一步 作远距的屈光不正检测,即进行规范 的验光程序,准确的屈光不正验光和矫配基础,是老视验配的成功开端 第二步 老视加光度数的测量,矫正屈光不正、择定标准工作距离、双眼同时视、合适的视标及照明,最

5、后才能确定处方,老视加光度数的测量在远矫的基础上获得初步阅读附加度数: 调节幅度测量,根据一半原则作为初步加光参数 根据年龄进行实验性附加 根据负相关调节(NRA)和正相关调节(PRA) 根据融像性交叉柱镜(FCC)测试,(一)、初步确定加光度数方法测量调节幅度(AMP) 准备:矫正屈光不正、摆好阅读卡、合适的照明 测量:1、推进法;2、负镜法;,2、负镜法: 准备:矫正屈光不正、摆好阅读卡、合适的照明及阅读距离测量:遮盖非测试眼,请被测者注视视标(近距最好视力的上一行视 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逐步在被测眼前增加负度数镜片,直至被测者 报告出现视标模糊所添的负镜度数总和就是调节幅度遮盖已测眼

6、,使用同样方法测另一只眼,试验性阅读近附加准备:矫正屈光不正、摆好阅读卡、合适的照明 及阅读距离测量:根据具体情况实验性加镜双眼同时添加,被测者对阅读卡阅读增减阅读附加度数直至清晰与舒适,融合性交叉柱镜(FCC)测量利用交叉柱镜,在双眼融像的条件下,检测一定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即调节滞后或调节超前。老视前或老视初期均表现为调节滞后。,调节刺激:诱发个体产生调节的物体 (于眼前某距离处)D=1/f调节反因:个体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 际调节量。调节反因调节刺激:调节滞后调节反因调节刺激:调节超前,融合性交叉柱镜(FFC)测量利用交叉柱镜,在双眼融像的条件下,检测一定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即调节

7、滞后或调节超前。老视前或老视初期均表现为调节滞后。,准备:矫正屈光不正、综合验光仪、近距测量杆、FCC阅读卡放于40cm处、照明昏暗JCC放在患者双眼前,负轴位在900 调整好瞳距,双眼均无遮盖 步骤:引导被测者报告水平线清晰或两组都清晰 垂直线清晰,减低照明,翻转JCC再比较 双眼同时以+0.25级率增加镜片度数直至垂直线 条清晰双眼同时减少正度数,直至两组线条同样清晰。 记录:FCC=+1.00D,(二)精确近附加 负相对调节(NRA)/正相对调节(PRA):在辐辏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双眼同时增加调节的能力,准备:矫正屈光不正、摆好注视卡40cm处、合适的照明 调整好瞳距,双眼均无遮盖 测量

8、:1.患者注视阅读卡上比最佳视力大一行或两行的视标2.NRA:双眼同时加正镜片(以+0.25D为增率),直 至患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模糊3.PRA:双眼同时加负镜片(以-0.25D为增率),直 至患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模糊4.记录:NAR/PAR:+2.50D/-2.50D,1、推进法: 准备:矫正屈光不正、摆好阅读卡、合适的照明 及阅读距离测量:遮盖非测试眼,请被测者注视视标(近距最好视力的上一 行视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缓慢将视标移近被测者,直至被测者报告 出现视标模糊,测量视标卡离眼镜平面的距离,换算成屈光度。遮盖已测眼,使用同样方法测量另一眼。,(三)老视阅读附加度数的验配程序规范验光是

9、老视检测基础 准备:矫正屈光不正、综合验光仪、近距测量杆、阅读 卡放于40cm处并确定视标(0.6视标)、调整好瞳距、照明,双眼均无遮盖 、试镜架、镜片箱 第一步 初始阶段 调节幅度测量,实验性阅读近附加融像性交叉柱镜(FCC)测试 第二步 精确阶段 根据负相关调节(NRA)和正相关 调节(PRA) 第三部 最后确定阶段,举例:某人调节幅度为3.00D,他需要阅读40cm距离的书籍 第一步 试验性阅读近附加(一半调节幅度) +2.50D -1.50D _+1.00D 第二步精确阅读近附加(NRA/PRA) NRA/PRA=+1.25D/-0.75D +0.25D +1.00D _ +1.25D

