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54220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汽车工业的发展,2.1 汽车的远祖 2.2 德国汽车发展史 2.3 韩国汽车发展史 2.4 法国汽车发展史 2.5 日本汽车发展史 2.6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2.1 汽车的远祖,在原始社会,人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工具,将圆木置于重物的下面,然后拖着走,重物即可由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被称为早期的木轮运输。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较快,于是木轮的直径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带轴的轮子,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车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辆,也是在我们祖先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开拓下,最早驶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轩是古代一种

2、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故黄帝又号称轩辕氏。,下一页,返回,2.1 汽车的远祖,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时代,有一位管车的大夫奚仲,是中国车子的创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辆车子的发明者。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我国的车工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制造出相当高级的两轮车,采用辐条做车轮,外形结构精致华美,做工也不十分复杂。到西周时期(公元前771年),马车已经很盛行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770年),由于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战争,马车便纳入了战争的行列,对于当时来说,这便是代表一个国家强盛的极明显标志。陕西临撞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战车式样,代表了2000年前车辆的制造水平。

3、,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1 汽车的远祖,700多年前的宋代,有位进士名叫燕肃,是一位机械工匠,宋仁宗大圣五年(公元1027年),燕肃启奏皇帝,详细说明了制造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方法,经允许,他重新制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16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的前夜,欧洲的马车制造商风起云涌,马车的制造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中世纪的欧洲,大量地发展了双轴四轮马车,这种马车安置有转向盘。车身方面,出现了活动车门和封闭式结构,并且在车身和车轴之间,实现了弹簧连接,使乘坐之人感觉极为舒适。,返回,上一页,2.2 德国汽车发展史,1885年10月,卡尔本茨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

4、他的妻子贝尔塔驾驶它时走时停地开了100多公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女驾驶员。1886年1月26日,本茨取得了专利权,德国人便把1886年称为汽车诞生年。同年,戈特利布戴姆勒也发明了一部四轮汽油汽车。两人各自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1926年两家合并为戴姆勒一奔驰汽车公司。,下一页,返回,2.2 德国汽车发展史,汽车的诱人前景使德国的汽车厂纷纷出现,一些其他行业的厂家也转向汽车生产。1901年,德国共有12家汽车厂,职工1773人,年产汽车884辆,而到1908年,汽车厂达到53家,职工12400多人,年产汽车5547辆。1914年,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汽车年产量达2万辆。汽车

5、工业的发达从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一战”的爆发,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2 德国汽车发展史,1934年1月,著名汽车设计大师斐迪南保时捷联合34万人合股成立了大众汽车公司,得到希特勒政府的支持,而随后开发的甲壳虫汽车令大众迅速成为国际性的汽车厂商“二战”结束德国的战败给德国的汽车工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从1950年开始,德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超过英国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然而1967年日本的产量超过了德国,以后德国便始终处在第三的位置,但增长速度很慢。,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2 德国汽车发展史,从总体上看,德国汽车以质量好、安全可靠而著称,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和保时捷跑车在世界

6、车坛享有盛誉,经久而不衰,其品牌含金量极高。所以,1998年春戴姆勒一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合并时,戴姆勒一奔驰的年产量仅百万辆有余,而克莱斯勒年产量近400多万辆,但戴姆勒一奔驰取得了新公司的支配权。当然,德国汽车一味追求高档、豪华也给其市场开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除了大众能以真正大众特色的产品雄居世界十大汽车厂商第四位外,其他公司的产量都不高,这也是日本后来居上超越德国的原因。,返回,上一页,2.3 韩国汽车发展史,韩国最早从事汽车生产的公司是起亚汽车公司,始建于1944年12月,但二战后由于政治局势动荡,公司长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韩国汽车业的真正起步在20世纪60年代初,各汽车厂商以组装进口零

7、部件生产整车的方式开始试制汽车,直到1970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仅为2. 8万辆进入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实行“汽车国产化”政策,各汽车公司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生产技术。1973年,现代汽车公司引进日本三菱公司发动机、传动系和底盘技1975年便开始自己开发生产汽车,并大量向非洲出口。大宇汽车公司1972年与美国通用汽车开始合资,随着1990年第一辆自主设计名为“工子”的国产车的推出并在市场获得成功,1992年解除了与通用20年的合作关系。,下一页,返回,2.3 韩国汽车发展史,国产化政策使韩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1985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为37万辆,1986年达到60万辆,1989年

8、年产量为113万辆,1990年产量达到132万辆。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1995年达254万辆。韩国汽车业也形成了以现代、起亚、大宇、双龙四公司鼎足的市场格局,韩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3 韩国汽车发展史,随着汽车国产化的实现,韩国政府又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汽车开始大量出口。到1994年时韩国汽车的年出口量达到73. 8万辆,而1995年则为110万辆,增长了48. 6%,从而在世界汽车出口国排名第6。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汽车业在西欧、美洲、东欧、中亚、亚洲和大洋洲建立生产基地,实现生产本地化

9、,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生产体系和全球营销网络。1996年,韩国汽车总产量达到 281. 6万辆。,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3 韩国汽车发展史,“二战”后,韩国经济的腾飞被视为奇迹,而汽车业的发展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同韩国的其他工业体系一样,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与国家的扶持政策分不开的,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的汽车业遭受了重大打击,原来被飞速发展所掩盖的政企不分、家族式经营日益显露出弊端,企业走到了破产与亏损的边缘。,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3 韩国汽车发展史,在风雨中,韩国汽车工业被迫进行新的调整。1997年,双龙汽车公司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收购。同年起亚汽车公司也被政府

