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发展课件 (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4683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9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发展课件 (2)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幼儿心理发展课件 (2)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幼儿心理发展课件 (2)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幼儿心理发展课件 (2)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幼儿心理发展课件 (2)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发展课件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发展课件 (2)(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36、7岁),在幼儿时期,由于儿童的的身心发展和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的独立性增强了; 另一方面,又由于幼儿的能力有限,常常需要成人的帮助; 因此,幼儿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和自身独立活动能力之间产生了重大的矛盾,也就成为本时期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游戏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幼儿期,儿童的言语能力不断发展,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具有一定的行为调控的能力;,幼儿的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但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也在发展; 幼儿的个性逐渐形成; 社会性进一步发展; 整个幼儿期的发展,为幼儿进入学校的正规学习准备了必要

2、的条件。,本章将从五个方面讨论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二、幼儿的游戏活动 三、幼儿言语的发展 四、幼儿认知的发展 五、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大脑结构和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儿童出生后,其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幼儿末期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一)脑重量继续增加(3岁1011克7岁1280克) (二)大脑皮层结构日益复杂化 神经纤维增多增长、额叶面积增长、神经的髓鞘化逐渐完成。 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 (三)脑电波的变化 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枕叶颞叶顶叶额叶(O-T-P-F线路),二、皮质抑制机能的蓬勃发展

3、,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儿童从四岁起,内抑制蓬勃发展,皮质对皮下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强(睡眠时间减少)。 但是,幼儿的抑制机能还是较弱,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否则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你还得童年的游戏吗? 你怀念游戏的童年吗? 儿童为什么要游戏?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意义? 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关于游戏的理论 其二是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实验: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认知),第一组,儿童看成人表演如何操作棍子、夹子,最后取到粉笔; 第二组,儿童只看成人解决问题的部分示范; 第三组,儿童自己

4、玩弄这些工具,成人不干涉,让他们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一、游戏的理论,(一)早期的传统理论 霍尔 “复演说” 习勒斯宾塞 “精力过剩说” 彪勒 “机能快乐说” 格罗斯 “生活准备说” 拉扎鲁斯帕特瑞克 “娱乐放松说” 博伊千介克 “成熟说” 你赞同哪个观点?,(二)当代的游戏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埃里克森: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复活快乐经验,修复精神创伤。 2、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在游戏中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

5、构,但是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3、学习理论,桑代克:游戏也是一种学习,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 4、中国心理学家的观点 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就像活动、工作和服务对成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样。 但是,游戏又跟劳动、学习这些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不完全一样,游戏不生产产品,游戏不是强制性的社会义务。,游戏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 一方面,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 另一方面,它又不像劳动和学习活动那样

6、是一种社会义务。 在某一意义上说,游戏是在假想或想象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 学前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情况,由于心理发展上的特殊矛盾,即一方面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经验能力又差,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以游戏作为主导活动,而不能以劳动或学习作为主导活动。 所以,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游戏是促使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在正确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首先,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的任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的动

7、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而身体的运动器官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其次,在游戏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感知、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性品质(独立、勇敢、顽强、责任意识、合作、分享、竞争等)也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研究表明: 社会游戏与角色游戏之间有密切相关。假装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社会扮演(角色)游戏的频率与各种承担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不管什么年龄、性别、智商和活动性水平的幼儿,经常与同伴进行假装游戏的,比其他幼儿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社会技能更强。 必须注意的是: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决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跟成人

8、特别是教师的正确组织和指导分不开的。成人一方面要关心、组织、指导儿童的游戏,同时,也不要流于包办代替,更不要随意打断儿童的游戏。教师更应该根据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有计划地把游戏作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游戏的实质与意义:,1、具有社会性(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 2、游戏是儿童想象和现实的独特结合,并非对现实的简单翻版 3、游戏是幼儿主动参与的、伴有积极愉悦情绪的活动 4、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5、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二、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一)游戏的种类1、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建筑性游戏、表演游戏2、教学游戏3、活动性游戏,(二)游戏的发展1、

9、游戏的内容:游戏的主题 游戏的情节2、游戏的形式3、游戏的创造性4、游戏的种类5、游戏的时间 6、游戏的集体性,第三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期,也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并逐渐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 学前儿童,在实践活动(游戏、学习、劳动)进一步复杂化的基础上,在跟成人交际的范围日益扩大的基础上,言语能力也随着更加发展起来。,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语音:,对于声母、韵母的发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学前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 (2)词汇量: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

