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品德小学六年级下册《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53502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品德小学六年级下册《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小学六年级下册《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小学六年级下册《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小学六年级下册《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小学六年级下册《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品德小学六年级下册《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品德小学六年级下册《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汶川地震,灾区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 群众4625万多人,造成69227名同胞 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直接经济 损失8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当灾害降临的时候,地震前兆,(1)小震报大震。如唐山大地震以前,曾发生几次小地震,但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2)地下水异常。如井水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水突然变苦或变甜、变色、变浑浊或变清,甚至翻旋、冒泡等。 (3)动物反应异常。如牛、羊、骡马不进圈,家禽不吃食,大猫衔小猫,鱼跃水面,蜜蜂群迁,鸽子惊飞等。 (4)出现地声。在地震发生时,常有由远及近的响声,听起来有如闷雷滚滚而过,或是载重车辆急驶而过,或是千

2、军万马在地下奔腾。如果声调越沉闷,说明地震越大。,地震前兆,(5)出现地光。地震前天空往往有发光现象,称地光,较多是像闪电那样的蓝白色,再就是红色、紫色、白色、橙色、黄色、绿色等。 (6)植物开花异常。植物的花季是稳定的,而花季突然异变,也应怀疑地震发生。 (7)地面断裂。若地面突然断裂,也可能诱发地震。,地震谚语,牛马驴骡不进厩 猪不吃食拱又闹 羊儿不安惨声叫 兔子竖耳蹦又跳 狗上房屋狂吠嚎 家猫惊闹往外逃 鸡不进窝树上栖 鸽子惊飞不回巢 老鼠成群忙搬家 黄鼠狼子结队跑 冰天雪地蛇出洞 冬眠动物夏苏早,地 动 仪,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

3、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1、运用深部或是地下孔点监测,监视地下岩石的运动和应力的变化。2、对蛇进行监控,因为蛇可以提前天感觉到公里以外发生的地震。,逃生小明星,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以下的情景中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该怎么办?,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应当有组织的撤离。,地震发生时,家住15楼的 芳芳正在家里看电视。,如果正在高层楼房里,千万不要跳 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空间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

4、速撤离。,地震发生时,几个儿童 正在街道玩耍。,如果正在室外,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建筑物,到空旷的地方。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高架路下等处停留。尽量远离加油站、煤气储气罐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场所。,地震停了,几个孩子想进教 学楼拿回自己的书包。,地震时安全逃生口决,大震来时有预兆,公共场所忌慌乱。 因地制宜做决断,沉着冷静最重要。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 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高层楼里往下逃,切记电梯不可搭。 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

5、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张老师的妻子和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在一位已经死亡的母亲身体下救出一个孩子,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给孩子做检查时,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