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汇报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53494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9.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和--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太和--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太和--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太和--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太和--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和--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和--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汇报(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化市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生态治理工程,初步方案,兴化市李中水上森林公园,船行林海里,云在水中飘。这是李中水上森林最大的特色,在船只上,栈道旁,看林中十万株杉树傲然参天,树梢之上,益鸟欢聚,鸣叫雀跃;沟壑内水光泛金,鱼翔浅底。每每黄昏来临,百鸟归巢,遮天蔽日,景象壮观。景区设有苏中最大的“雾森”景点,能有效结合森林环境产生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在清新纯净的亭台小榭中,小憩品茗、纳凉闻莺,怡然自得,悠哉乐哉,01,02,03,04,概况篇,背景分析,技术篇,整体方案设计,02,景观打造,目录,01,03,04,05,案例篇,06,1,概况篇,PART ONE,公园介绍 建设历程 任务解

2、读 案例分析,概况篇/公园介绍,01,水上森林公园位于兴化市李中镇,距离兴化城区西北17公里,位于兴沙公路舜生桥附近。公园东至兴沙公路,紧邻李中河,西至农场路,紧邻苏宋河,南至舜生路,紧邻舜生河,北至村庄,紧邻粮草河。景区南北长河1000m,东西长约2200m,规划面积约3600亩,其中林地面积1050亩,水面面积500亩。 景区森林主要以池杉为主,白鹭、黑杜鹃、野鸭等鸟类常年栖息其中。园内水系丰富,河道纵横,形成了“河流回环,水杉林立”的景观。李中水上森林是天然的生态氧仓,是都市人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概况篇/建设历程,01,2010年,2007年,2003年,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

3、,建起,1550亩人工生态林基地,原是一片芦苇荡、湿地,是由人工用三年时间开发建成,并实行谁开发、谁收益,形成林、垛、鱼模式。,正式组建李中水上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聘请东南大学对园区编制完成18894亩控制区概念性规划及1500亩水上森林公园核心区景点规划。,上海新乐旅游公司投资建设公园门楼、林间木栈道、情水平台、水漂流木伐等29个游乐设施项目,在当年“五一”黄金周实行了对外开放。,旅游开发公司委托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城市景观设计所,对景区总体开发建设重新进行了规划,规划的景区总面积达3.1平方公里。,2012年被命名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环保教育基地”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4、李中水上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自然景观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旅游,全年接待游客量达35万人以上,已溶入华东地区以上海为代表的一些大中城市的旅游圈。,2012年,概况篇/任务解读,01,建设李中水上森林公园的水下景观,进一步促进其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对整个兴化市乃至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1、将区域范围内的水质变清、变美,打造优质的水景观,促进公园水文化的发展 2、寻求一种更积极的保护水资源及水生态安全的方式 3、打造具有安全性、带动性、科普性、示范性的国家级湿地旅游景区 4、保障退耕还湖、水资源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的均衡发展,概况篇/任务解读/案例分析,01,信息湿地国家公园,占地面

5、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湖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琪布,形成了西溪湿地独有的湿地景观。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 借鉴:湿地景观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场地机理的延续和保留,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概况篇/任务解读/案例分析,01,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北京周边地区难道的较大型库塘、河流、湖泊、沼泽等组成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系统,是官厅水库的水源涵养区。 保护区总面积6873公顷,其中核心区2145公顷,缓冲区1247公顷,实验

6、区3481公顷,湿地总面积为3939公顷,现已建成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生态环境教育中心,北京市青少年环境教育中心,北京科普教育基地等湿地科普教育基地。 借鉴:水源地保护、科普教育、经济消费点均衡发展的湿地公园,2,背景篇,PART TWO,场地分析 资源分析 水分析 动植物分析 驳岸分析 污染分析,背景分析/场地分析,02,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园内水系丰富,河道纵横,形成了“河流回环,水杉林立”的景观。 景区形象定位为“苏中水上森林,生态养生天堂”;宣传口号为“苏中九寨沟,华东鸟天堂”,“森林雾森,养生天堂”,“游水上森林,品天然鱼蟹”。景区内有林中水巷、板桥栈道、难得糊涂林、步云桥、垂钓区、娱乐