10、 第三步 最后确定阅读附加度 +1.25D +0.25D _ +1.50D第四步 试镜架佩戴和阅读适应 远距处方 OD: OS: ADD:+1.50D 阅读范围:,第三节 老视的矫正一、框架眼镜:单光老视镜双光老视镜渐进多焦点镜二、佩戴角膜接触镜:同时视型单眼视型三、手术治疗:,一、框架眼镜单光老视镜:单纯的球面镜或者合并散光成分的透镜优点:价格便宜,镜片容易制作,验配要求低缺点:使用方便性欠佳适合人群:正视眼患者,视远、视近切换频率低的患者,(二)双光老视镜:将两种不同的屈光度磨合在同一镜片上,使其成为具有两个不同屈光 力区域的镜片 优点:同时解决视远视近两种要求缺点:像跳现象、外观不美观适

11、合人群:合并屈光不正的患者,须频繁更换远用、近用眼镜的患者,视远区,视近区,(三)渐进多焦点镜 优点:在所有距离都有清晰的视觉,无像跳现象、外形美观缺点:镜片周边存在像差区域,佩戴需要适应过程中近距离的视野比较小, 存在相差区域技术要求高,价格高适合人群:合并屈光不正的患者,须频繁更换远用、近用眼镜的患者眼调节力弱、老视程度相对较高的患者,二、佩戴角膜接触镜(一)同时视型:双焦、同心双焦、环区多焦、渐变多焦要求:中心定位准确移动度小于0.5mm尽量减少看远看近屈光度差值(二)单眼视型:一远一近视力要求:确认优势眼注意:老年人角膜敏感度下降对双眼视要求特殊者 、瞳孔大者、中高度散 光者不适宜,三

12、、手术治疗 人工晶体植入术:调节性人工晶体植入术非调节性人工晶体植入术 巩膜扩张术: LASIK术: 射频热传导角膜成型术(CK):,老视的处方原则: 充分矫正远屈光不正 宁低勿高 不要轻易降低老视患者原有眼镜的近附加度数 注意把握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适应症,合并不同屈光状态的老视处方 正视眼 近视眼 远视眼 散光眼,举例:女性,50岁,戴近视眼镜多年,原镜(OU:-2.25Ds),主诉戴镜看近 模糊2年,不戴镜看字尚清,自觉脱戴眼镜很不便,要求重新配镜。 裸眼远视力:OD:0.1,OS:0.1 戴镜远视力: OD:1.0,OS:1.0 裸眼近视力: OD:1.0/25cm,OS: 1.0/25c

13、m 戴镜近视力: OD:0.4/25cm,OS: 0.4/25cm 主觉验光结果: OD:-2.25DS 1.0,OS:-2.25DS 1.0 戴镜下遮盖试验结果:远2外隐斜,近 正位 戴镜下融合范围:远BI正常 BO正常,近BI正常 BO正常 根据年龄试验附加度数:+1.25 戴镜下NRA/PRA:-2.00D/2.50D 试戴近用镜:-0.75D工作范围2050cm,无自觉不适 诊断:近视;老视 处理:配镜:OU:-2.25DS/ADD+1.50D,建议配双光镜或渐进多焦点镜,举例:男性48岁,看远不需配镜,已带+1.00D近用眼镜三年,现觉 戴该镜看近模糊.裸眼远视力:OD:0.9,OS:0.9 裸眼近视力: OD:0.4/25cm,OS: 0.4/25cm主觉验光结果: OD:+0.75DS 1.0,OS:+0.75DS 1.0 戴镜下遮盖试验结果:远正位,近 8外隐斜 戴镜下融合范围:远BI正常 BO正常近BI正常 BO正常根据年龄试验附加度数:+1.25D 戴镜下NRA/PRA:-0.50D/+1.00D 试戴近用镜:+2.25D,工作范围2050cm,无自觉不适诊断:远视ou;老视ou 处理:配镜:OU:+0.5DS/ADD+1.50D,建议配单光或双光镜定期复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