10、招标拍卖,现代集团奋起应标,于1998年10年收购起亚,但不久自己内部却出现债务问题。1999年大宇汽车公司也背上了180亿美元的债务,不得不向欧美汽车公司求援。2000年7月,在与通用、戴姆勒一克莱斯勒的竞争中,福特汽车公司如愿以偿收购了大宇汽车公司。,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3 韩国汽车发展史,曾经辉煌一时的韩国汽车工业在短时间内就走向低谷,其教训对我国的汽车工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业内人士指出,韩国汽车业正在进行调整,而调整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各大公司变革的力度,更取决于整个亚洲经济复苏的程度。,返回,上一页,2.4 法国汽车发展史,在汽车发展史上,法国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早在176

11、9年,法国陆军技术军官居尼奥就在政府的支持下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辆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汽车,从而引发了世界性的研究和制造汽车的热潮。但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却让法国的汽车研究中断了几十年,直到1828年,巴黎技工学校校长佩夸尔制造了一辆蒸汽牵引汽车,其独创的差速器及独立悬挂技术至今仍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着。,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4 法国汽车发展史,法国出现第一辆汽油汽车是在1890年,由阿尔芒标致创立的标致公司生产。“一战”前,标致的年产量达到1. 2万辆,到1939年时年产量达4. 8万辆。而1915年创办的雪铁龙汽车公司发展更快,在20世纪20年代初年产量就突破10万辆0 1928年日产汽车

12、400辆,占全法汽车产量三分之一。另一创办于1898年的大型汽车厂雷诺汽车公司发展也很快,1914年便形成了大规模生产,“一战”期间更是因军火生产而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汽车生产。,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4 法国汽车发展史,二战期间,雷诺公司为德国法西斯效劳,为德国军队提供大量坦克、飞机发动机和其他武器,因而战争结束后,雷诺公司被法国政府接管,路易雷诺也被逮捕。在政府支持下,雷诺兼并了许多小汽车公司,1975年汽车年产量超过了150万辆,成为法国第一大汽车厂商,而标致汽车公司的产量也在战后20年内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20世纪80年代更是超过雷诺而登上榜首。雪铁龙汽车公司则因

13、经营不善而被标致汽车公司于1976年收购。,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4 法国汽车发展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法国汽车工业受到了一定的挫折,雷诺公司更是连年亏损,1984年产量急剧下降到30万辆,但几年后雷诺公司便恢复了元气,1999年3月还收购了日产汽车公司36. 8%的股份,去年的产量达229万辆法国汽车的总体特点就是车体较小而设计新颖,符合大众化的方向,因此在西欧成为家庭轿车的热门,雷诺的“丽人行”微型车在欧洲曾多次获销量第一。但是在豪华车、跑车领域,法国汽车公司就不如美、德、日等国汽车公司出色,这成为法国汽车业的遗憾。,返回,上一页,2.5 日本汽车发展史,日本汽车

14、制造业的开山者应是吉田真太郎,1904年他成立了东京汽车制造厂,三年后制造出第一辆国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随后日本国内出现了众多汽车制造厂,情形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出于军事的需要,政府颁布了军用汽车补助法,对汽车厂商进行扶持,这成为早年日本汽车业发展的原动力。,下一页,返回,2.5 日本汽车发展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盟军司令部曾下令全面禁止日本的汽车生产,但没有得到执行,丰田、东洋工业、富士重工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车型。但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欧洲生产的汽车允斥日本汽车市场,大有泛滥之趋势。特别是欧洲生产的小型廉价汽车,对处在半毁灭状态的日本汽车工业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当时

15、的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40%的关税(本项关税于1978年废止,其后直到今大日本对进口汽车全免关税),同时严格禁止外国资本渗透国产汽车工业。而一些小的汽车厂家为了生存,纷纷采取与国外厂家连手搞“事业合作”或“技术合作”,唯有丰田依然靠自身力量开发生产国产轿车。,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5 日本汽车发展史,1965年,名古屋至神户高速公路的开通揭开了日本公路交通高速时代的序幕,自此日本掀起了爆炸性的汽车普及狂潮,极大了拉动的汽车消费。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让省油的日本小型轿车大行其道,出口量骤增,丰田、日产

16、、富士重工、铃木等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厂,丰田公司在1972一1976年四年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大量对美出口给美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逆差,从1980年起年年都发生的日美汽车贸易摩擦成为影响日美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厂商为了免受影响,纷纷把生产基地搬到美国本土。,下一页,返回,上一页,2.5 日本汽车发展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渐呈颓势,许多厂商出现了开工不足、生产力闲置的情况,而美欧汽车商则通过兼并重组恢复了元气,反过来把日本汽车公司当做并购的对象。现在,通用

17、汽车在富士重工、五十铃、铃木三家公司分别拥有20%、49%、9.9%的股份,福特汽车则拥有马自达33.4%的股份,戴姆勒一克莱斯勒拥有三菱汽车34%的股份1999年,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因亏损严重,被迫将36.8%的股权卖给法国雷诺公司,成为日本汽车工业危机的一次大暴露。,返回,上一页,2.6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从1901年开始已有汽车进口。1901年12月,匈牙利人李恩时将两辆汽车带来上海。1902年,袁世凯为讨好慈禧太后,从香港买了一辆汽车作为慈禧的寿礼。经专家考证,袁世凯所献上的这辆黑色木制车厢、两轴四轮、实心橡胶轮胎、木制辐条、敞篷式古典汽车,车厢内设有两排坐席,前排是司机席,后排是乘客席;在车头两侧装有两盏铜质车灯,而在车厢上方有四根支杆支起一个车篷,在车篷的四周缀有黄色丝缀,咋看上去酷似一辆昔日的四轮马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