7、区等一批具有现代水乡风光特色的景点。 目前,景区吃、购、住、休闲等功能设施基本齐全,拥有林间木栈道5600米,生态游步道1500米、游客观光休闲点21处,公共卫生洗手间6座,红膏木屋渔村12处,水上木屋餐馆7座700多平方米,艺术木桥7座,画舫2艘,木筏80条,钓鱼台10处,小九寨沟、森林雾森、文化长廊、木筏漂流、休闲娱乐餐饮船1艘和面积10亩的浮心岛屿等景观游乐项目52个 “千垛菜花甲天下,水上森林景如画”,江苏李中水上森林已成为水乡兴化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背景分析/场地分析,02,相邻场地多为乡村,农耕为主; 林地资源丰富,林间种养模式多,种植旱熟作物,养鸡、鸭、羊、兔、鸽等 水资源丰富,

8、纵横交错,东临李中河、西邻苏宋河、南邻舜生河、北邻粮草河,背景分析/场地分析,02,李中水上森林公园以林间木栈道为主,幽静凉爽,漫步在林间木栈道上,呼吸新鲜空气,接受心灵的洗涤,不外乎一种美的享受,整体设计/资源分析,04,(6)传承/挖掘/水文化、鱼文化/科普,充分开发生态净水资源,发展水文化,休闲,旅游观光活动,以水为特色,为名片,打造水上李中镇森林特色水城概念,推动城市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行业,直接经济创收。,背景分析/水分析,02,治理水域面积:40万 水系分布形式:纵横交错 水体深度:东大河及西大河平均水深 1-1.8m,林中渠0.5-1m 水体平均能见度:不足30cm; 湖底情况:自

9、然底质 驳岸情况:自然驳岸为主,垂直驳岸为辅 基础建设情况:由泵站控制,水质浑浊、发黑、发绿,能见度极低 水流流动性差 水面漂有油脂 等 悬浮物 林中渠中浮萍泛滥,与周边优美环境不协调。,背景分析/水分析,02,背景分析/水分析,02,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从水质检测结果中可得出,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主要富营养化指标均超过类水限值,综合评价为劣类水体,不满足景观水体水质要求。,背景分析/动植物分析,02,水面上漂有浮萍,影响水体溶解氧补给; 岸边植被杂乱,生长不良,土壤裸露; 水生植物种植品种较少、数量也少; 乔木多为池杉、水杉,较为单一; 植物枯枝落

10、叶多,缺乏清理,沉入水底, 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背景分析/动植物分析,02,多处出现死鱼情况,浮于水面上,未及时清理 水体富营养影响鱼类生存,同时鱼腐烂,加重水体营养化,背景分析/驳岸分析,02,自然式驳岸为主,但无缓坡,无护岸,植物根系裸露,易引起水土流失,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公园栈道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线路狭长,是公园的主要交通行道。其地基基础硬质,对水体底质等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影响。,背景分析/驳岸分析,02,垂直驳岸为辅,块石砌筑,细节处理简单,无美感,影响景观,同时也破坏了水岸的生态功能,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背景分析/污染分析,02,无沉水植被,水生态系

11、统不健全 岸边植被杂乱,生长不良,土壤裸露 乔木多为池杉、水杉,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且茂密,影响水体中溶解氧浓度 植物枯枝落叶多,缺乏清理,沉入水底,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河补水来源水质差 水体流动性差 水质差,鱼类死亡、腐烂、发臭,水生动物单一,缺乏多样性 无缓坡,无护岸,易水土流失 公园餐厅、厕所等排放的生活污水 水上游船等公园娱乐设施带来的直接污染,水体生态系统不全、外源污染多、水流动性差、无护岸导致水土流失,3,技术篇,PART THREE,太和水水生态常用治理方法 食草虫引导水生态处理技术 太和水生态技术特点和优势,技术篇/“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与常用水治理方法,03