10、加。 (3)语法:从言语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4)内部言语与书面言语:从外部言语(有声言语)向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过渡,并有可能掌握书面语言。,一、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增加(表61) (二)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表62、63)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 (三)词类范围的扩大(64) (四)积极词汇增长,二、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一)语法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由情境性言语向连贯性言语发展,由对话言语向独白言语发展 幼儿初期以情境言语为主,以后,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增加

11、。 3岁前对话言语 幼儿期独白言语(讲故事) 独白言语和连贯言语的发展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 幼儿大脑结构和内抑制技能的发展、言语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在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第四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记忆与思维),记忆是个体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段,也是学习的基本手段,是高级认知过程发展的基础。 (一)记忆容量的增加(实验研究) (二)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和追忆能力逐步发展。 有意识的记忆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的质变。(陈千科的实验) (三)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形象

12、记忆占优势,效果优于语词记忆,一、记忆的发展,(四)自传式记忆的发展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记忆。 (五)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1、记忆策略: 5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记忆策略的,5-7岁是过渡时期,10岁以后才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复述策略 组织策略(实验研究) 如归类策略的应用,幼儿通常利用外部特征归类,学龄初期儿童可以按照事物的属性归类(动物、植物等) 训练可以促进记忆策略的形成和发展 2、元记忆的形成(有关记忆主体、记忆任务、记忆策略等知识) 从4岁12岁儿童元记忆的能力显著增长,幼儿记忆的一般特点,1、是以不随意的形象记忆为主,记忆服从于事物的外部特点和自身兴趣 2、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

13、逐步发展 3、易记易忘 4、记忆的精确性差,如何促进幼儿记忆的发展?,1、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合理的复习 2、给幼儿记忆的材料要是形象的、记忆方法要有趣 3、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材料,发展理解记忆 4、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 5、正确对待幼儿“说谎”的问题,如何看待幼儿“说谎”的问题?,小孩说谎的原因? 记忆精确性差 想象与现实混淆 逃避惩罚 在教育中应该注意 哪些问题? 注意:不能随意指责 幼儿“不诚实”,二、幼儿思维的发展,主要内容: 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的研究 幼儿概念的掌握 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一)幼儿思维的特点,具体形象性及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是幼

14、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的萌芽(56岁)(实验),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行动的总结伴随行动行动的计划,(二)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表象性思维,其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 1、相对具体性:儿童是依赖表象进行认知,是一种表象性认知,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认知。 2、不可逆性: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不能进行逆运算。 (“你的妹妹叫什么”“妞妞”“妞妞有姐姐吗?”“没有”),3、自我中心性:儿童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理解事物 4、刻板性:没有形成“守恒”概念, 认识事

15、物时,其注意只能集中在某一方面,不能同时注意另一方面。 此时的幼儿还没有逻辑概念,只有日常概念或名称概念。,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1、“三山测验” “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采纳别人的观点 自我中心: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 三个实验:(p210) 结果:多数6岁以下儿童在回答问题时是与自己的观察角度一致,不是玩娃娃的角度 结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采纳别人的观点。,博克的研究发现,3岁的儿童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 因此博克认为,如果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是儿童容易理解的,幼儿是能够考虑到他人的观点的。 休斯的实

16、验(警察与小孩)结果类似,显示了儿童的非自我中心。,2、守恒,守恒: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液体守恒、物质守恒、数量守恒等等 34岁:没有“守恒”概念 56岁:“守恒”转折期 8岁 :达到“守恒”,儿童能意识到一个维度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维度的改变,他们用同一性、补偿性或可逆性证明事物的逻辑关系。,3、类包含,即一类物质及其子类的关系。(总类中物体的数量必然大于任一子类中的数量) “红花多还是花多?”(-红花多) “黑牛多还是牛多”(-25%正确) “黑牛多还是睡着的牛多?”(-48%正确) 为什么? 结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对类包含的认识。 此外,幼儿不能区分物体表面看起来向什么和真的是什么,不能进行因果推理。 ,(三)最初概念的掌握,1、最初的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 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掌握? 概念的掌握过程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幼儿的概括水平制约着掌握概念的特点。 幼儿的概括特点:内容贫乏、外部特征、内涵不精确 幼儿掌握的概念:实物概念抽象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