12、,曝气和推流,循环过滤,人工湿地,浮床,“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与常用水治理方法,03,技术篇/技术概括,03,“食藻虫引导水体生态系统构建技术”,为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核心专利技术,为中国原创、世界首创技术。,食藻虫技术、水生植物优选和改良技术、生物操纵技术等。,技术名称:,技术包括:,技术篇/技术原理,03,技术篇/技术路线,03,技术篇/天和水技术特点及优势,03,(1)纯生态技术,不使用化学药剂,无任何二次污染; (2)水质好,达到国家地表水III标准; (3)水景优美,水体清澈; (4)沉水植物光合作用产氧效率高,水体富含离子氧; (

13、4)原位修复技术,无须额外占地,无需清淤; (5)系统稳定、效果持久,终年不需要换水; (6)施工影响小、施工周期短,见效快; (8)运行维护简便,水体生态系统自行调节维护; (9)运行维护成本低; (10)纳污产清,为片区提供洁净生态水资源;,以水为景,以水为美、生态氧吧、生态水文化。 水质、水景、水生态及人近水、乐水的生态文化体验、传承。 实现“水清、水美、水活、水亲/乐”目标,4,整体设计,PART four,设计目的 植物设计 水生动物设计 曝气增氧设计 效益分析,设计主题:乐活、生态、传承,以水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水质净化)为基础,以生态为理念,以景观水景营造为蓝本,塑造有型、有色、有

14、声、有活力的、尊重生命的水景观,充分开发生态水资源,丰富生态水文化,传承历史,传统与现代结合,实现人、水、城的和谐,最大发挥生态综合价值体系。,塑造点,水质,水景,水生态,水文化,乐活,生态,传承,整体设计/设计目的理念,04,整体设计/设计目的设计任务及目标,04,气净,干净的水体不仅不会释放SO2、沼气等污染气体,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毒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降低雾霾的作用; 水体中的沉水植物光和效率高,释放大量氧气,起到氧吧的作用,单位面积释放的活性氧量和比例都远大于普通树林,起到城市之肺的作用; 沉水植物散发出青草的自然香味,带来享受;充满活力的水下生态系统调整水体对太阳光的

15、反射和吸收,调节水体温度:夏天反射增加,降低水体升温速度,减小蓝藻爆发的可能性;冬季生物新陈代谢,升高水温,防治水生生物冻伤,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水体温度平衡进而对区域小气候起到调节作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和极端气候灾害发生率。,整体设计/设计目的设计任务及目标,04,景美,生命之美:“食藻虫+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赋予水体强有力的生命力; 文化之美:水文化与郑板桥故里景观水体古典园林、革命纪念碑相结合,丰富和突出景点的文化内涵,开展社会活动; 艺术之美:利用多种水生植物创造丰富的景观,形成视觉走廊。,整体设计/设计目的设计范围,04,治理区域面积:40

16、万,04,沉水植物种植水底造型 配置景观睡莲和荷花观赏区,突出主题,提高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文化发展 创造水文化活动场所,丰富市民文化、休闲生活,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水生态治理路线,生态恢复,水质,生态,景观,水清,气净,景美,(水质净化),(环境优化),(水景营造、优化),设计湖泊涵养深度净化系统 底泥活化 投放食藻虫 构建有益微生物群落系统 打造沉水植物系统提升水体透明度和各项水质指标,优化水生动物系统配置 打造沉水植物培育基地 配置景观植物点缀、护坡,完善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恢复主导技术,食藻虫引导水体生态系统构建技术,设计考量,设计目标,会呼吸的生态景观湖,食藻虫控藻,沉水植物深度净化水质, 水生动物调控生态平衡,曝气增氧辅助修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